莆田:打造工艺千亿产业集群
莆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工艺美术已成为福建省重点产区。改革开放以来,这个市的工艺美术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品种类众多、品种齐全,包括木雕、古典工艺家具、玉雕、宗教雕塑、金银首饰、石雕、油画框业、工艺编织、铜雕、漆器等十大门类1000多个品种。
人才是莆田工艺美术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莆田全市工艺美术产业从业人员有25万之众,技术力量雄厚,形成了一支由高、中、初级人才组成的技术骨干队伍,其中,大师级艺人辈出,林庆财、方文桃、佘国平等三位艺人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艺美术师职称以上人员500多名,中高级技工、技师4000名以上。2010年3月,莆田市评选出50位首届工艺美术大师,这也是福建省诞生的首批市级“工艺美术大师”,佘向群、林洪英、郑国明、张国王、张峭等50名“首届莆田市工艺美术大师”脱颖而出,其中包括雕塑工艺类20名,工艺家具类13名,玉石珠宝类9名,工艺花画类8名。
近几年,莆田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产值产量快速增长,影响力不断扩大,规模以上产值在5年之内增长了12.5倍,连续保持着8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有工艺美术企业4000多家,年产值超2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艺美术企业164家,完成产值78.56亿元,增速居全市十大产业集群第二名,并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的产值50亿元目标。莆田工艺美术产业中的木雕、玉雕神像、佛具和仿古木雕家具等产量产值和出口额均占全国首位。
优异成绩赢来了诸多荣誉称号,莆田市先后获得“中国木雕之城”、“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中国银饰之乡”、“中国政务商务礼品产业基地”等五大称号,已成为全国荣获工艺美术国家级区域品牌最多的城市,并被誉为“莆田工艺甲天下”。
作为莆田市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的工艺美术产业,今后将围绕莆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港兴市、工业强市”战略目标,借助越来越优越的投资环境和越来越多的优惠政策,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关键词一: 莆田木雕列入“国遗”

一叶观音 |

和谐四方 |

六童四宝 |

六童四宝 |
日前,福建省有多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莆田木雕榜上有名。
在莆田工艺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莆田木雕。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具有独特的传统风格。从有作品传世的年代算起,最早可溯及明朝。在莆田各地寺庙和老民居,至今尚存有许多工艺传世之作。
莆田木雕以精微透雕见长,风格精致细腻,古朴典雅,层次重叠,历代以来都有优秀作品传世。莆田的龙眼木雕和黄杨木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唐代,莆田木雕已见诸建筑装饰、佛像和刻书。宋马远所绘的关羽像就由莆田人雕刻名手平雕,至今尚存万寿庵内。明代,擅长佛像、装饰雕刻的莆田艺人很多。莆禧天妃宫内的妈祖木雕软身像,不仅脸部表情逼真,而且手脚上下左右可以活动,水准极高,至今保存完好。到清代,莆田的木雕艺术闪现璀璨的光辉。乾隆年间,莆田后洋艺人制作的一只贴金透雕花篮,被当作贡品晋献清宫,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末名匠廖明山有特技,善用寸木雕镂人物、花草虫鱼等,其孙廖熙等五兄弟均为雕刻名手,廖熙、廖永兄弟合作的木雕关公像,在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有多件“廖氏木雕”。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古董商争相购买他们的作品。20世纪三四十年代,莆田木雕界人才辈出,如荔城的朱榜首、陈仙阁,涵江的黄丹桂、佘文科、林玉印,仙游的李开霖、林顺池等,形成了以莆式武将造形为特色的圆雕人物风格,留下了许多圆、透、浮雕相结合的传世杰作。
如今,号称莆田木雕传承人的方文桃、佘国平、闵国霖等人以佛教雕塑创作群体崛起,他们的后代又继承前辈的技艺且发扬创新,融入现代审美理念,创作出更多木雕精品。其中,黄丹桂之子黄文寿在莆创办以生产大型神像为主的木雕工艺厂,成为福建省打入日本和台湾佛像木雕市场的首家木雕工艺厂;木雕老艺人李农民的儿子李凤荣、李凤强成立美诚达(李氏)雕塑实业,作品常获大奖,产品总受青睐;青年雕刻家陈春阳陈春晖兄弟的木雕作品还被政府征购当作献给外宾的礼物等。据了解,台湾岛目前800多座天后宫的数千尊木雕分灵妈祖神像,均产自莆田,岛内上百座佛、道教寺庙宫观的古建装饰木雕、神像木雕绝大多数亦产自莆田。
关键词二: 莆田工艺亮相“世博”

