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台湾农民创业园办出特色、办出成效
临近春节,正当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时,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却迎来一批又一批客人,他们或参观学习,或寻找商机。台胞陈先生高兴地说,这次来,不但找到了家族在大陆的“根”,还专程到台湾农民创业园,感受了创业的气氛。
目前,我省已拥有漳浦、漳平永福、莆田仙游、三明清流等4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去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首站就到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称赞“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办得很好,很有成效”,并强调“两岸农业合作有很多优势,完全可以发展得更好”。一年来,全省人民和在闽广大台商、台胞化关怀为动力,投入新一轮建设中,园区又迎来了丰收年。
福建不仅是全国首个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的省份,在两岸农业合作交流中也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
引进成效突出。截至目前,4个台湾农民创业园累计378家台资农业企业、10家台湾农民个体工商户入园,引进台资4.6亿美元。其中,漳浦创业园入驻台企246家,涉及花卉、果蔬、茶叶、渔业和农副农畜产品加工等项目。漳平永福创业园入驻台企54家,主要从事花卉、茶叶、反季节蔬菜三大特色产业。仙游创业园有30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主要从事甜柿种植、养殖和休闲观光等。清流创业园批办台资农业企业48家,投资项目主要是花卉和冷泉养殖。
产业特色明显。如今,我省台湾农民创业园已成为各具产业特色、典型示范突出的两岸农业合作最重要平台。漳浦创业园内不仅有世界知名的茶企业集团——天福集团,而且台湾蝴蝶兰生产企业集聚发展,成为该产业到大陆拓展的重要基地,台资农业企业年产值达20亿元。漳平永福创业园成为大陆最大的台湾高山茶生产基地,被誉为“大陆的阿里山”。仙游创业园已开发种植台湾甜柿基地2.5万亩,成为大陆面积最大的日本甜柿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嘉宝果等台湾苗木基地。清流创业园的果茶、花卉、林业苗木、冷泉养殖、生态休闲等产业初具规模,年创造产值9.6亿元。
经营理念先进。台商企业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等投资硬件,而且还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一是精致农业理念。在漳浦创业园核心区的兰花种植企业,通过组培育苗,大棚、喷灌、滴灌等现代设施农业种植,利用设施温控调节产期,成功培育高品质的兰花。二是品质优先理念。突出品种优良化、技术先进化、生产标准化理念,创业园种植的蝴蝶兰、卡特兰、大花蕙兰、文心兰、报岁兰等,都是从台湾引进的优质新品种。茶园全实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施用有机肥,茶叶加工全使用从台湾引进的先进机械设备,有效保证了茶叶的品质。漳平台品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高山茶的农残已达到欧盟标准,产品出口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三是合作经营理念。目前,漳浦创业园成立了花卉协会,漳平创业园设立了永福闽台缘高山茶、后盂茶叶、西山花卉等专业合作社试点。许多当地农业企业和农户借鉴台湾农业产业经营模式,走上了绿色环保之路,产销一体化,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交流合作热络。我省台湾农民创业园为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创建了很好的平台。漳浦创业园与台湾光彩促进会签订两岸交流与合作协议;仙游创业园通过结对方式开展两岸合作,组织园内的钟山镇麦斜村与台湾嘉义县番路乡结成友好镇村,并已初步联系嘉义县水上乡、台中县和平乡等9个乡镇计划与园内的9个乡镇分别结成友好镇村,签订了“两岸乡村合作备忘录”。
去年5月,省长黄小晶在台北宣布10项惠台政策。这些惠台政策公布和实施,受到了台商和台农的普遍关注和欢迎。为推动惠台政策的落实,省工商局和物价局分别对地方行政性收费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使台商台农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今年,我省将继续大力推动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争取再增设一批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一批闽台合作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基地和园艺产品、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基地;扩大两岸农业特色产业、优势产品的合作规模和水平;把握ECFA实施机遇,推进海峡两岸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建设,推动闽台农业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张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