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评论员:凝聚合力 先行先试
本报25日起推出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系列报道,为推进平潭开放开发鼓劲加油。
平潭综合实验区成立以来,着力建立开发管理机制、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两岸合作交流,各项工作进展迅速,开局良好。
加快推进平潭开放开发,是事关海西建设、两岸交流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需要我们进一步理清思路、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持续推进。
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基础在于形成合力——
合力来自共识。党中央、国务院对福建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高度重视、寄予厚望。中央领导明确指出推进海西建设是中央的重大决策,是国家部署的战略重点;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是中央的要求,平潭实验区建设规划是海西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省上下必须站在全局高度理解平潭开放开发的重大意义,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支持平潭开放开发,以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投身平潭开放开发。
合力源自责任。中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赋予了福建人民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先行一步的重大历史使命。这一重大使命不仅事关福建发展,更关乎中华民族核心利益。
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平潭开放开发既是一种发展路径的选择,更是一种历史的发展责任,在探索建设“两岸人民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中,平潭综合实验区必须有新思路、新突破、新作为。
推动平潭开放开发,关键在于先行先试——
解放思想为先导。加快平潭开放开发没有现成的路径可走,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我们要秉承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非凡的胆略和见识先行先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立足平潭、放眼全球、沟通两岸,以更宽的视野、更宽的胸襟、更宽的思路谋划实验区的大开发大发展。要进一步破除禁区,敢走先前没有走过的路,敢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积极探索一切有利于平潭开放开发的思路和办法。
体制创新为保障。平潭综合实验区是对台交流先行先试区域,也是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创新的综合实验区。在一个相对落后的海岛中拓荒创业,开辟一条前无古人的新路,必须要靠有效的体制机制作保障。一方面平潭要在创新管理体制中先行一步,探索运行扁平化、高效率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必须认真借鉴世界各地建设特殊经济区域的先进经验,探索建立符合两岸交流合作的开发建设与管理模式,增强对台湾各界的吸引力,走出一条适合实验区发展的新路。
推动平潭跨越发展,重在落实立说立行——
强化机遇意识。平潭开放开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机遇当前,振奋之余,关键在于如何抢抓机遇,因为机遇稍纵即逝。
实验区的成立,只是提供了一个加快发展的平台,创造了一个开放开发的机遇。但达成我们的目标,要经过艰苦的付出与努力。推动跨越发展,需要有超常规的思路、举措和行动,绝不能按部就班,更不允许慢慢腾腾,而要立说立行、快人一步。
强化实干意识。推动平潭跨越发展,时间之紧迫,任务之艰巨,容不得丝毫懈怠,也不能急功近利。当前全省上下正全力“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5+2”、“白+黑”工作作风,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精神,强力攻坚,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平潭速度”。
总之,平潭跨越发展机遇当前,不容有失。我们必须不争论、不折腾,扎扎实实、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为推动福建跨越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