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五大战役进行时(三十七)

2010-12-03 08:49:02来源:福建日报

□攻坚实录

南平铝业:信息化推进节能增效

  11月18日,南平铝业公司钣金工段车间。像往常一样,工人梁华东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输入个人账号,进入自己岗位工作信息平台。

  “在里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本班次的工作任务、产品数量和加工工艺要求等详尽信息。”看着一块块幕墙板成型下线,梁华东颇为感慨。之前,车间内一条生产线需要3台复印机,2台打印机同时开足马力,单是图纸每天就要打印1000多张,而这些图纸在成品交付客户后就成为一堆废纸,让人看着很心疼。而今,使用COMMS后,两条生产线产量扩大了几倍,各个工序已不再打印图纸。

  近年来,南平铝业有限公司通过推进信息化进程,向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要效益,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节能减排,成为全国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一体化融合的标杆企业。

  据了解,南铝目前涉及14类产品,图纸40多万张,所有涉及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都必须发放图纸,使用COMMS实现无纸化之前,图纸年耗量最少在200万张以上。在使用COMMS实现全无纸和无表化后,年节约500万张图纸和各种记录表单2万多本。

  梁华东提到的COMMS就是公司2005年10月与广州市方策企业管理顾问中心合作,共同研发的南铝企业全职能专业化管理一体化信息集成系统、南铝铝产业链全维管理信息化系统集成平台。 2009年,这套耗时3年半、投入2500万元、覆盖了南铝所有管理职能部门和5条产业链、14大类产品的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信息化的超级集成系统投入使用。

  一直以来,冶金行业是能耗大户,铝型材的生产作业流程复杂,存在着订单规格几万种,批量大小不一、补单补料多、订单交货急等难题,超量和短缺生产问题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2005年以前,南平铝业曾与多家软件开发单位有过合作,但与国内许多企业一样,只是在几个部门的局部业务管理上实现计算机辅助数据核算与报表信息共享查阅,企业基本仍停留于传统人工纸质信息管理状态,始终无法解决企业快速发展要求高效率管理的本质问题。

  自从与广州市方策企业共同研发南铝COMMS后,系统地解决了南铝各个职能部门和生产工厂之间的快速专业化协作管理问题,尤其是产供销的超量和短缺生产及存储问题,实现了销售、生产任务、作业、物储物供等三级生产计划的智能实时滚动控制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了由超量生产引起的库存与资金积压和短缺生产造成的重复耗能与工装磨损;工序作业完成记录与生产三级计划管理的自动滚动精确对冲,使企业各级员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完成工作目标;销售仓储管理自动化、产品管理条码信息化,使得销售发货及时准确率达到99%以上。

  “每个工序单位时间工作效率大为提升,节能显著。据不完全统计,系统每年可为南铝节约开支近2000万元。”方策公司总经理张策说。

  去年10月,南铝COMMS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以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自动化控制领域首席科学家吴澄院士为首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这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达到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的超级集成系统。

  经过一系列的节能技术改造、铝产业链的扩建延伸和实施COMMS,南铝的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保持同业先进水平,实现了同一个厂区内铝冶炼、铸造(轧)、加工上下游产业链产能的协同发展,优化和缩短产业链上下游间转序物流管理过程,节约了铝锭重熔工序能耗、长距离物流转序能耗。经初步测算,南平铝业铝商品材加工产能15万吨/年,由于铝水直接配制合金圆铸锭,大大减少了铝金属锭的烧损和降低能耗,年节能4800万千瓦时(约折合5899吨标煤),每年铝产业链综合节能效益约6000万元。

  南铝COMMS的日益完善,加快了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一体化融合进程,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跨越发展之路。今年1-8月,南平铝业实现工业生产总值27.271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4.1%;能耗大大下降,电解铝铝液单位产品交流电耗13369kwh/t(千瓦时/吨),比国家能耗限定值低1131kwh/t;铝加工材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35.2kgce/t(千克标准煤/吨),比国家限定值低272kgce/t……

  在不久前由国家工信部举办的全国制造型企业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示范企业技术答辩会上,与会专家和同行都对南铝交出的这份答卷颇为惊讶:“南铝的铝型材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远低于国家能耗限额标准,对于一个年产值数十亿的大企业来说,这一年节省下来的能源可不是小数目,在信息化和工业化一体融合中取得显著成效,值得推广。”(方炜杭 徐树才 黄刚毅)

