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60亿元,福建交通运输的精彩

2010-11-26 10:27:21来源:福建日报

    建交通集团前10月实现汇总营收61.7亿元,我省省属交通及关联国企整合重组一年多交出了亮丽成绩单。

顺利靠泊在华电储运10号泊位的“艾卡费尔斯”巨轮

  在践行“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中,福建交通集团捷报频传:今年9月初,福建交通集团海运运力历史性地突破了100万吨,位列在闽注册的海运企业第一位;10月份实现营收9.28亿元,创单月营收历史新高;前10个月实现汇总营收61.7亿元,首次突破60亿元大关,提前2个月完成全年营收任务。

  这既是我省省属交通及关联国企整合重组一年多送出的一份亮丽成绩单,也是该集团海运和道路客运主业历经60年岁月洗礼收到的精彩贺礼。

  作为我省交通运输业的领军企业,福建交通集团于2009年3月完成了重大整合重组,集港口码头、交通运输、仓储物流、商贸为一体,总资产百亿元,拥有二级企业12家,全资及控股三级企业87家,职工2万名。重组后的福建交通集团,日益焕发出蓬勃生机,推进企业实现从传统运输业向大型综合性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并逐步朝向高效的现代化大型供应链服务产业集团迈进。

  沧桑砥砺一甲子,乘风破浪当此时。依托公司拥有的核心资源、核心人才和核心能力,福建交通集团正加快自身的支柱产业结构调整,在观念、体制、机制、管理、技术五方面开拓创新,形成港口(岸线)、现代物流(流线)、海上运输(航线)、道路运输(路线)等“四线”协调发展新格局,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打造出高效优质的现代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和舒适便捷的客流服务体系。

推进港口码头建设

  作为福建交通集团大港口建设重点项目之一,日前,莆田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9-10#大型专业散货泊位获得国家发改委项目核准,项目征地征海工作正有序展开。东吴码头与在建向莆铁路相连,可将港口物流运输进一步辐射至我省内陆腹地及江西、湖南等内陆省份。

  福建交通集团还建成投产了省重点工程福州江阴1-5#集装箱泊位,使江阴港区具备300万个集装箱的吞吐能力;同时,积极推进可门4-5#散货泊位的建设,启动了罗源湾可门作业区华电储运码头10-11#泊位二期后方堆场的建设。

  目前,福建交通集团在全省已投资建成投产的码头泊位,广泛分布于南至厦门港招银港区,北至福州罗源湾港区的福建沿海一线的5个港区。尤其是近三年来港口建设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已建成沿海深水泊位7个,总投资36亿元,设计吞吐能力1500万吨、180万标箱;在建深水泊位5个,总投资21亿,设计吞吐能力1100万吨、55万标箱,为海西港口群的发展壮大和临港工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0年,福建交通集团集装箱吞吐量可达到135万标箱,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增长速度处于全省前列。作为骨干经营企业,福建交通集团所属的福州港务集团对于福州港位居集装箱吞吐量百万标箱的中国沿海港口之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公司将加强与省级、各设区市港口开发企业合作,推进全省重点深水岸线成片收储,并实现建设经营与资本化运作两种模式并重的发展途径。

开拓海运大通道

  11月6日,福建轮总“金海强”轮在美国新奥尔良港以零缺陷通过PSC检查。“金海强”轮10月5日由日本衣浦港起航前往美湾。这是福建轮总历史上首次真正的远洋航行,也是福建交通集团所属船舶拓展远洋运输迈出的坚实一步。

  目前福建交通集团拥有的海上运力规模和实力居全省领先地位,下属主要海运企业福建省轮船总公司、福建省厦门轮船总公司、福建东方海运有限公司在我省包括电煤运输、集装箱运输及对台运输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省沿海能源和工业项目的集中落地,海运作为战略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日益重要。福建交通集团创新散货运力发展方式,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购置运力,采用买、租、造相结合的途径发展散货运力,提升我省电煤等战略物资运输保障能力,构建起一支大型的以巴拿马型船舶为主的100万载重吨的大型散货船队。这支散货专业船队很好地承担了我省南部、中部、北部沿海的电煤、铁矿石等大宗散货供应链的运输任务。

