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2010,一份不同寻常的答卷

在突破中转变 在转变中跨越

2010-12-27 09:01:15来源:福建日报

      正值两个五年计划交替之际,走过不同寻常的2010年,福建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大考中,交出了一份不同寻常的答卷——

    全年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1.38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将突破5000美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将分别同比增长15.8%、30%、29.7%,大幅超过年初确定的11%、16%和8%的目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大都恢复到甚至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这意味着,福建不仅有力化解了各种困难和挑战,成功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圆满收官“十一五”,还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蓄了赶超能量,福建加快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持续向好的势头更加强劲。

牢记嘱托 凝心聚力

  2010年是经济发展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如何寻求突破实现跨越?这成为摆在福建决策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新春伊始,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殷切希望福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总书记明确指出,“福建要增创发展优势,推动科学发展,就必须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如春风送暖,化作福建人民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福建的决策层深知,加快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拼搏争先,才能在加快转变中取得实际进展和实质突破,才不辜负党中央、总书记的关怀厚望。时不我待!2010年,省委、省政府接连出招,桩桩大手笔,件件有气魄——

  开展拉练式工作检查,互学互比、寻找差距、集思广益。思想观念的碰撞,视野思路的拓展,全省上下很快形成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十大经济区域新增长点得到确立、培育;

  先后赴天津、广东、江西学习兄弟省市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通过学习考察,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升华观念,激发出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赶超意识。当“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成为共识时,“白加黑、五加二”就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随着“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的部署和实施,重点项目建设、新增长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小城镇改革发展和民生保障等五大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先后完成投资近5000亿元,一大批项目落地建设,城乡面貌逐步改观,民生实事全面推进。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省委、省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一一破解突如其来的矛盾和问题,克服种种困难,加快发展的步伐从未放松——

  面对全国性的菜价上涨,省委、省政府果断地在全国率先打响“菜价保卫战”,科学分析菜价上涨原因,从增加投放、调控价格两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使菜价迅速回归“一元时代”,为全国稳定物价提供了鲜活的经验。出手干预一周后,全省19种蔬菜平均批发价下降13%;一个月后,下降25.3%;

  今年,我省连续遭受特大暴雨、洪水灾害和五次台风正面袭击。灾害面前,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始终被放在第一位,各级各部门周密组织,党员干部尽心尽责,驻闽部队官兵冲锋在前,把一份“为民负责、忠诚履职、勇于担当、同舟共济”的抗洪救灾精神,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强大力量。灾后重建被列入五大战役中民生工程战役的重点,科学调度,对口支援,一系列强有力的扶持政策,使灾区生产生活得到迅速恢复。

  谋转变,求发展,真抓实干,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是推动跨越发展的根本动力。

重点突破 加快转变

  抢抓机遇,抢占先机,2010年,福建在寻求重点突破中加快转变。

  中央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加快海西建设,是福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必须牢牢抓住的重大机遇。

  近年来,央企大举挺进福建,大项目纷纷落地,带动产业聚集,有力推进了福建经济结构调整;与此同时,福建积极争取央企的支持与合作的力度一再加大。12月7日,我省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与中央企业合作洽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一举邀请116家大型央企洽谈合作,央企在闽新一轮投资在谈项目超过8000亿元,这些项目围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突出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和海洋高新技术等战略性新型产业,推动一批交通设施、港口码头等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搭建对台合作新平台,对我省集聚发展要素,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福建借此全面建立与央企战略合作的紧密关系,形成双方有效对接机制和长期合作导向。

  伴随着两岸关系积极发展,借ECFA签订东风,我省在闽台合作先行先试中步步抢占先机。平潭综合实验区积极探索“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合作新模式,随着渔平高速、平潭海峡大桥等大批基础设施建设超常规、高强度推进,面向海内外的招商引资全面展开,平潭开放开发正式步入快车道。与此相互促进的是,闽台之间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更加密切,我省经贸文化交流团赴台“走亲访友做生意”,在台湾岛内掀起一阵海西热潮。此外,海峡产业基金获批筹备,我省第一家台资财产保险公司正式开业,兴业银行获准人民币与新台币双向兑换,全省赴台投资企业数量和投资规模位居大陆各省前列,福州成为大陆首个与台湾开展快递业务航点……前11月,我省对台贸易94.07亿美元,同比增长51.1%,高于大陆对台湾进出口增速11.4个百分点。

  全省集中力量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新一轮发展热潮:

  ——重点项目建设,前11月完成投资1764.85亿元,同比增长27.4%,占战役确定目标96.1%,186个项目超额完成年初投资计划;

  ——培育新增长区域,前11月完成投资2335.3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95.48%;

  ——城市建设,到11月完成投资195.48亿元,年底将突破200亿元,将新增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2400公顷、公园18座,更新公交车1000辆,景观整治、立面改造、缆线下地、道路改造等一系列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

  ——小城镇改革发展,前11月完成投资249.8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97.80%,试点镇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有效实施,“三旧”改造有序推进;

  ——民生工程战役,灾后重建顺利推进,11月底288个集中重建点已全部动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水毁点基本修复完毕,农村公路3577处水毁点已完工3169处;校安、医改、文化、养老、安居等工程顺利推进,前11月省级已下达为民办实事资金82.89亿元, 占年度计划91%,22个项目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此外省委、省政府又新增便民商业网点建设、提升公交服务、完善中小学布局等十项惠民项目。

科学发展 跨越发展

  走过不平凡的一年,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可圈可点:

  看产业结构,着力转变,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之力不断增强。我省全力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建设21个成长性产业集群,集中抓好950个制造业重点项目,三大主导产业增幅和贡献率创近4年来同期新高,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增加值保持2位数增长,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总数居全国前列;

  看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投入加大,为新一轮发展夯实了基础。泉厦扩建、福州机场二期、永武、武邵等高速公路和湄洲湾泰山石化码头等港口项目相继建成,南三龙、福州至平潭、福州至长乐机场等铁路开工,新增的一批火电、气电、热电、风电机组并网发电。放眼八闽,路更畅、电更足、城更美。

  看对外开放,结构更优,增速更快,有效地利用了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前11月,全省进出口973.6亿美元,同比增长36.8%,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平均1.7和0.8个百分点,全年进出口将突破千亿美元。全省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026家,同比增长29.2%;合同外资66.4亿美元,同比增长60%;

  看社会建设,硕果累累,经济发展成果为全民共享。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预算比重连续七年位居全国首位;新农合参保率达98.17%,社保卡就诊一卡通工作全面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实施,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十大重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四绿”工程加速推进,县县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国首位,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十一五”已然收官,“十二五”即将开局。开局之年,也是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新的一年里,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面临的有利条件是: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内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省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的潜力巨大、空间广阔、前景可期。更重要的是,省委、省政府一系列科学决策和战略部署,充分调动了全省干部群众的精气神,激发了抢抓机遇、只争朝夕的昂扬斗志;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性进展,为我省全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准备。这一切,都在为福建“十二五”后发赶超积蓄强大能量。

  展望即将开局的“十二五”,我们信心满怀,踌躇满志,爱拼会赢的福建人,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强者更强、快者更快的竞争态势,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寻求突破,放手一搏,紧紧抓住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主线,继续扩大五大战役胜利成果,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征程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年年好、节节高。(潘绣文 赖文忠)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