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总结会精神加快发展
拓宽视野谋求新发展 比学赶超实现新突破
一手抗灾救灾抓好重建,一手加快发展毫不松懈。一段时间以来,我省各设区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总结会议精神,相继开展辖区工作检查,动员各级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比学赶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省上下谋发展、议发展、促发展,加快发展的热情更加高涨,竞相赶超的氛围更加浓厚。
在学习贯彻总结会精神中,大家认识到,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是一次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的检查,是一次凝心聚力、鼓舞干劲的检查,是一次研究问题、务求实效的检查。通过检查,全省各级各地进一步深化了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明确了发展思路,增强了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大家认为,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既是一次大检阅,也是一次解放思想、鼓劲加压、科学发展的动员令。全省上下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进一步拓宽思路、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加快发展。
在福州市,梦时代购物广场、SM城市综合体、奥特莱斯以及海峡水产品、农产品、汽车、钢贸等市场建设正在全力推进,吸引了周边乃至更大区域的人流,打造名副其实的海西消费中心。充分利用温泉资源、闽江景观和闽都文化品牌,总投资119亿元的桂湖生态温泉城等十大旅游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招商和建设,全力打造中国温泉之都。福州市还将加快推进发展金融、保险、中介、代理、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充分依托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以会展业提升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加快福州保税港区、海西国际物流商贸城、松下物流园区等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同时着眼于建设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促进电子信息、纺织化纤、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升级换代、提速发展。加快建设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机电产业园、生物医药园区、东南IC制造业基地项目,积极引导项目到园区落地、企业向园区集中,延伸产业链,做大产业群,提高产业集中度。
在厦门市,同安滨海新城近日奠基,十大启动项目同时开工。厦门岛外的集美、海沧、翔安三座新城先后开建,标志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全面铺开。厦门市决心在四个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一是在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上务求更大突破。进一步加大力度提升岛内、拓展岛外,尽快成势成效。二是在项目带动上务求更大突破。三是在创新创造上务求更大突破。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支持企业自主研发创新,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加快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四是在保障民生上务求更大突破。加快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抓好为民办实事各项目建设,下大力气解决就业、住房、医疗、交通等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全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在漳州市,翔鹭石化(漳州)有限公司古雷PTA项目近日又获得银团贷款授信33.11亿元。继今年5月古雷对二甲苯项目获银团贷款授信88.53亿元之后,金融界进一步表示了对漳州古雷石化产业发展的充足信心。漳州市把目光盯紧项目,要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借助海峡论坛、花博会、农博会等平台,引进更多好项目、大项目。加快城镇化进程。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城市组团建设步伐,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壮大城市经济实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强小城镇环境整治,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重点小城镇,把城镇建设与推进开发区新一轮创业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形成一批宜业宜居综合体。结合推进城镇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响“海峡旅游”品牌,培育壮大漳州第三产业。
对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工作要求,泉州市上下都在思考:泉州能不能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如何扬长避短,应对今后的困难和挑战?大家认为,提升产业的层次、水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泉州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泉州不少成熟的产业链、产业集群是留住企业最重要的环境基础,泉州在产业链延伸、发展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都有巨大的潜力,要通过政策效应、自身转型、交通变化、城市更新、上市资源等方式寻求项目策划生成的空间;在招商引资中,要特别重视民营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大力扶持其转型升级和向新领域发展。同时,要大力提升城市建设水平,解决“散”的缺陷,强化980平方公里的中心区、核心区建设已刻不容缓,要下决心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城市新区、产业园区、重点小城镇的布局建设,加快推进同城化管理。
莆田市既看发展差距,又看发展信心和发展方向。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与资源条件,着力打造湄洲湾港口城市近期“一核双翼双基地”、远期“双核双翼双基地”的发展格局。将结合制定“十二五”规划,对莆田的支柱产业、重点产业进行认真梳理,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规划,力争通过若干年的努力,着力培育一批产值上千亿元、上500亿元、上百亿元的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加快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大力提升制鞋、食品、工艺美术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轻工优势产业,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依托鞍钢冷轧、LNG一体化、LED和LCD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发展钢铁、能源、光电、林产加工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
革命老区龙岩市大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首先是加快突破。一是突破产业,龙岩比学赶超的第一坐标是产业,产业的重点是工业;二是突破城镇,重点是推进区域经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三是突破民生,围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千方百计提高群众收入、加大民生投入、优化人居环境。其次是深化运作。一是深化项目带动;二是深化政策跟进;三是深化干部机制,激发干部活力,在比学赶超中推动龙岩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 三明市提出,要下决心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大企业,重点要做好“上大”的文章,新增一批先进产能。各县(市、区)要围绕打造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立足各自产业基础、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明确主攻方向,实施重点突破,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主导产业。要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壮大,着眼于打造“大三明”、建设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的目标,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的整体功能,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市的规划建设。同时,着眼新的更高要求,进一步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要以“168”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为抓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通过检查对比,南平市上下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提出要做到“五个精心谋划”。一要精心谋划城市建设,重在加快新区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建设武夷新区,是省委、省政府实施海西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要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同时着力做大做强南平中心城市,提升县域城市发展水平。二要精心谋划产业发展,重在加速总量扩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资源加工型企业的改造提升,引导企业做好资源深度开发的文章。积极培育旅游养生、生物、创意等新兴产业。三要精心谋划基础设施建设,重在保持投资力度,加快改善发展条件。四要精心谋划新农村建设,重在坚持以城带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五要精心谋划改善民生事项,重在落实惠民举措,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宁德市对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崛起提出新的目标要求。他们在项目带动上突出对接央企,抓大项目、大抓项目,以项目的大推进优化投资结构、推动环三跨越。产业转型上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崛起计划、先进制造业集聚计划、传统产业提升计划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计划。城乡统筹上要以城乡融合、山海联动、市县互动为核心,重点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开放融合上加强区域合作、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创新驱动上充分发挥现有创新平台的作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生态建设上加快生态项目建设,不断彰显宁德已有的生态优势。改善民生上统筹推进,着重抓好校园安全、防汛抗灾、造福搬迁工程等各项工作。(综合卢雅 林世雄 谢贤伟 刘益清 陈建平 黄如飞 薛希惠 徐树才 黄少鹤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