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央企项目成福建省跨越发展重要引擎

2010-12-09 09:30:14来源:福建日报

      在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进程中,放眼八闽大地,一大批重量级的大项目已从北到南次第展开——总投资分别超过500亿元和800亿元的宁德核电站、福清核电站,雄居于福建海岸线的北部和中部;往南,莆田、晋江和厦门东部3个LNG燃气电厂已建成投产;在滨海工业重镇泉州,一个千亿石化城正在崛起……这些都是福建与中央企业合作的累累硕果。中央企业项目已成为福建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中央企业对福建的投入不断加大,一批有规模实力、有自主品牌、有很高知名度、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央企业在福建落地生根。目前,已有40多家中央企业在福建投资,已建成投产项目47项,总投资2181亿元;在建项目42项,总投资2448亿元。

  中央企业多是各行业的领军者,规模大、实力强,集聚着众多优秀人才,掌握着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有着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中央企业项目的落户,对我省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富民强省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很多项目填补了我省的空白。

  中央企业项目,推动我省产业调整振兴。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使我省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补齐了产业空白,培育壮大了一批重点产业集群、成长型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培育发展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和海洋高新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最早到福建投资的中央企业,建设的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是我省与中央企业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在与中石化合作的20多年里,福建从不产一滴油的石化小省,一跃成为炼油能力居国内第8位、乙烯生产能力居国内第7位的石化大省,炼油、乙烯的竞争力目前在亚太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一个产值千亿的石化产业集群迅速形成。北车集团今年9月在泉州投资20亿元建设轨道车辆生产和维修基地,一期建成投产后达到300-500辆轨道车辆年生产能力,可实现年产值35亿元,填补了我省轨道车辆生产空白。今年2月动工建设的鞍钢集团投资38亿元建设的鞍钢莆田冷轧板项目,年产100万吨冷轧板,填补了我省长期没有冷轧板的空白。中国铝业在发展规划中,将福建瑞闽公司列为全国五个铝加工基地之一,总投资31亿元的中铝瑞闽高精铝板带工程建成投产后,我省将结束没有高端铝材产品的历史。

  中央企业项目,改变了我省交通状况,构筑我省海陆空立体综合交通网络。目前,我省与中央企业合作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一共有9项,总投资超过600亿元。大批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建设“三纵六横九环”铁路网和“三纵八横”高速公路网,打造厦门、福州、湄洲湾三大港口,完善我省空港布局等方面。

  中央企业项目,加快构筑我省沿海重要能源基地。随着一批核电、火电、气电、风电项目的加快建设,我省提前形成全省500千伏大环网,多元化电源结构初步形成。中广核、大唐国际与福建合作投资500亿元建设宁德核电站,一期建设4×100万千瓦;中国核工业集团、华电集团公司与福建合作投资800亿元建设福清核电站,规划6×100万千瓦核电机组,两座核电站10台机组将于2012年至2017年陆续投产。这两个项目改写了我省没有核电的历史。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福建的合作起步早,成效显著,在LNG储气、管网及燃气发电等方面,构建了覆盖八闽大地的天然气管网工程,彻底改变了福建少气局面。

  在合作中,我省注重通过与中央企业技术研发、管理创新对接,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集中力量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有效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赖文忠)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