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合作 共创未来
——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综述
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于8月31日圆满落下帷幕,“9+2”代表怀揣区域合作的丰硕果实,各自奔向新的征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次盛会,时机特殊、意义重大,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纳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点地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共同的机遇、共同的环境、共同的使命,“9+2”各方走得更近,合作意愿更迫切;
这次盛会,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中央高度重视,福建精心筹备,各方积极参与,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精彩的亮点,为各方交流合作提供了高规格、高标准、高水平的大舞台;
这次盛会,成果丰硕、成效明显,各方深化区域合作,共谋跨越发展,一项项共识的达成、一份份协议的签署、一个个项目的签订,为各方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服务全国大局注入了新的动力。
特殊的大会 重大的意义
在泛珠合作史上,这是一次特殊的大会。
从6月13日开始,我国南方连遭特大暴雨袭击,泛珠区域的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受灾严重。原定于6月26日召开的泛珠大会因此被推迟。
特大暴雨过后,福建灾区重建工作迅速全面展开。全省上下齐心协力,争分夺秒抢回损失,奋勇拼搏创造新绩。
7月23日,中共福建省委八届九次全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洪涝灾害中挺起坚强脊梁的福建人民,意气更加风发,全面打响了重点项目建设、新增长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小城镇改革发展和民生工程五大战役,推动福建跨越发展,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7月27日,泛珠大会筹备工作重新启动。
这时重启泛珠大会,一方面是各省区抗洪救灾已初步取得胜利,更重要的是这场大会对弘扬抗灾精神,推动泛珠各省区下一步的发展意义深远。
本届泛珠大会是在许多新的重大机遇和变化的背景下举办的:
从全国大局看,正值“十二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时刻,争取泛珠区域重大合作项目合作事项列入国家“十二五”,各省区共同关注;
从泛珠区内看,正值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泛珠地区是改革开放最早的区域,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先行先试,将为促进区域合作和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和活力;
从海峡两岸看,正值ECFA签署,突出对台交流合作将成为泛珠各省区共识;
从我省来看,福建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抢抓机遇,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就要借势借力——借泛珠之力,扬海西之帆,以举办泛珠大会为契机,学习借鉴各兄弟省区的好经验、好思路、好做法,与区域内兄弟省区加强沟通,推动各方面合作,拓展闽港、闽澳、闽台合作,全力推动跨越发展。
当前,正值我们取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重大胜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阶段,本届大会充分体现了“合作发展、共创未来”的主题,对泛珠区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自然备受关注。
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福建时,对福建工作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对加强区域合作作出重要指示。
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领导亲临本届泛珠大会,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人口计生委、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台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工商联等中央部委和有关方面领导出席了大会。
泛珠各方分别组织了以行政首长为团长的政府代表团和以副省长(副主席)为团长的经贸代表团。中央政府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代表,东盟部分国家驻华使馆官员,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合作组织代表,台湾知名人士和台资企业代表,国内外500强企业代表也积极参会,出席大会人数超过万人。
作为东道主,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本届大会筹备工作,要求把本届大会办成一次高规格、高标准、高水平的盛会,进一步促进我省与泛珠各省区的合作。去年11月,福建成立了第六届泛珠大会筹委会及其办公室,调集有关部门单位的骨干力量集中办公。组委会工作人员虽然来自不同的单位,却组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全身心投入,各项准备扎实落实,大会筹备严密有序。
“泛珠大会涉及11个省区,工作量大,因天灾推迟后,没想到2个月时间就重新举办了,福建方面的筹备能力不同一般。”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位参会人员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论坛精彩纷呈 洽谈高潮迭起
