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和谐之风鼓海西 绿意葱茏涌八闽

2010-11-23 08:37:19来源:福建日报

摄影:黄海 庄晨辉 陈建国 吴军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虽已转入秋冬季节,榕城福州依然满目青翠。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来闽投资、旅游的客人,都惊喜地发现,福州“忽如一夜春风来”变得更绿更美了:绿树簇拥中的新儿童公园在国庆节期间免费开放,与附近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新动物园连成一片;二环路高架桥下生硬的水泥地被改造为绿地,一排排大树拔地而起,与道路沿线23块大小绿地一起,串连成城市绿色景观大道;城区见缝插绿,66条主干道上的所有实心围墙正在“拆墙透绿”,在今年已完成80处立体绿化的基础上,年底前再增加120处立体绿化……

  福州市开始新一轮城市绿化景观改造工程,正是全省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的生动缩影。今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福建生态环境良好,一定要精心保护好这一片青山绿水,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家园。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全面启动实施以“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为主要内容的“四绿”工程建设,提高城乡绿化层次与水平。

  生态为重,绿化先行:

  不辜负总书记青山绿水的重托

  今年2月,省委书记孙春兰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传达胡锦涛总书记在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时强调,要切实加强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工作,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综合体。黄小晶省长提出,要大力开展城乡绿化,扩大森林面积,提高城乡绿化层次与水平,优化发展环境。2月底,张昌平常务副省长主持召开省绿委第22次全体成员会议,专题审议2010-2012年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实施方案;3月17日,“四绿”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7月下旬,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明确要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施城乡绿化工程,继续保持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按照省委、省政府“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的工作部署,全省各级各部门抢抓机遇,共谋发展,大力推进“四绿”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城乡绿化水平。

  许多地方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四绿”工程建设。福州市提出力争实现“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的工作要求;厦门市率先提出2012年前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奋斗目标;漳州市年初就将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宁德、三明、龙岩等市向所辖县(市、区)政府下达“四绿”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南平、泉州、莆田等市也将“四绿”工程建设列入政府绩效年度考核。一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搞绿化的热潮,在八闽大地迅速掀起。

  截止10月底,全省“四绿”工程建设已完成绿化投入超过29亿元。其中城市新增绿地49457.9亩,植树1459.96万株;创建绿色军营93个、绿色校园390个、绿色开发区39个;新增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0095亩,创建绿色乡镇152个、绿色村庄1154个,云霄县下坂村和永春县美岭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完成绿色通道绿化里程2448.9公里,当年新增绿化里程2069.8公里,种植乔灌木864.86万株;完成绿色屏障“三沿一环”(沿海、沿路、沿江和环城)造林绿化39.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9.71万亩,种植树木4868.06万株,新培育绿化大苗1536.3万株。

  部门联动,城乡互动:

  以超常规措施加快城乡绿化进程

  统筹城乡绿化协调发展,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需要各行各业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整体发展”的要求,我省各部门发挥自身优势,科学规划,尽心尽责,齐心协力,努力在提高城乡绿化水平上下工夫,在改善人居环境上求突破。

  省林业厅组织全省林业系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提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新举措,按照“大林业、大绿化、大生态、大发展”的新理念,调动全社会造林绿化积极性,集中精力建设“四绿”工程。省绿委、林业厅还决定从今年起,在全省开展创建“福建省森林城市(县城)”活动,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打造宜居和谐的绿色家园。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决定从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在全省城市和县城组织开展以“美化城市,绿化海西”为主题的“城市绿化年”活动;今年7月以来,全省建设系统又认真实施“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加快绿色乡镇建设。

  省农办对“绿色村庄”建设进行了部署。省交通运输厅积极推进“绿色长廊、和谐公路”建设。省军区、省教育厅、省外经贸厅、省铁路建设办公室、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等单位也按照职责分工,分别对“绿色军营”、“绿色校园”、“绿色开发区”、“绿色通道”、“绿色屏障”的建设进行全面部署;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也分别下文要求各级工会、团委和妇联组织积极参加“四绿”工程建设。植绿、护绿、爱绿、兴绿正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今年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展的大绿化工程,是我省超常规推进“四绿”工程建设的又一生动写照。根据省领导的指示精神,为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绿化美化步伐,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决定举全区之力,集中力量打一场造林绿化攻坚战。省林业厅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新争取沿海防护林建设资金2500万元,单列用于平潭岛绿化。省、市林业部门还派出20位技术专家和骨干驻点平潭,协助开展造林技术指导。来自省军区、武警福建省总队、武警福建省森林总队的2000名官兵分三批进驻平潭岛,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春季植树造林大会战。如今,平潭综合实验区已完成造林绿化6.35万亩,植树948.9万株,今年造林绿化面积是前十年的总和。

  民生优先,全民参与:

  植树造林让老百姓得实惠

  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既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更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把我省建设成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优美之区”。

  今年3月份,全省开展了首个“义务植树月”绿化宣传活动,成功举办了“军警民共建双拥林”、“海峡姐妹林”、“百校万人共建绿色校园”、“保护母亲河”青年植绿护绿等一系列声势大、影响广的植树活动。截至10月10日,全省参加义务植树1735万人次,完成义务植树7072万株,兴建义务植树基地165处。全省连续第二年开展林木绿地认建认养活动,共认养绿地49905亩,种植纪念树(纪念林)41.1万株,筹集认建认养资金1402万元。

  身边增绿,让绿色城市更宜居。厦门市围绕岛内外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大力实施“五大绿化工程”,仅城市绿化投入就达4.18亿元,新增园林绿地面积6150亩。莆田市着眼“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服务省运会、打造滨海宜居城市”目标,投入3.6 亿元实施“七园五带九片七路二桥”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市容市貌明显改观。从明年开始,我省将突出抓好厦门、福州等9个中心城市的植树造林,多建城市片林、城市森林公园,加快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工程,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景观得到进一步提升,让人民群众体会到现代都市的生态化。

  身边增绿,让绿色村镇换新颜。今年我省确定21个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为建设重点,带动实施了一大批绿色乡镇建设。明年将进一步抓好试点小城镇与主城区连接的森林通道建设,并在镇区营造片林或环镇林带,朝“森林乡镇”建设目标迈进。以220个省定重点扶贫村为重点,我省连续三年实施“种植珍贵树、建设新农村”活动,今年共建设省、市、县三级示范村1011个,村庄绿化完成植树1200万棵。

  身边增绿,让绿色通道更畅通。我省紧紧抓住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建设这一有利契机,着力提高公路、铁路交通主干线沿线绿化美化水平,力争三年内用森林将城乡、城镇之间连成一体,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省林业厅和福州市、长乐市一起研究,采用高标准规划、种大树、大投入的措施,力争用两年时间将长乐机场高速公路从“绿色通道”提升为四季皆绿、四季有花、四季变化的“森林通道”。京台高速、福银高速、厦蓉高速、沈海高速、长深高速等6条出省通道也将开展“森林通道”建设。

  身边增绿,让绿色屏障更坚固。我省地处东南沿海,海岸线3752公里,属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频发区,生态屏障建设至关重要。今年启动的“四绿”工程建设,提出打造沿路、沿江、沿海、环城(三沿一环)森林屏障,将使我省交通主干线沿线一重山、“六江两溪”沿线一重山、沿海防护林体系和城市周边的森林,进一步优化林分结构,增加森林色彩。通过3-5年努力,力争使平潭综合实验区初步建成森林海岛。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