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五大战役解读之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

2010-08-03 09:50:50来源:福建日报

十大新增长区域发展地图

平潭综合实验区

  在抓好规划编制和报批、争取政策支持的同时,超常规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平潭海峡大桥元旦前通车、海峡大桥复桥10月份动工、海峡第二通道开工建设,加快建设环岛路一期工程,抓好启动区和重大组团建设,促成台湾投资相关项目落地。该区今年要完成投资100亿元。   

福州新闻网  
建设中的平潭海峡大桥

环三都澳

  重点抓好南部的海湾新城、北部的溪南半岛工业区建设。加快推进围填海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1000万吨原油储备项目,启动260万吨LNG接收站及管网工程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该区今年要完成投资120亿元。   

福州新闻网  
宁德核电项目

闽江口

  重点推进德盛与宝钢合作镍合金二期、中化集团重油催化裂解等项目,加快形成临港工业区;推进福州东部新城、马尾新城的规划建设。该区今年要完成投资360亿元。  

福州新闻网  
福州港

湄洲湾(南、北岸)

  深化与中央企业的合作,加快建设湄洲湾石化基地、LNG产业园、秀屿木材加工基地、石门澳产业园、东吴港区和产业基地。该区今年要完成投资310亿元。  

福州新闻网  
福炼一体化项目厂区

泉州湾

  重点推进台商投资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首批项目落地,抓好泉州海峡轨道客车、玖龙纸业一体化等项目前期工作。该区今年要完成投资650亿元。  

福州新闻网  
泉州台商投资区

厦门湾

  抓住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的机遇,加快集美、翔安、同安和海沧四个新城71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推进一批现代服务业和台资项目,加快构建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该区今年要完成投资470亿元。  

福州新闻网  
美丽的厦门海沧新城

古雷半岛

  加快疏港铁路、高速公路、围海造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台湾石化同业公会重大项目组团落地。该区今年要完成投资100亿元。  

福州新闻网  
古雷石化产业基地

武夷新区

  抓好新区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启动新区交通、旅游等基础设施项目,高标准展开城市核心区建设,推进新兴产业项目落地。该区今年要完成投资145亿元。  

福州新闻网  
武夷茶博园

龙岩产业集中区

  以工程机械制造业为重点,进一步扶持龙工发展,建设世界级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该区今年要完成投资45亿元。   

福州新闻网  
龙岩经济开发区

三明生态工贸区

  整合提升现有六大工业园区,抓好城市快速路、三明沙县机场等基础设施项目,促进城区与沙县、永安一体化发展。该区今年要完成投资115亿元。

福州新闻网

三明金沙工业园区

□战役分析

先行先试 打好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

——专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彬 

  新增长区域发展在当前发展大局有怎样的地位与作用?对实现我省跨越发展目标有什么重大意义?如何打好这一战役?近日,记者专访了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彬。

  赵彬认为,福建跨越发展需要若干个发展较快的新经济区域来支撑,这10个新增长区域发展条件比较好,可起到“顶梁柱”作用。

  他说,从战略层面看,新增长区域是我省发展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具有明显发展优势和后发潜力的重要区域,通过这些重点区域率先发展、先行发展和加快发展,可达到重点突破、整体带动的作用,提高人口与经济集聚水平,培育重点发展区域的新增长极,形成若干支撑福建跨越发展的新动力源;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优化布局看,加快新增长区域发展,既可推进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又能带动内陆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发展,促进我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从有限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看,闽江口、湄洲湾(南北岸)、厦门湾和古雷半岛等新增长区域的发展,通过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界限,可有效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大局看,只有这些新增长区域率先实现了跨越发展,海西建设才有保障,福建在全国发展格局才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更好地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从福建实现跨越发展的目标看,跨越不仅需要大项目、大产业、大企业和大产业基地的支撑,也需要一批新增长极和增长区域。这些新增长区域正是最好的新增长平台、载体,只有它们真正发展起来了,跨越发展目标才能实现。

  新增长区域发展具有什么机遇、优势和条件?赵彬说,当前,加快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面临两大重大历史机遇,得到了中央领导和许多国家部委及央企的大力支持,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同时,我省确定的十大增长区域,具有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后发优势。闽江口、湄洲湾(南北岸)、泉州湾、厦门湾等地处闽东南沿海,是我省改革开放先行区域和经济快速增长区域,发展基础好、实力相对较强,完全具备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条件。平潭综合实验区、三都澳和东山湾是我省最具发展后劲和潜力的新兴增长区域,区位特殊,港口优势突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吸引外资、台资的最重要区域,也是有望尽快见到成效的“早期收获区域”。武夷新区、三明生态工贸区和龙岩产业集中区,具备加快发展所必需的土地和生态环境资源,交通和产业发展等基础条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

  如何打好我省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赵彬认为,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是发展取得突破的重要前提。第一,要始终保持干事业的激情,把解放思想和先行先试体现在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以先行先试抢占先机,闯出新路;第二,要尊重客观规律,科学规划,超前谋划,把未来的发展蓝图化作具体的目标和具体项目,把历史机遇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和行动;第三,要有大项目和大产业带动。新增长区域要加快发展,必须依托大项目、新项目和好项目。要把项目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的手段,通过一个个大项目形成大产业,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第四,要以创新带动跨越。一方面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建立有利于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第五,要超常运作,强势推动。推动工作落实,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强化执行力,要创新举措,敢于跨越,务求突破,务求见效。(杨毅涵) 

