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无线电管理助力海西经济建设
福建省无线电管理部门在管好台站、管好频率、管好秩序、服务产业的工作中,一直在谋求无线电管理的新突破。“创先争优、先行先试”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工作之中。
推动“模转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对于福建省信息化局局长、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卢增荣来说,推动无线设备产业转型升级,将管理职能向服务产业发展拓展,是福建省无线电管理部门创先争优、先行先试工作的重要内容。
泉州的对讲机企业北峰电讯器材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清海,眼下正忙着选择数字对讲机芯片厂商。他说:“现在,数字对讲机芯片的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国外企业的手中,知名品牌的芯片价格太高;普通的品牌价格合适,但又担心其性能不够稳定。”杜清海很期待能早些用上质优价廉的国产芯片。
杜海清面临的问题,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150MHz、400MHz频段专用对讲机频率规划和使用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简称“666号文件”)正式发布,明文规定“从2011年1月1日起停止模拟对讲机生产型号核准,2016年模拟对讲机完全退出国内市场”之后,所有生产模拟对讲机的企业都亟须解决的问题。“能否尽快开发出具有自主创新技术且价格比同类国外进口产品低得多的国产数字对讲机是国家666号文件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模转数,会让福建对讲机产业在转型的阵痛中迎来发展的新契机。”卢增荣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坦率地说。
福建省是国内最早从事对讲机生产的省份,全省年产对讲机约500万台,产销量占全国近70%。而泉州作为“对讲机之乡”,已形成产品多样化、产业配套化、销售网络化的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态势。
然而,情况并不乐观。“泉州市的对讲机产品以中低端模拟对讲机为主,拥有全国70%的产销量,但销售额仅占30%左右;产品同质竞争严重。”泉州市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傅渊辉说。对讲机产业亟待模转数,而巨大的市场也驱使对讲机产业尽快转型。
资料显示,模拟对讲机退出的未来5年,仅国内就有7000万台“数字”对讲机的市场容量,以平均每台数字对讲机1500元计算,这将是千亿元的市场规模。“巨大的市场也会带来巨大的挑战,”卢增荣说,“福建对讲机产业要想成功实现模转数,就必须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模式,整合各方资源,以技术创新作为中心环节,加速对讲机产业的转型升级,积极抢占市场。”
今年4月22日至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150MHz、400MHz频段专用对讲机频率规划政策宣贯会”在泉州市召开。这为模转数产业化在福建先行先试、福建建设国家对讲机模转数产业化示范基地带来良好的契机。
除了向外借力,争取国家对福建省对讲机模转数技术研发、标准研究及产业发展的支持外,福建省信息产化局还积极引导企业成立移动通讯产业联盟、加大对数字对讲机芯片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福建移动通讯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晴松说:“在国家无线宽带专网产业联盟的技术指导和协助下,省移动通讯产业联盟内的数家骨干企业正在联合研发共性核心技术数字基带芯片。”据了解,该芯片有望年底研制出来,它的成功将使市场上的数字对讲机价格下降2/3。
卢增荣说:“未来,我们还将在培育数字对讲机应用市场、增加数字对讲机发射特性核准检测资质等方面积极努力。”
迎接新挑战维护“平安福建”
记者采访福建省无线电管理工作时,正值全省无线电管理工作座谈会召开之际。会上,大家探讨最多的是如何针对业务发展的需要创新管理方式。据了解,在保障高铁无线电通信安全和水上安全等要求高、难度大的领域,福建省创新性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福建省信息化局副局长严效东说:“为保障高铁安全运行,我们靠前服务,成立了GSM-R系统频率协调小组,及时协调解决频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整合台站设置审批程序,了解铁路部门GSM-R系统建设情况,协调福建移动公司清退铁路沿线的GSM-R频率,协同电磁环境测试承接单位组织电磁环境测试。”
宁德市是温福高铁经过的重要路段,这里沿海靠山,地形复杂,保障高铁无线电通信系统安全任务重、难度大。宁德市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周维说:“根据省里指示,我们全力投入监测温福高速铁路沿线电磁环境的工作中,经过大量的监测和辛苦的隐患排查,我们用科学的测试报告证明,宁德区域温福高速铁路沿线电磁环境符合GSM-R系统运行要求。”
福建省是海洋大省,据不完全统计,每天航行经过福建沿海的运输船舶就达2000多艘次、各类渔船达5.46万艘。特别是“小三通”、“大三通”实现后,台湾海峡航线更加繁忙。这些船舶之间、船岸之间的信息联络、导航、海上救助,以及航告信息播发、台风动态发布等等,均依托无线电通信,需要良好的海上电磁环境作为支撑。
为确保水上通信和船舶航行安全,福建省信息化局会同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水上移动业务频率台站清理整顿”、“保护VHF16频道国际遇险安全通信频率专项整顿”等专项行动,对渔业无线电台站实行委托管理,协调水上移动业务无线电台站的设置,及时受理查处水上移动业务无线电台站受干扰事件等。
保护水上频率使用安全涉及的部门广,任务重,协调环节多,查处干扰的难度大。严效东说:“只有通过合作,相互支持、互动发展,才能推动水上无线电遇险和安全通信频率工作的顺利开展。”据悉,福建省无线电管理部门还会同省海洋与渔业厅、海事局等部门,探讨新形势下海上安全救助网络建设和船舶电台设置管理办法,完善保障水上无线电通信安全的长效机制。
借力行业协会加强闽台协调合作
一水之隔的福建与台湾,有着天然的不解之缘。而双方无线电波的干扰更是不可避免。为了解决这种现状,福建省无线电管理机构充分发挥海峡两岸民间组织的作用,通过省无线电协会与台湾无线电协进会的协调沟通,在闽台合作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出共同维护海峡两岸空中电波秩序的好办法。
厦门市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吴劲松介绍说,近年来海峡两岸无线电相互干扰的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公众移动通信信号相互覆盖给境外不法分子犯罪提供方便。二是广播频段产生的干扰给福建省民航飞行带来安全隐患。”
在厦门、泉州等地,经常能收到台湾移动运营商的移动电话信号。这些移动电话信号的越界覆盖给台湾不法分子犯罪提供机会,他们租住在厦门、泉州,向台湾民众发送各种诈骗信息。接到台湾无线电协进会通过省无线电管理协会转来的投诉后,厦门无线电管理局与公安部门联手行动,有力地打击了台湾等境外不法分子的诈骗活动。
由于地域相近,海峡两岸广播电台互相干扰也是常事。如果调频广播电台在工作时擅自更改设备参数,加大发射功率,就可能产生相互干扰,继而干扰到民用航空安全。台湾小金门岛的2个调频广播电台互调信号就曾经干扰了厦门航空公司飞机上国际遇险频率的正常使用,经省无线电管理协会与台湾无线电协进会的协调,台湾无线电管理部门在较短时间内就让有关单位关闭其2个调频台,保障了厦航飞机的无线电导航通信安全。“闽台合作先行先试已经呈现良好的效果。”卢增荣说,“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为闽台‘大三通’做好无线电协调工作,除了查处干扰之外,还要建立保护水上遇险和安全通信频率工作长效机制,在‘大三通’无线电通信频率资源配置方面给予优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