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平潭海峡大桥全线合拢 福州至平潭只需80分钟

2010-09-16 08:35:14来源:东南网

承载了几代平潭人梦想的海峡大桥,11月底可通车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9月16日讯(本网记者 林姿 袁文通/文 张超辉/图)昨日,随着最后一段箱梁浇筑的顺利完成,这座承载了几代平潭人梦想的海峡大桥,终于全线合龙。据平潭海峡大桥总工程师翁卫军介绍,大桥力  争11月底通车,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而海峡大桥的复线也定于10月正式开工建设。届时,进出平潭将有两条高速通道。这座大桥,也是建设中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未来连通海峡两岸的重要通道。

      平潭海峡大桥起自福清小山东,接省道305线,跨海坛海峡,止于平潭娘宫,接省道305线,全长4976米。其中跨海峡大桥长3510米,两岸接线长1466米。全线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大桥及接线路基宽度17米,双向4车道。大桥设计水位采用百年一遇的极端高低水位,结构设计基准年限为100年,可通航5000吨级海轮。

      【体验】

      视野开阔蓝天碧海一览无余

      昨日上午10时30分,平潭海峡大桥施工现场礼花绽放,机器轰鸣,车辆来回穿梭,现场紧张有序。最后一段箱梁浇筑位于41号墩和42号墩之间,是中引桥和主桥的交界处,长50米。最后一个悬浇梁段完工后,全桥正式贯通。

      许多媒体采访车经许可,从福清方向上桥开至大桥41号墩,而从平潭方向上桥的则可以开至42号墩附近。沿途视野开阔,蓝天碧海一览无余,路面平坦整洁。据负责人介绍,大桥要在护栏、照明和混凝土伸缩缝铺装后,才具备通车条件。

      昨日的海峡大桥合龙仪式上,记者获悉,海峡大桥复线工程预计于10月动工建设,与建成桥的距离为40米,复线桥长6.9公里,双向4车道,其中桥梁4.57公里,工程造价约15亿元,预计工期两年半。

      【影响】

      福州至平潭,从3个小时缩为80分钟

      大桥虽然尚未通车,但对平潭本岛的影响已日益凸显。最重要的就是节约了交通时间。目前,进出平潭岛依靠轮渡往来,单程时间20分钟左右,遇到车流高峰期,等待轮渡时间都在一个小时以上。大桥建成通车后,渡过海坛海峡将只需三四分钟时间。而依靠即将同时通车的渔平高速,前往福州的时间更从3个小时缩短到80分钟。

      此外,据相关人士介绍,海峡大桥将启动挂管岛外调水工程,而结合平潭海峡大桥建设,220千伏电缆预埋件施工也将同步启动。届时,电力和淡水供应也将得到充分保障,平潭岛内的生活成本和工业成本或将下降。路、水、电等基本问题解决后,旅游业、工业、对外贸易业也将得到大发展。

      而依靠大桥的交通优势,周边的金井湾组团、吉钓港组团更是作为港口经贸区即将先行启动规划建设。根据相关规划,建设项目涉及铁路、客货滚码头、万吨级港口和地产开发等。依托海峡大桥的交通优势,货物可直接出岛,节约运输成本。

      【答疑释惑】

      平潭海峡大桥即将通车,针对许多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大桥总工程师翁卫军。

      问:车子在桥上发生故障怎么办?

      答:由于海峡大桥桥面为双向四车道,临时故障时,将由养护车将车拖走并暂时封闭其中一个车道,保证另一通道畅通。

      问:大桥过桥费多少?

      答:平潭海峡大桥总投资高达11亿多元,除国家、省市拨款外,还有一部分资金需银行贷款。大桥建成后将设立收费站,用于偿还贷款,对过往车辆进行收费。收费站将设在渔平高速路段,实行单向收费,对离岛车辆才收费,而从福清方向进平潭岛的车辆免费。费用还在研究之中。

      问:遇到台风天怎么办?

      答:按规划设计,大桥可抵御10级台风。在10级台风来临时,大桥限速60公里;在12级台风来临时,限速降为40公里,并且只允许小轿车依靠内车道通行,而大货车禁止通行。大桥上的测速仪器比其他桥要密集,桥面上每隔一公里将安装一个门架式监控设施,并加装引导车辆通行设置。

      问:万一大桥被船撞了怎么办?

      答:平潭海峡大桥共有主桥墩5个,安装5个“防撞钢套箱”。但由于桥墩建设期间曾受到6艘渔船撞击,因此平潭海峡大桥将提升防撞等级,引桥的防撞等级也将和主桥通航孔等级一致,按照5000吨海轮标准防撞。

      主桥墩的防撞钢套箱为“被动防撞”,而引桥外200米处还计划安装“主动防撞”设备,即在海面安装浮球,之间用钢索相连,在轮船行驶至大桥保护区域时,就能牵绊住轮船。此外在航道上还建设有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借助浮标、灯器以及雷达、高频通信系统,实时掌控大桥周边的船舶航行动态,保证船舶按规定航线航行。