“气氛浓,亮点多,意义深。”这是各方代表对本届泛珠大会的共同感受。虽然是一次迟到的盛会,但本届大会特色显著。“十二五”规划合作、对台交流合作、项目合作和科技创新合作,为本届大会添上重彩。
聚焦泛珠,媒体先行。泛珠大会尚未开幕,媒体便纷纷聚焦报道。在第六届泛珠媒体合作峰会上,参会代表以“合作·发展”为主题,就“9+2”主流媒体进一步扩大协作领域、深化协作内涵、建立协作机制、增强协作实效,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媒体合作框架协议。
紧接而来的一系列论坛活动精彩纷呈,规模宏大,内容丰富:
开幕式暨文艺晚会、泛珠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双(多)方合作协商会或高层会晤等一系列重要活动,充分体现了“合作发展、共创未来”的主题;
邀请了台湾方面的代表参加,首次将加强泛珠区域对台合作列为论坛议题,成为本届论坛的一个特色;
把“加强区域合作,推进泛珠三角区域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创新”作为高层论坛的四个主要议题之一,这是泛珠大会举办六届以来,首次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大会主要议程;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大通道建设等专题合作磋商会亮点突出,促进了多个领域的合作。
论坛气氛热烈,经贸合作洽谈亦高潮迭起。
本届经贸合作洽谈会设置了泛珠合作6年来重大成果、泛珠各方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览、发展战略、投资环境和“腾飞海西”专题展,举行了开馆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科技成果项目与新兴产业推介会。泛珠各方共组织11个经贸代表团参会,参展参会企业544家,客商8000余人,展馆展示面积2万平方米,884个展品参展,产品涉及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节能环保、交通运输等多个门类,无论从展示面积还是参展人数都创下新高。
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备忘录、协议也闪亮出炉:《2010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纪要》,闽琼、闽桂合作框架协议,《泛珠三角各省区加强大通道建设合作备忘录》,《泛珠三角各省区旅游合作福州宣言》,《泛珠三角各省区“一程多站”精品旅游线路》,人口与计划生育协作框架协议……
深化区域合作 服务全国大局
本届泛珠硕果累累:论坛签署10个合作框架协议或备忘录,涉及交通、工业、农业、信息、物流、旅游、民生等多个领域的合作;经贸洽谈会总签约项目1263项,比上届增加663项,投资金额2831亿元,比上届增加570亿元。各省区还通过网上发布推介项目2923项,比上届增加323项。
收获远不止这些。
本届大会,深化了原有合作,拓展了新的合作领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步伐越迈越大:
媒体合作再写新篇章。“9+2”地区主流媒体将遵循自愿参与、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协作活动。全面推进联合经营、参股经营、人力资源开发等战略合作以及新闻、发行、广告、新媒体等业务合作;
交通合作从硬件设施建设向软件环境方面延伸。各方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完善区域内交通网络建设合作机制,进一步推进铁、公、海、水、空等多式联运,完善“属地报关、口岸验放”的通关机制,共同构建泛珠区域便捷畅通、安全高效、开放合作的大通道;
旅游合作从概念化向制度化迈进。各方一致同意,加快建立泛珠各方之间旅游一体化、便利化的长效协作机制,加强泛珠与台湾地区、泛珠与东盟的旅游合作;
合作从经济领域向民生领域拓展。泛珠内地九省区及重庆市签署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协作框架协议,围绕实现流动人口全国“一盘棋”、“三年三步走”的整体目标,探索建立泛珠区域流动人口与计生服务管理协调合作机制。
本届大会,合作视野不断拓展,从区域内合作向海峡两岸等区域外合作延伸。
大会首次将加强泛珠区域对台合作列为论坛议题。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在专题演讲中,提出了加强泛珠地区两岸合作,推动海西先行先试的建议。泛珠各方也纷纷认为,在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新时期和ECFA协议签署的新时机,要发挥海西前沿平台作用,推进泛珠区域与台湾地区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泛珠区域与台湾地区之间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本届大会,各方携手共同吹响转变发展方式的响亮号角:
今年的经贸洽谈会,瞄准科技成果对接和新型战略性产业合作,组织了自泛珠大会举办以来首次以新兴战略性产业为主题的推介会。集中签约的100个项目中,第一产业项目只有7项,第三产业项目有26个。“9+2”各方首次整合推出了6条“一程多站”的精品旅游线路,携手做大旅游品牌。
本届大会,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全国现代化大局:
当前,泛珠区域内的海西建设、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试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都已成为国家战略。“9+2”各方表示,要进一步务实推进泛珠合作与发展,共同推进区域中这些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步伐,合力构筑泛珠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
好风凭借力。本届泛珠大会已胜利闭幕,但区域合作还将不断深化。福建将与其他省区一道,逐项落实本届大会议定的事项,在新起点上深入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共同谱写“合作发展、共创未来”的新篇章。(赖文忠 吴宏雄 储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