艺博会盛况 |
莆田木雕拔头筹
构思精妙,技艺精良,造型精特,莆田四件木雕精品力拔头筹,已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闪亮登场,一展文献名邦千年工艺风采。
据介绍,这四件精选的木雕作品都是莆田市工艺名师原创,分别在中国馆和福建馆展出。这四件木雕作品均为40—50厘米高,可谓精巧玲珑,人见人爱。其构思精妙,造型生动,寓意隽永,吸引中外嘉宾、游客关注目光,赢得业界专家好评。
据了解,这四件木雕作品中的《一叶观音》、《和谐四方》均进入中国馆,代表当代中国木雕工艺高超水平。《一叶观音》尤以名贵香榧木雕刻,古色古香,人物端庄典雅,景物栩栩如生,显示作者深厚艺术功力。《和谐四方》则富有创意,作者精心选择,巧妙利用木料自然形态,借用最具中国特色的印章造型,并融入现代艺术元素,创作出独特形象,古朴凝重又透出现代气息。进入福建馆的两件《六童四宝》作品,六个儿童稚气活泼,雕工细腻传神,题材相同,但造型各异,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华昌珠宝现祖艺
金灿灿的千足金镶嵌在白玉、翡翠、玛瑙、紫晶等五彩晶莹的宝玉石上,跳跃出“海宝”、“中国馆”等世博元素。这就是华昌珠宝集团公司生产的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这些再现民间祖传绝技的产品,目前在上海世博园最繁华的黄金地段世博轴展出并热销。
上海世博会授权国内外企业生产和销售带有上海世博会知识产权的产品,福建省首饰行业唯一一家进入世博会的企业是莆田华昌珠宝集团公司。该公司以“金镶玉”、“玉镶金”技艺向上海世博会申请制作特许产品并最终获得特许审批。这是一项被国家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的工艺。据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提供的一份来自上海市档案馆的历史资料证明,掌握这项“金镶玉”突出技术的艺人是一位名叫“张阿岳”的莆田人。他正是莆田华昌珠宝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国王的祖父。上世纪30年代,张阿岳与堂兄张如鑫,跟随父亲张阿罕学习珠宝首饰加工,学成之后,从香港辗转到上海,经营“天发诛号”银楼,凭“金镶玉”和“玉镶金”的特殊技艺,发迹并扬名于上海滩。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该技艺后来在上海消失。但在张阿岳晚年时,绘制了《华昌家传玉镶金仿古图谱》、《华昌金包玉图谱》、《华昌宝石男戒样谱》、《华昌玉嵌金图谱》等4册技术资料,留传给子孙,使“金镶玉”、“玉镶金”传统技艺得以相传。
华昌珠宝集团董事长张国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70多年沧海桑田,先人虽已故去,当年的“金镶玉”已不再是“前店后作坊”的加工模式,而是具有现代化科技支撑的产业化生产。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为“金镶玉”、“玉镶金”再次回到上海提供了发展空间。目前,拥有百年传承历史的华昌珠宝已被福建省经贸委向国家商务部推荐为“中华老字号”。同时,该公司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申报工作均很顺利。
红木家具展风采
在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贵宾厅,展示着仙游连天红家具有限公司生产的3套多宝阁和1套云龙纹宝座等中式宫廷家具。其中一套以故宫博物院宝座为原型设计的“云龙纹宝座家具”,由红酸枝材料制作而成,共有17件,重约1吨。看着这些做工精致的红木家具,许多贵宾都大为称赞。