      【海峡大桥大事记】

      1991年,福建省、福州市开始规划建设平潭海峡大桥。

      2005年10月20日,平潭海峡大桥项目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正式立项。

      2007年11月30日,平潭海峡大桥在平潭娘宫动工兴建。

      2008年1月18日,平潭海峡大桥主桥沉放第一根钢管桩。

      2008年5月20日,平潭海峡大桥灌注第一根钻孔桩。

      2008年6月15日,平潭海峡大桥全长3100米栈桥全线贯通。

      2008年9月11日,平潭海峡大桥引桥4号墩承台浇筑混凝土完成,大桥首次“露出”水面。

      2008年10月20日,平潭海峡大桥引桥第一个墩身浇筑完成,这也是大桥第一个完工的桥墩。

      2009年11月3日,平潭海峡大桥开始悬臂浇筑。

      2010年7月1日,平潭海峡大桥主桥中跨成功合龙。

      2010年7月18日,平潭海峡大桥主桥贯通。

      2010年9月15日,平潭海峡大桥全线贯通。

      相关阅读

      平潭福清两地车辆对开 历史性地在平潭海峡大桥最后一跨相遇

合龙后的平潭海峡大桥

 

工人在合龙仪式上合影留念

      “通了!通了!”昨日上午10时30分,平潭海峡大桥正式全线合龙。从大桥两个方向对开而上的车辆,历史性地在这最后一跨桥面相遇。

      大桥合龙,标志着大桥主体工程全部完成,进入收尾阶段。大桥通车后,将为平潭实验区发展注入新的推力。

      大桥合龙前,在最后一跨施工现场举行了简单的合龙仪式。中共福州市委常委、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杜源生,福州市政府徐铁骏副市长等领导参加了仪式。

      大桥两岸的许多市民闻讯赶到两侧桥头,虽然出于安全考虑未获准上桥,但他们依然围守在桥头等待着合龙的礼花。不少人还自带了相机或摄像机,在这一历史时刻摄影、摄像留念。

      平潭海峡大桥公司总工程师翁卫军说,大桥胜利实现全线合龙,为确保大桥12月底全面建成、力争再提前至11月底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大桥建设将进入桥面护栏安装、防腐涂装等后续收尾施工阶段。

      “我们亲手完成大桥的合龙”

      “混凝土,往这倒,往这倒……”昨日上午10时30分许,在施工负责人的指挥下,工人们开始大桥合龙最后的浇灌。

      6名工人齐出手,只几分钟工夫,最后的桥面就浇灌完毕了。“他叫何方山,他叫刘志纯,他叫傅守金,他叫秦胜民,还有他叫杨致富,都是我们安徽老乡。”看到记者拍照,安徽籍工人关龙军自豪地介绍起身边的工友来,身边的工友逗他说“看你,牙都快笑掉出来了”。

      “在桥上干了几年了,没想到自己能亲手浇灌这最后的桥面,完成大桥的合龙。”关龙军说,前天,他和工友们就干了一个通宵了,没停过,累得很,可此时此刻却感觉浑身都是劲。

      关龙军还是憨憨地笑着说,自己在桥上呆了几年,对大桥已经很有感情,今天亲手完成大桥贯通合龙,他感觉自己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以后可以大声跟别人说,平潭海峡大桥是我们建的”。

      曾花数千万元请“水鬼”来打桩

      平潭海峡大桥犹如一条长龙,横跨在海峡两岸。这座我省最大的跨海大桥,在海底下,箱梁里,大桥上,又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揭秘1 防撞套箱、拦截锁保大桥安全

      翁卫军说,大桥主桥的5个桥墩承台上都有防撞套箱,专门对付那些偏了航道可能伤害桥墩的船只。防撞套箱设计最高能抵抗5000吨级船只的撞击。

      安装监控系统来监控大桥附近过往的船只,引桥桥墩周边设置了整套拦截系统,大桥南北两侧200米处还有另一道防线,若干个浮筒之间有拦截锁,海轮等船只经过时,就会被拦截锁“锁”住,减速至无法前进。

      揭秘2 护栏防撞能力达120吨

      翁卫军说,仅运用在大桥上的监控设备总投资就达600多万元,其中包括监控探头、气象探测仪、限速牌、交通信号提示等设施。如果风速达到12级以上,大桥将禁止车辆通行。大桥的最高限速为每小时80公里。大桥护栏的防撞能力达到了120吨级。

      揭秘3 花数千万元雇“水鬼”来打桩

      大桥建设中,海底复杂的地质条件是平潭海峡大桥建设的最大难点。

       据翁卫军介绍,大部分的桩基打在海平面70米以下。覆盖层下是花岗岩,非常坚硬,这是国内此前还没有遇到过的恶劣水下施工条件。施工方特意请来了一个班10多人的“水鬼”(潜水员),下水切割卷边的钢板,清理丢弃在海里的钢管,前后花费了几千万元。

      揭秘4 施工环境最高温:70℃左右

      去年“莫拉克”台风让大桥停工了7天,但是却影响了2个多月的工期,因为已经架好的4个模板遭受台风袭击后,掉到海里,绑好的钢筋被大风吹弯,而这些工作都得重新开工。

      箱梁浇灌后,工人们还得下到箱梁腹部拆除模板等,“里面的温度有70℃左右,就跟蒸桑拿一样。”(东南快报记者 张学得 郑旭光 文/图)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