□战役目标

十大新增长区域
今年完成投资不少于2400亿元

  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提出,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环三都澳、闽江口、湄洲湾(南、北岸)、泉州湾、厦门湾、古雷半岛、武夷新区、龙岩产业集中区、三明生态工贸区等10个新增长区域的发展。今年,十大重点区域完成投资总额将不少于2400亿元。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我省山海资源丰富,省内一些地理条件优越、资源要素集聚充分的区域,随着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完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日益凸显,成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重点区域。近年来,我省加强对重点区域发展的培育,组织编制和实施了若干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围绕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优化资源配置,鼓励产业集聚,推进一批新经济增长区域发展建设。除平潭外,这些区域已基本呈现新经济增长区域的雏形。

  当前,抓住中央支持我省建设海西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发展十大重点区域,培育新增长点,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我省将通过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推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推动这些重点区域实现跨越发展,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我省将通过加快十大重点区域的发展,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和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增强我省经济发展后劲。

  今年,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的主要任务是编制完成新增长区域建设发展规划,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开工和前期工作上有成果、增投资、见实效。十大重点区域实施的主体为各(区)市,由省发改委制定具体推进措施,从加强规划引导、简化审批程序等方面,确保新增长区域每年有若干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 (王永珍)

□区域动态

宁德市发改委主任姚更青——

超常规运作 新突破可期

  “贯彻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比学赶超,全力实施五大战役,抓住了发展全局的重点和关键,环三都澳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理应敢于争先、善于争先。”7月30日,宁德市发改委主任姚更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宁德市制定实施意见,把项目带动作为确保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策划、推进一大批产业项目、交通项目、城建项目、民生工程项目,使五大战役有项目推动基础,使老百姓能够看到发展成效。

  姚更青说,宁德市将加强组织、科学谋划、强化调度、敢于碰硬,激励创业,力求在加快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重点项目带动上,将加快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前期突破一批。确保全年竣工投产项目超过32个,年内新开工项目超过55个,重点项目年度投资确保完成202亿元,依法做好征海、征地、征林工作,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要素保障,并策划储备重大项目540个以上,比年度计划多40个以上。

  加快实施环三规划,抓好溪南、漳湾、赛江、沙埕等四大工业片区和山区重点工业片区建设,完成投资150亿元。其中海西宁德工业区将组织实施工业区总体规划、依法征海征地、科学填海造地、抓紧项目启动等4个攻坚战,确保今年开工建设1000万吨油品储备项目,260万吨LNG接收站项目年内启动预可研编制。

  推进环三南部海湾新城、溪南城市组团、赛江城市组团、龙安城市组团建设,启动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活动,打造海西东北翼中心城市和绿色宜居海湾新城。

  按照“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要求,抓好规划编制、政策配套、项目建设、产业发展、镇容镇貌整治,加快推进2个省级试点镇、17个市级试点镇建设,迅速拉开全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局面。

  进一步加大财力保障、政策保障、工作保障力度,统筹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设一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切实解决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增强民生建设普惠性。(黄少鹤)

龙岩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树溪——

依托优势产业 发挥龙头作用

    “我省确定十大重点发展区域,龙岩产业集中区榜上有名。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包括龙岩经济开发区在内的闽西各地开发区充分发挥对当地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围绕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加快发展。”龙岩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树溪表示。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龙岩经济开发区已有企业100多家, 2009年完成工业产值80.87亿元,涌现出龙工装载机、畅丰车桥、龙马环卫装备等处于全国同行业前列的知名企业,初步形成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

  “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开发区,推动龙岩产业集中区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依托现有的三大优势产业,围绕产业链招商,重点布局发展工程机械、运输机械、环保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谋求更大作为。”张树溪告诉记者,今后,开发区将围绕三大产业,策划生成一批产业配套项目,加快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做大做强产业集群,重点围绕汽车、工程机械制造业策划一批项目,重点推进策划微卡等项目落地。

  另外,园区还将依托龙工、畅丰车桥、东源环保、龙马环卫装备等领军企业策划生成项目,重点策划龙工液压增加新品种、扩大规模生产叉车油缸,畅丰车桥总成扩建项目及畅丰工业园的高端齿轮、越野车等项目,东源环保工业园扩建透镜式静电除尘设备,福龙马环卫装备工业园扩建路面清洁车辆等项目,使这些优势产业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在产业布局上,开发区将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做强做优原有片区,尽快做大做强新区。张树溪说,今后一段时间,开发区将进一步做强做优原有的东肖片区,重点扶持发展以龙工、畅丰车桥、龙马环卫装备为龙头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壮大产业集群,并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培育发展楼宇经济及现代物流、商贸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完成产值230亿元以上。同时,尽快做大做强高新园区,重点发展运输机械、工程机械和环保机械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微卡、中重型载货卡车、越野车、专用车、新能源车和豪华客车,推进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汽车零部件产业,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为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龙岩产业集中区作出更大贡献。(张杰 赖敏麟)

   (摄影:游庆辉 黄少鹤 祝敏松 林辉 何金 张永定 雷光美 张杰 郑长辉,柳向红 郑伟伟 李绍鹤 邱耀斌 茅露姬)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