作为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的品牌企业之一,连天红公司不仅负责福建馆贵宾室的设计、制作及全套装修,还负责生产世博会福建馆的三种专用礼品,包括仿古笔筒、八角屏风和布艺卷轴。
仙游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以“仙作”品牌著称。“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的产量、产值、销售额均居中国首位,更是在红木古典家具消费力旺盛的北京市场占据“半壁江山”,在中国各大城市的市场份额也占到60%以上,同时还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关键词三: 莆田工艺屡获金牌
近10年,莆田市在国家级和省级工艺品评选中累计荣获金奖400多件,银奖300多件。
2010年5月17上午,中国·福州海峡版权(创意)产业精品博览交易会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开幕式上,表彰了由权威专家分类评选出、中国版协颁发证书的“海峡版权(创意)精品奖”,并为版权保护重点企业授牌。其中,木雕展区共有来自海内外的120件作品参展,评选出5项金奖,莆田木雕工艺创意精品再次大放异彩,全市选送参展的26件木雕作品共获2项金奖,3项银奖,5项铜奖,9项优秀奖,成为展会一大亮点。同时,善艺李氏工艺有限公司、蒲洋佛像有限公司2家企业被授予省版权保护重点企业。
同样是在今年5月14日至17日,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举行。文博会期间,经过国内工艺美术界专家的精心评选,“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选出了金银铜奖,莆田市工艺精品大获丰收,共获得了一件特别金奖(最高奖)、4金5银6铜的佳绩,无论是获金奖数量还是获奖总数量,都居全国各参展地市的第一位。“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已经成为国内工艺美术界颇有影响的一个奖项,每年都吸引大量精品前往参加。
追溯到2009年,莆田市工艺美术行业更是丰收,是有史以来获奖水平最佳、档次最高、数量最多的一年:8次组团外出参展参赛,共获金奖159项、银奖95项、铜奖96项、优秀奖74项。
据介绍,去年莆田市工艺美术精品最牛的一次亮相是当年11月底在参加第四届中国礼仪休闲用品设计展期间的《2009“华礼奖”中国礼仪用品设计大赛》中的大获全胜,共荣获奖牌63枚。其中金奖29项,银奖20项,铜奖13项,莆田市获奖总数再次雄踞全国榜首。众多业界权威都对参赛的莆田木、牙、竹、玉雕赞赏有加。
在当年5月12-14日2009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深圳)展评活动中,莆田市共有51件木雕、石雕、汉白玉雕、牙雕、竹雕、竹艺精品参展参评,共获6个金奖、2个银奖、6个铜奖、8个优秀作品奖及1个创意奖,获奖比例达45.3%,比全国平均获奖率高出15.3%。
去年8月上旬,在大连市闭幕的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古典家具、收藏品博览会(简称“两博会”)上,莆田工艺美术企业同样大获丰收,共摘取22个金奖、10个银奖、9个铜奖和5个优秀奖,获奖质量及数量居全国榜首。
关键词四: 两岸工艺聚焦“艺博”

