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能源多元化进展明显
经济腾飞,能源是动力。“十一五”期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省能源工业也有很大的发展。
★重大能源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能源供应格局发生历史性的变革,能源生产走上大型化、国际化、绿色化的进程。
“十一五”期间,全省人民多年梦寐以求的核电站、LNG发电厂、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等都全面付诸实施,建成后将更有效地改善能源供应能力和优化结构,对实现节能减排,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产生巨大的影响。到2009年6月,宁德、福清已先后开工建设6台百万KW级核电机组,其中宁德4台,福清一期2台,预计“十二五”期间陆续建成投产。2008年建成了LNG终端站,输气配套主干管网工程覆盖了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沿海五个设区市,并兴建3座10台350MW级燃气发电厂,目前已全部投产,新增发电能力3500MW;福建炼化一体化扩建石油炼制能力达到1200万吨,2009年5月进入全面试生产阶段,从而大大增强了我省商品油供应能力,使我省跻身于千万吨级炼油省份行列。电力建设全面加速。预计2010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200万KW,新增机组容量接近2005年之前形成的发电能力之和。
★可再生能源产业逐步迈上产业化发展的轨道,为我省建成东南沿海绿色生态示范省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省在合理开发中小型水电站,提高地方电网自供能力的同时,积极地开发利用风电、生物柴油、农村沼气、城市垃圾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使我省可再生能源崭露头角,成为一个新兴产业。风力发电预计2010年可建成投产80万KW,在建规模20万KW,总规模100万KW左右,为规模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生产废弃物焚烧发电厂,预计“十一五”期间建成投产8处,装机容量近13万KW,日处理生活、生产垃圾6300吨。预计“十一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增加发电装机容量16万KW、生物柴油生产能力40万吨、农村沼气生产能力8.2亿m3。
★扩大电网规模,推进超高压主干输电网建设。
随着电源规模的扩大、供电负荷提高以及供电量增加,近年来,电网建设相应得到加强和提高。500KV变电站从2005年的5座增加到2008年11座,变电容量从680万KVA增加到1505万KVA。为了进一步提升电网实力,预计在2010年基本实现建成全省500KV双回路主骨架大环网的目标,分期分批推进220KV高压向500KV超高压主干输电网架转换。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各市县配电网络和农村电网建设。(何祖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