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好,节节高!”
——写在胡锦涛总书记与闽西老区人民共迎新春一周年之际
2010年的春天是龙岩老区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春天。大年三十这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上杭古田同闽西革命老区干部群众共迎新春佳节,在古田镇五龙村与当地群众跳起了欢快的“年年好·节节高”舞,共同祈愿生活年年好、节节高!
“年年好,节节高!”喜雨霏霏,小小山村的上空,回响起一阵阵激昂欢快的呐喊声。
喜看这边风景独好
古田,召开举世闻名的“古田会议”的革命圣地。
1999年,胡锦涛来到这里,鼓励老区人民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10年后,这片红土地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让胡锦涛倍感欣慰。他深情地说:“时隔10年再次来到古田,看到老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春来八闽万象新,潮涌海西宏图展。龙岩老区阔步前行的节奏,壮美地回荡在华夏热土上。在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闽西老区一周年前夕,我们沐浴着冬日的暖阳,走进了五龙村,顿时为这里热闹的景象所震撼。
据介绍,在五龙村,“农家乐”红红火火,每天客流量有2000多人。五龙村还成立了“农家乐”联合体,一年新增加“农家乐” 30多家,每户可增加10多万元的收入,旅游正成为古田的新兴产业,并带动小城镇的发展。过去的古田号称“十里山沟百家厂”,走的是资源消耗的发展路子,现在的定位是“红色圣地·生态古田”、“保持青山绿水,打造宜居宜游的城镇”。
“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你们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时隔近一年,总书记的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阿耕至今记忆犹新。他告诉我们,为总书记当导游介绍土楼后,他感觉精神百倍,干劲十足。去年春节以来,土楼游客天天爆满,大年初四仅到振成楼的游客就有近2万人,“五一”黄金周每天上万人,带动了全县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往年春节一过,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做生意了。而今,土楼旅游热持续升温,不仅有一半以上的外出年轻人纷纷回归土楼发展,很多外地人也来到土楼租房开店。更有意思的是,有的户口已经迁到厦门的土楼人,如今又把户口迁回了土楼。
山含情水含笑,风景这边独好。以项目建设为龙头,高奏红土曲,打好土楼牌,唱响客家歌,巧做山水诗的同时,动漫科技产业园、龙岩美食城、紫金休闲体育公园、武平文博园、上杭客家族谱馆和客家文化长廊、永定湖坑镇鸭子地游客服务中心、海峡客家文化城等一批旅游大项目有序推进,旅游产业逐渐成为龙岩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一大产业、一大支柱。
山山水水舞春潮
“帮助老区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胡锦涛的心中始终惦念着老区人民,始终牵挂着老区的发展,他饱含深情地说,我们一定要继承弘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继承弘扬古田会议精神,进一步把我们党建设好、把我们国家建设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活力激扬红土地,山歌唱出大海潮。在新的历史时期,龙岩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奏响了一曲曲高亢奋进的凯歌:
龙岩城市建设标志性项目,也是闽西交易城二期项目中首批开业的两大主体项目——龙岩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生活商城和闽西机电五金市场于2010年国庆期间竣工开业;
11月5日,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亚洲最大的精密铸锻生产基地——龙工精密铸锻件制造项目一期工程才刚刚竣工投产,龙工配件工业园二期项目又于11月7日顺利开工;
规划总面积约10157亩、概算投资106亿元的“陆地港”项目开工建设;
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总投资60亿元的长汀稀土工业园进展顺利;
总投资23亿元、年产15万辆微卡的新龙马汽车扩建项目开工,汽车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岁首年终,龙岩好戏连台,精彩纷呈,2010年继机械、建材产业破百亿之后,农副产品加工业、烟草产业顺利破百亿元。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91.49亿元,增长13.9%。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582.95亿元,内联引资项目280项,总投资328.07亿元,外贸出口总会达15.13亿美元,增幅居全省第一。
一条条喜讯令人振奋,一个个重大、特大项目建设捷报频传,不仅交出了实施五大战役的漂亮成绩单,也让闽西“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有了一个完美的“收官”。
欢歌天地人和
“我做梦也想不到,在年老的时候政府能给我们发养老金,让我们按月领‘工资’!”在打响福建农民武装暴动第一枪的“后田暴动”所在地新罗区东肖镇后田村,举行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发放仪式,村民陈根海老人说着说着便情不自禁唱起了《社会主义好》这首歌。与陈根海一样感觉幸福的老人,遍布龙岩乡村。去年10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率先在全省实现全覆盖。
安居是民生之愿。2010年,龙岩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1844套,实际新建保障性住房1894套。去年“6·15”洪灾,6000多户农户需重建住房,已于元旦、春节前后陆续搬入新居。
金瓯一片花如锦,城乡无处不春光。一批批实实在在,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项目的建成与落实,让群众生活更加方便、更加安全、更有保障。
——总投资4亿多元的市第二医院分院、总投资2.8亿元的市第一医院门诊大楼改扩建项目正在顺利推进,解决“就医难”问题;
——基本完成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中心城区新扩建11所小学、 3所中学,解决“上学难”问题;
——中心城市新建10条城市道路,规划建设10座人行天桥,解决“出行难”问题;
——我市建成总投资1.8亿元、全省最大的市福利中心一期工程,今年国庆正式投入使用,推进“老有所养”;
……
家国的期盼
“古田会议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福建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继承好、发扬好、运用好这一宝贵精神财富,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胡锦涛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时刻萦绕在闽西老区党员干部的心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新时期的闽西人先行先试,创先争优,除了上面所述的在全省、全国率先实施的项目外,还有:
——率先在全国建立行政服务中心标准体系;
——率先在全省建设“陆地港”;
——率先在全省各设区市中完成援建四川地震灾区工程项目建设任务;
——率先在全国探索与援建地建立长期合作、共同发展机制;
——率先在全省启动农村公路财产保险;
——率先在全省引入煤炭电子交易平台,组建海西首家能源交易中心;
……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只有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遏制种种消极腐败现象,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天时人事日相催,万千帆影踏浪来。
如今的龙岩,政通人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如今的龙岩人民,安居乐业,充满了自信、自尊和自豪。
龙岩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间,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15年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今后五年,龙岩将全力打造1个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打造精品卷烟生产、环保产业、金铜产业、建材产业、稀土产业等5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打造汽车产业、能源、纺织产业、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5个海西产业基地,力争到2015年,培育1个千亿级产业(机械产业),发展2个500亿级产业(现代商业产业和有色金属产业)。
穿行在圣地古田和土楼之乡,著名青年歌唱家雷佳演唱的一曲《年年好》撩人心扉,唱出了老区人民的一片深情。
年年好,节节高!节节高,年年好! “十二五”的宏伟蓝图已经基本描绘,二百九十多万勤劳勇敢的闽西人民,正满怀豪情地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挥写着新时代的华章。(范启麟 刘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