以世博中国馆为造型的华昌金镶玉产品“金碧辉煌” |

连天红红木家具生产的世博会福建馆贵宾礼品 |

莆田工艺融合了妈祖文化等内涵 |
今年6月18日至21日,第五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简称“艺博会”)将在莆田举行。本届“艺博会”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产业合作发展”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港、澳地区和国外工艺品生产企业的26大类上万件工艺精品将盛装亮相,共同演绎工艺盛典,展示文化精深。
这届“艺博会”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华文化联谊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台湾事务办公室、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外经贸厅、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福建省旅游局、福建省文联、福建省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政府承办。
本届“艺博会”在继续提升专、特、优、新、名、高展品比重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展会的产业化趋势,力求一届比一届办的更出色。与往届相比,具有“五大特色”:
规格更高。为提升“艺博会”的规格与档次,国台办、中轻联和省政府继续作为主办单位,并新增加中国文联、中华文化联谊会作为“艺博会”的主办单位,进一步扩大艺博会的广泛性和影响力。同时,本届“艺博会”将与第二届海峡论坛同期举行,借助海峡论坛平台资源,努力办成规格、层次更高、两岸参与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艺术盛会。
展品更全。这一届“艺博会”共设置644个标准展位和“争艳杯”获奖作品展区360㎡,设有木雕展区、古典工艺家具展区、珠宝首饰玉石展区、根雕展区、刺绣展区、陶瓷展区、紫砂展区、字画展区、综合工艺品展区、艺鼎杯获奖作品展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作品展区、福建省争艳杯展区等专业展区。将展出来自海峡两岸、港、澳地区和国外工艺品生产企业的木雕、根雕、陶瓷、玉雕、石雕、首饰、漆器、编织、刺绣、绘画、竹雕、剪纸、古玩收藏等26大类工艺品。东道主莆田市作为中国最重要、最大的工艺品生产基地之一,工艺品的品种齐全、工艺精湛,将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精品更多。为推进“艺博会”进一步向精品化发展,艺博会组委会一直致力于提升参展工艺品质量。本届“艺博会”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支持,将在“艺博会”上评出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项——“百花奖”,这是业内期待和向往的最高荣誉。届时,参加“百花奖”评选的全国最高艺术水平的工艺品汇聚艺博会,加上第二届中国木雕“艺鼎杯”现场创作大赛、第五届福建省“争艳杯”大赛和首届莆田市工艺美术大师的获奖作品展示,将使 “艺博会”成为国内档次最高的工艺品专业展会之一。据统计,今年的“艺博会”的展品以国家级、省级大师及工艺美术师的作品为主,其展位数不少于总展位数量的40%。
内容更多。“艺博会”是一场内容丰富的艺术盛宴,相关活动精彩纷呈。今年开幕式上,将举行“中国政务商务礼品产业基地”授牌仪式、第二届中国木雕“艺鼎杯”现场创作大赛颁奖仪式和第五届福建省“争艳杯”大赛颁奖仪式。展会期间,将举办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选、大师工艺精品拍卖会、工艺品重点企业订货会、第五届福建省“争艳杯”大赛获奖作品展示、首届莆田市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示等多项配套活动,并将组织参观仙游坝下古典工艺家具贸易街、连天红文化产业园、秀屿上塘珠宝交易城、涵江区的集友油画交易馆、荔城区的贵宝斋古玩馆五个工艺品生产基地分会场。此外,本届“艺博会”仍将举办优秀作品评选活动,组织专家委员会将评出金、银、铜、优秀奖并授予获奖证书。众多关联活动进一步展示了“艺博会”的丰富内涵。
商机更多。“艺博会”进一步拓展了交易、旅游和投资的功能,更加注重优质买家团的组织,从重要来宾、业内观众、买家团、工艺品爱好收藏者、游客等方面细分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邀请了数百家工艺品贸易企业和国内工艺品、古玩市场组团前来参观采购。福建省旅游部门还向海内外旅行社发出邀请,制订优惠政策吸引旅行社组织旅游团队参观艺博会,以增加“艺博会”客流量。同时,展会期间还将举办多场工艺品重点企业订货会,力求实现更多的交易成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艺博会”将进一步突出海峡主题,借助海峡论坛的资源平台,进一步发挥福建与台湾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优势,拓展两岸交流,展示两岸工艺美术产业交流合作成果和特色,将设立台湾展区,台湾参展展位达到84个,较上届增加了18个展位。
莆田自2006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艺博会”。据统计,前4届“艺博会”共有全国20多个省份的1820家次的企业参展,吸引游客85.2万人次,实现成交金额2.4586亿元、订货合同7.0875亿元、意向金额8.8363亿元,评出获奖作品1000多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