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先行先试加快构建社会管理新模式
迈向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时代
19日,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主题是“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
2010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事关社会安定稳定大局的重要任务来抓。省委书记孙春兰在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维护稳定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强化维稳第一责任,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加大维稳工作落实力度,切实提高综治维稳工作水平。随后,我省各部门出台了多项举措,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着力破解社会管理新难题,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新水平,社会管理创新成效凸显。
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在流动人口较多、条件较为成熟的22个小城镇综合试点试行居住证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1876个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在流动人口较多的企业建立流动人口综合服务中心,在出租房推行“旅馆式”租赁管理,全面落实“市民化待遇、亲情化服务、人性化管理”措施,成立政府序列的流动人口常设专门机构,成立全省首支外国友人志愿服务队,探索创新境外人员服务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服刑在教人员教育改造和刑释解教人员无缝衔接、服务管理、教育帮扶、组织保障等机制。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实施意见》,省委政法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目前,已开展试点35个县(市、区)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1168人,重新犯罪率0.09%。
全民开展社会闲散青少年排查摸底,对摸排出来的46万多名社会闲散青少年,成立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组建维权服务团、心理咨询辅导团、就业创业导师团等,因地制宜落实帮教管理措施。
将未成年罪犯和未成年劳教(戒毒)人员教育统一纳入九年义务教育体系。对未能继续升学和就业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推行免费职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省政府出台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强制治疗管理的意见,明确33家医院作为强制收治单位,建立强制治疗管理制度,对有肇事肇祸、轻微滋事、潜在暴力倾向等三类重性精神病人,按每人每年5000元标准设立医疗救助基金。
在全国率先自主开发互联网基础数据库备案系统和网络信息研判系统,形成集发现、控制、侦察、打击、防范、管理于一体的网上治安防控体系。对家庭中小旅馆实行公安派出所、责任民警、旅馆业主、前台登记人员治安管理责任捆绑,对符合条件、安装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发放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
出台切合实际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注重多元调解,健全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疏导、司法调解为保障的多元调解机制,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在全省推行调解、行政三级处理、法院二审终审、检察院法律监督、人大监督的“路线图”,依法处理信访问题和社会矛盾纠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重大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意见》和《关于全面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意见》等文件,大力推进社会矛盾源头预防、多元调解、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建设。省法院出台《关于为全面建立大调解工作体系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着力推行“全面、全程、全员”多元调解工作机制,一审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71.37%。
坚持经常排查整治与集中排查整治相结合、区域性排查整治和行业性排查整治相结合,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滚动治理,层层督导推动落实。目前,全省共排查确定治安重点地区1511个,经整治通过考评验收1331个,验收合格率88.1%。
联合开展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和治安防范百日行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幼儿园安保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省综治委、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等部门联合推动学校及周边落实“七个百分百”:维稳安全责任状签订100%,保安员配备100%,涉校涉生矛盾排查调解率100%,师生安全法制教育覆盖面100%,安全设施建设落实率100%,涉校涉生治安案件查处率100%,安全隐患整治100%。目前,全省1.6万多所学校按每校2名保安员标准已全部配备。
坚持专群结合,公密结合,全面推进“三支队伍”建设,基层预知预警能力持续提升。省综治委下发了《关于推进乡镇(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在总结三年乡镇(街道)综治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启动新一轮乡镇(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规范化建设,采取集中办公、派员进驻、协作联动三种模式,坚持专群结合,公密结合,基层预知预警能力持续提升。
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城乡实际的基层治安防范新路子,推广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电话平安联防”,推动基层平安建设水平。省综治委先后召开全省综治工作会议、全省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现场会等,对创新社会管理、强化矛盾排查调处、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等作出具体部署,并下发《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试点的通知》,在各地申报并征求省直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筛选确定18个省级社会管理新试点单位,要求各地勇于创新,把中央赋予我省先行先试的政策用足用好。(包骞 赵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