  同时,该集团还将系统内集装箱海运资源整合到福建东方海运有限公司统一经营,构建“纵向—沿海、横向—对台的两条集装箱物流链”,并开辟了天津—泉州的内贸集装箱航线,拓宽集装箱海上运输新市场。

  在对台海上运输及对台海员劳务合作方面,福建交通集团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和交通运输企业的行业优势。

  自2001年厦门—金门厦金航线和“两马”直航航线开通以来,集团先后完成了集装箱试点直航、厦金客(货)直航等多项对台海上通航的首创工作,成为海峡两岸同胞交往的“黄金通道”。此外,福建交通集团向台湾台塑海运、台湾航业等公司派遣船员,是大陆最大的对台海员劳务外派的公司。

  今年5月6日,福建交通集团驻台办事处在台北成立,积极推动与台湾华冈的物流合作,成为集团在台拓展业务的重要平台和窗口。7月5日,福建东方海运的“西峰山”轮首航泉州至台湾本岛,填补了泉州港对台直航集装箱航线的空白,为闽台两地经贸往来增添一条便捷的海上通道。

构建道路客运新格局

  近年来,福建交通集团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将原先单一的道路客运,拓展出新内涵,结合旅游客运和城市公交发展,构建舒适便捷的道路客运业务新格局。

  在应对高铁开通对道路客运带来的巨大冲击中,实现企业成功转型。2010年3月,闽运总公司全省首家在福州市投入LNG公交车,积极介入福州的公交业务,引导运输行业加入到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行动中。目前,仅在福州市区已投入新能源公交车250多辆。

  11月16日,隶属于福建交通集团的闽运连江公司在省内率先投放LNG客车,运行连江至福州南站高速专线,这是闽运连江公司在全省首次成功运行49辆LNG公交车后,又一次率先之举。

  道路客运是福建交通集团最具历史根基的主业之一。所属“闽运”是我省首家取得一级客运资质的道路运输企业,客运班线不仅覆盖全省广大城市,还通达省外18个省份和港澳。如今,其车辆结构大大优化,淘汰了落后低档车型,并在车辆上安装了GPS卫星定位仪,保障行车安全。

  同时,通过对福州客运南站、北站等道路客运枢纽站的功能性改造,以及福州新客运西站、南站和平潭站的筹建,公司提升了服务硬件设施水平,完善客运场站布局。

  闽运总公司所属世纪风出租车公司不断扩大经营车辆,并扩大凤凰旅游汽车品牌优势。公司在福泉和福厦高速线路培育的“工人先锋号”客车在我省率先实行客运“航空式服务”的运行模式,成为我省交通系统“真情服务”标杆品牌。

打造现代物流供应链

  大交通促进大流通。随着服务于港口经济的交通新网络的形成,以及闽台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我省将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物流中心。基于这一前景,福建交通集团加快了物流网络与物流节点的建设步伐,积极打造现代物流供应链,逐步形成优质高效的现代综合物流体系。

  近年来,该集团物流中心建设渐入佳境:福州江阴港口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福州外轮代理公司全顺江阴堆场和江阴保税区6座保税物流库投入使用;快安仓储物流中心首期1.9万平方米仓库建成投产;八方华冈物流中心完工交付使用;厦门海沧保税区仓储中心、邵武物流中心也正加紧推进前期工作。

  凭借旗下企业所从事的物资、商贸供应业务的经营骨干和资质优势,福建交通集团在打造物流供应链中,因势利导,树立“大物流”一盘棋意识,打破系统内各自为政的障碍,有效作为,推出多项创新措施:

  整合系统内港口、海运等各主业板块综合优势,进一步向供应链的采购端和销售端延伸,延伸物流供应链。如,利用集团参股的福建华电储运码头、集团所属马尾港区及港区铁路专用线,拓展江西及福建西北部等内陆货源。

  打造全省沥青物流供应链龙头,为高速公路和市政建设提供从采购、运输、仓储、加工到配送等服务;发挥商贸和物流相结合的运营优势,整合棉花、食糖、煤炭、钢材、家电等商品物资的经营资源,扩大市场占有率。

  设立和完善“福建交通集团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系统,通过下含的港口、航运、物流和道路运输等四个子系统,构建省内区域及周边省市节点物流网络的基础,并为我省物流产业链的各参与方提供一个集成化的业务与信息互通平台。(姚瑾 文/图)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