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福建:以跨越发展谋群众福祉

2011-01-01 09:17:12来源:福建日报

      2010年,历经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考验,福建走过了不同寻常的“抗灾”年。与此同时,福建努力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下的困难和挑战,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跨越发展答卷。

  日前召开的福建省经济工作会议传来消息,预计2010年全年,福建将实现全省生产总值13800亿元,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0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7380元,增长10.5%;其他各项经济指标大都恢复到甚至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各项社会事业在原有基础上也迈上了新台阶。

以跨越发展打造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

  12月25日,福清渔溪至平潭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连接福州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平潭海峡大桥也正式通车。

  “十一五”期间,是福建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大、成效最为明显的时期。2009年以来,温福高铁、福厦高铁先后建成通车,另外还有龙厦、厦深、向莆等5条铁路在建,建设速度在全国罕见。昔日全国铁路网的末梢,如今后来居上。

  根据规划,到2020年,福建将形成长达5000公里、投资3500亿元左右的现代化铁路网,一跃成为东南沿海铁路枢纽。5年来,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也呈跨越式发展,从省会城市出发到各个地市的4小时交通圈正在形成。

  12月9日,福建省与中央企业项目合作洽谈会在京举行。一批中央企业与福建省签订了27个合作项目,涉及电子、石化、装备制造、新材料、服务业以及基础设施、能源等重要行业领域,总投资额达3740亿元。

  为推进与央企的战略合作,福建省近期出台了推进对接合作的指导意见,着力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据统计,共有40多家央企在福建投资,至今已建成投产47个项目,总投资达2181亿元,在建项目42项,总投资达2448亿元。

  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立足当前福建发展阶段,投资拉动、项目带动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关系福建经济总量与结构、质量和效益,关系发展后劲与民生改善,关系扩大有效需求。2011年的投资拉动要注重统筹投资总量、结合和效益,实现有效拉动。

  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表示,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福建省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思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获得新的提高;通过打响五大战役、积极推进与央企的对接合作,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提速提效和项目落实;用好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大力推进平潭实验区的开放开发,深化闽台各领域交流合作;集中财力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及时推出十方面惠民实事,有效改善了民计民生、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打好五大战役 创造“十二五”良好开局

  2010年8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决定抓住牵动全局的重点和关键,集中力量启动重点项目建设、新增长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小城镇改革发展、民生工程等五大战役建设,力求在加快发展上取得突破。

  自五大战役实施以来,截至今年年底,福建省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900亿元;新增长区域完成投资2600亿元,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推进,一批大项目落地建设;城市建设完成投资突破200亿元,新增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2620公顷、公园22座,更新公交车2582辆,景观整治、立面再造、缆线下地、道路改造等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市面貌有所改观;小城镇改革发展完成投资超过270亿元,试点镇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有效实施;民生工程方面,在实施校园安全、医改、文化、养老、安居等工程基础上,新增10项贴近民生的实事,一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加快建设。

  福建省省长黄小晶表示,五大战役极大调动了全省各方面积极性,激发了加快发展的热情和干劲,实现了重点领域的突破,有力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成为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

  日前召开的福建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福建将继续打好五大战役,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重点项目建设战役,2011年福建将实施交通、能源、化工、农林水利等重点项目520个以上,总投资超过1.7万亿元,年度投资不少于2300亿元,开工和竣工各150个以上。

  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明年将完成投资3000亿元以上,力争全年建成投产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700个、新开工项目800个;重点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环三都澳、闽江口、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古雷-南太武新区、武夷新区、龙岩产业集中区、三明生态工贸区的建设。

  城市建设战役,继续抓好景观整治、立面再造、缆线下地、道路改造、广告清理、立体绿化、城市公厕、城市保洁、景区提升、公交优先等项目,全面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城市面貌明显改观。

  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在继续抓好第一批22个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同时,明年再增加20个试点镇,力求步子更大,水平更高,试点工作取得更大突破。

  民生工程战役,2011年将安排财政资金158.95亿元,实施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强农惠农、和谐平安等48件惠民实事项目;抓好文化、科技、医疗、教育等一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加强棚户区改造,加快灾后农房重建进度。

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今年11月初,福建省蔬菜价格出现较大涨幅,全省19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17升2降,平均价较10月底上涨8.6%。为此,福建省及时采取抓好城市副食品基地建设、加强便民商业网点管理、加强市场价格监控、从严惩处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等措施,加强市场供应、稳定蔬菜价格,成为全国最早对菜价进行调控的省市之一。

  “有形之手”的作用立竿见影,据福建省物价局监测,与11月同期相比,12月上旬监测的16种蔬菜价格平均下跌三成以上。“菜价回落得快,老百姓的消费信心又回来了。”福州市鼓屏路一家餐馆的负责人黄安全说。

  为减轻CPI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的影响,福建省政府决定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在当地月同比低收入价格指数涨幅连续3个月达到或超过3%时,启动联动机制,向低收入群体发放价格补贴和失业保险金补贴。

  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是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有机统一起来,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好民生工作,像考核经济发展一样考核民生工作,坚持“两手”都要硬,以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真心实意抓民生,扎实办好惠民实事,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福建省提出,2011年要积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社会保障、医疗、文化事业等热点、难点问题,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制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对台交流合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孙春兰表示,2011年福建省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做细做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新华社福州2010年12月31日电)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