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保障食品安全 部门在行动
今年初以来,省直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面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取得了实效。
省农业厅:全面推进五项整治
今年,省农业厅全面深化和扎实推进今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2.92万人次,检查企业1.4万家次,发放材料95万份,指导培训28万人次。
依照工作职责,农业厅制定了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种植业产品、生鲜乳、饲料、兽药及兽药残留、农资打假等五个专项整治活动。各级农业部门组织农技专家,深入农药生产经销企业、兽药经营单位、饲料生产加工企业、畜禽养殖场和蔬菜、水果、茶叶等生产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开展自查自纠。
此外,农业部门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管,加强供沪世博会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加强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推进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开展蔬菜、蘑菇、水果、茶叶、生猪、生鲜乳和家禽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例行监测。
省工商局:流通环节保障安全
今年初以来,省工商局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全省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94324人次,开展了节日食品、农村食品、灾后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专项整治工作,切实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
工商部门还着力建章立制,完善食品流通长效监管机制。他们建立食品流通分级分类许可制度,规范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目前全省共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58449户;完善机制,开展“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示范点”和“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我省现已建立食品安全示范店5328户;构建食品流通监管信息化保障体系,完善食品流通监管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全省共运用“食品流通监管系统”备案商品283242种,实行电子台账管理的食品批发企业4756户,通过系统上传台账的食品批发企业达到986户。
省质监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省质监局强化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安全整顿,推进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
以组织企业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为重点,以强化企业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为基础,以督促企业健全全过程管理和可追溯制度为抓手,全面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今年初以来,全省质监部门共举办《食品安全法》培训班173场,培训对象涵盖全部取证的6000余家食品企业;组织申请食品生产许可的1803家食品企业负责人及其1967名质量管理人员进行了《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及专业知识考试。
强化企业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督促全部的食品生产企业提交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全省绝大部分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并执行了可追溯制度。同时,加大食品质量监督抽检力度,已抽检食品6784批次,是去年全年的2.01倍。
省卫生厅:餐饮服务专项整顿
今年,全省卫生行政部门在全省范围全面开展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顿。
各级卫生部门在省卫生厅指导下,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整顿,今年初以来开展了“地沟油”专项监督检查、餐饮服务环节乳制品彻查、集中式餐饮具消毒服务专项整治、一次性筷子专项监督检查等行动;此外,配合有关部门部署开展学校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和学校周边餐饮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地食堂专项整治、一次性塑料餐盒专项整治。
根据卫生部和省食安办部署,省卫生厅先后开展了餐饮环节高危食品、食品原料以及淡水鱼孔雀石绿、乳制品三聚氰胺、紫砂类餐饮具重金属等专项监督抽检。在春节、五一、“两会”、“海峡论坛”、“6·18”、“9·18”、中秋、国庆、特奥会期间,各级卫生部门制定保障方案,做好重大活动期间的卫生保障和监厨工作。
检验检疫:源头管理把住国门
今年,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制定了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从源头入手,深入开展出口备案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场、出口食品企业的清查工作;加大重点出口食品监管力度,深入查找种植养殖源头、生产加工存储过程中影响质量安全的潜在问题或隐患,督促企业采取整改措施。此外,还发布警示通报,要求相关出口食品企业进行自查自纠,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在进口环节,实施食品收货人备案,督促进口商建立进口食品销售、流向记录,完善食品追溯体系,开展进口食品后续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