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吹响转变发展方式的号角
——第六届泛珠经贸洽谈会透视
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洽谈会的展馆,好像一件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品。福建馆,古色古香的仿古家具与信息产业、机械、船舶、节能、环保产品比翼齐飞;江西馆,一口直径124厘米创造吉尼斯纪录的青花瓷大碗与旁边的最新款轿车竞相争艳;此外,贵州、广西馆富有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旅游和香港、澳门馆五彩缤纷的港澳时尚用品相映成趣。
“本届泛珠大会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召开的,转变是这次经贸洽谈会的关键词。我们紧紧抓住‘合作发展,共创未来’的主题,突出‘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展示推介的既有各方传统优势产业项目,又着重体现科技和新兴战略产业,通过洽谈、合作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服务福建跨越发展。”省经贸委有关负责人说。
合作:向服务全国提升
本届经贸洽谈会参展参会企业544家,客商达到8000余人,展馆展示面积2万平方米,展品参展884个,产品涉及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农业、节能环保、交通运输等多个门类,无论从展示面积还是参展人数都创下新高。
当前,泛珠区域内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试点、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各省区将这些战略作为展览和推介的重点,泛珠区域内经贸合作的着眼点在向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提升。
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本届大会上不仅参与了所有“规定活动”,还策划举办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福建)招商推介会”等一系列“自选动作”。相关人士解释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北部湾经济区和周边省份区域合作空间和潜力越来越大,泛珠大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项目:向新兴产业转变
经贸洽谈会期间,组委会举办的唯一一场推介会,是科技成果项目与新兴产业推介会,重点推介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这也是泛珠大会自举办以来首次新兴产业的推介会。
后危机时代,科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产业制高点的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泛珠各方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与发展寄予厚望。大家表示,要加大推动科技新兴产业合作,推动泛珠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泛珠各方的优势和特色,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助理署长邓仲敏说,香港的优势在于研发人才多,与内地在新兴产业方面的合作必将产生互补共赢的效果。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巡视员林元康说,海南岛要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发展工业必须是新型的工业,产业必须是高新技术产业。海南省将加大力度与泛珠地区其他省区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
省经贸委负责人表示,我省已编制了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四个新兴产业振兴方案,确定了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主要承载体以及相关政策措施。泛珠各省区在科技和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各具优势,本次经贸洽谈会能为我省新兴产业发展结交更多朋友、学习更多经验、积累一批项目,服务福建跨越发展。
视野:向对台合作延伸
对台交流合作,是本届经贸洽谈会的又一新特色。
一批台资企业代表参加了经贸洽谈会,泛珠各省区也带来了一批针对台湾的合作项目。各省区企业表示,在ECFA协议签署的新时机,在福建举办这次经贸洽谈会,就要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前沿平台作用,推进泛珠区域与台湾地区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泛珠区域与台湾地区之间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执行委员刘关华说,泛珠三角区域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在空间上存在着包容与延伸关系,促进两大区域互动,必将有助于相互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市场的扩大。泛珠三角区域内省区可以充分利用福建的口岸服务,实现与台湾经贸的快捷对接;与此同时,台商投资大陆最为集中、最为活跃地区之一的福建,可以成为台商辐射泛珠三角巨大潜力市场的重要平台。
香港贸易发展局福州代表处首席代表罗焕钊表示,香港完善的金融、会展、物流、法律服务业,能为台资进入大陆和大陆对台贸易提供完美的服务,新形势下闽港台合作潜力巨大。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副巡视员何刚说,贵州此次带来了一批新能源、农业、装备制造、旅游合作项目,这些领域不仅是福建的优势产业,也是闽台合作的优势产业。希望通过对接福建平台,学习更多台湾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赖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