省财政增拨550万元专项资金  支持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记者从省财政厅了解到,为进一步支持我省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省财政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今年增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550万元,主要用于困难职工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困难救助、医疗互助、信访接待和法律援助等。

  截至目前,省财政已下达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项资金750万元(2009年下达200万元),全省县级以上已全部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95个(其中县级85个,设区市9个,省级1个),形成比较完善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网络,成为各级政府实施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晓燕)

□百姓眼中的五大战役

想象未来生活,肖汉阳眉开眼笑

  11月19日一大早,肖汉阳像往常一样到正在新建的楼房里走走瞧瞧。看到工人们有的盖瓦片,有的装修房子内外,想象明年元旦就能搬进新居,肖汉阳心中暗喜。

  “几天时间就完成征地拆迁,66天大楼就封顶,房子建得这么好、这么快,我真不敢想象。”他说。

  肖汉阳是南靖县船场镇西坑村洋治自然村村民。今年6月,受强降雨影响,他住的永庆楼地基下陷,楼体产生裂缝,经专家鉴定为危房。为了安全,肖汉阳一家5口和楼里的其他13户人家在当地干部劝导下,搬离到亲戚家暂住。

  6月底,南靖县领导征求受灾户意见后,决定将这14户受灾户安置到村旧机砖厂,与土楼旅游相结合进行异地重建。五大战役打响后,永庆楼重建工程被列入今年漳州市灾后集中重建项目,计划投资480万元,仿造旧永庆楼土楼建筑模式,规划总用地面积13.76亩,主体工程建筑面积为2806平方米,三层框架结构,一楼为12间的土楼旅游门市,二、三楼为14间套房,每套建筑面积135平方米。

  为了让受灾村民早日搬入新居,船场镇建立综合协调、资金统筹、质量监督等5个工作小组,抽调镇、村干部及受灾代表共20名,分四组全天候跟踪落实重建工作,7天完成征地、5天完成土地平整、3天完成“五杆”迁移、7天完成公开招投标。

  “8月1日完成招投标,8月5日动工兴建后,为加快工程进度,工人们从早上7点多就开工,晚上12点才收工,有时整夜整夜地干,天天加班加点,才用了66天,10月10日封顶了。”肖汉阳说。

  “原来住在山沟沟里,出入得走2.5公里山路。现在每户交11.39万元,自己只要再弄一下吊顶,铺一下地板稍稍再装修一下,元旦前就能搬进新房。新房建在公路旁,有卫生间,以后日常生活、孩子学习方便多了。”想象未来生活,肖汉阳眉开眼笑。(刘文福 林顺来 刘福生)

海西宁德工业园区(溪南)填海造地工程将提前4个月完成 

      11月28日,在霞浦县溪南镇海西宁德工业园区填海造地工地,大型机械设备在繁忙作业。总投资6000万元,面积45万平方米的海西宁德工业园区(溪南)填海造地工程目前已完成造地计划的92%,将提前4个月完成。(常刚 摄)

福清加快发展临港产业

  11月25日,江阴工业区内的宝利特集团有限公司两条生产线安装完成,另外3条生产线管道正在铺设,预计12月可投产,达产后年可新增产值5亿元以上。同样位于江阴工业区的福清新海宝食品有限公司,目前也已安装2条生产线,预计明年2月可投产。这是福清市在五大战役中大力推进临港产业发展的两个片断。

  作为省、福州市五大战役新增长区域重点项目,江阴工业区建设得到全力推进。在福清市五大战役项目中,江阴工业区共有26个,全年计划总投资31.07亿元,其中“大干150天”期间计划投资18.36亿元。目前,集防潮排涝抗灾减灾基础设施和江阴疏港铁路支线外防护路堤工程于一体的工业区西片防潮排涝路堤顺利合龙。西部填海区域将建成以中国化工集团CPP为龙头的现代石化园区。目前,已签约中国化工集团CPP项目、中国软包装集团聚丙烯生产项目、东南电化、耀隆化工等4个项目,总投资528.37亿元。(吴坤虹 王凤山)

南靖:工业产值同比增长近四成

      11月24日,在南靖县万利达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操作。今年1—10月,南靖县完成工业产值152.59亿元,同比增长39.2%。(刘文福 林顺来 摄)

□一线战报

闽侯:改造旧城

  闽侯县把旧城改造列入城市建设和民生工程战役。目前,闽侯旧城改造安置房建设已启动,第二期旧城改造也在筹划之中。为让群众满意,闽侯县在制订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时,推出惠民举措,让百姓从被动拆迁转变成配合拆迁。这次旧城改造实行就地安置,把最好的地块用于建设安置房,让市民从有房住变成住好房。

  甘蔗街道大部分房屋建成较早,年久失修,布局不合理、安全隐患多。今年闽侯县决定实施旧城改造,8月中旬下达了拆迁总动员令,目前已展开丈量、登记等工作。旧城改造项目拆迁面积335亩,总户数1607户,拆迁人口4562人,涉及长江、双池、十字、大元等4个村及10家单位,拆迁房屋面积35万平方米。

  “拆迁过程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华侨多就是其中之一。”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道林说,华侨旅居海外,一时难以联系,他们对家乡的拆迁政策不甚了解。对此,街道工作人员采取打电话、给华侨拆迁户一封信等形式宣传旧城改造的意义和优惠政策,得到了华侨的大力支持和主动配合。在拆迁过程中,街道、村干部定时间、定任务、定责任,街道班子成员带头入户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同时,从房屋面积测量到拆迁户补偿安置等情况,都全面公开公示,接受监督,并抽调纪检、审计、财政、国土、建设等部门干部做好审核等工作,杜绝了弄虚作假。

  该县旧城改造的目标是,高水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力争用3-5年的时间,把旧城区打造成设施完善、生态优美的新兴县城。(陈则周 张小丹)

光泽:再造县城

  光泽县吹响了打一场城市建设战役的号角。按规划部署,从现在开始到2012年底,光泽县城区将同时向城北、城南新区和桔子洲等3个片区拓展,城市开发重点建设项目达23个,总投资达15.12亿元。近年来,光泽县投入600多万元,对原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和完善,并已征用城区周边土地2200多亩,为城市开发建设提供了土地和资金保障。

  11月17日,闽北物流商贸城项目已在城北新区开工。在今后的一年多里,23个项目将陆续开工,所有项目将在2012年底前全部竣工。23个项目建成后,光泽城区面积将从3.8平方公里扩大到6.5平方公里,等于再造一个光泽县城。(高德运)

邵武:清除“蛛网”

  “电线杆拔除了,电线埋到地下,再也看不到满天‘蜘蛛网’,街道更漂亮,天空更亮丽了,心里当然高兴。”11月29日,当邵武市华光路的500多米高空电力线路、19基电杆被彻底拆除后,住在华延里小区的居民王阿姨高兴地说。

  当日傍晚7点过后,邵武市区主干道华光路的路面上再也看不到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电杆和电线了,经过当地供电部门50多名施工人员连续作业后,华光路两旁的路面显得异常宽阔。

  今年,邵武供电部门出资1200多万元用于改造邵武市区的西门路、华光路、新建路、古城路等4条主次干道,共计改造线路近4公里。目前,已完成西门路、华光路的改造,其余两条街道也正在进一步加紧改造施工中,预计于今年底完工。(徐树才 郑丽玉)

德化:拆除“鸟笼”

  “拆掉了‘鸟笼’,整条街道宽敞好看多了!”家住德化湖前街的吴大姐高兴地说。近日,瓷都大道两侧,工作人员正忙着拆除沿街立面的防盗网,拆移空调室外机,安装在改造后的空调架上,并对外墙实施涂料改造、底层店面外墙用玻化砖饰面、增设夜景工程等。

  瓷都大道两侧的建筑由于建设年代的不同,建筑风格不一,空调室外机安装随意,防盗网突出。为提升城市品位,德化县于10月18日启动了瓷都大道沿街立面改造工程,改造范围北起丁溪桥,南至鹏祥路口路段,将按照“现代简约”的风格要求,以白色为主色调,配以咖啡色线条。明年1月25日前改造工程将全部完成。(张晴雯)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