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 八闽乘势展新姿
——我省贯彻落实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跨越发展述评之一
2010年新春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在闽考察时,提出希望福建紧紧抓住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化作福建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崇高责任和强大动力。一年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按照总书记指明的前进方向,在突破中转变,在转变中跨越,交出了一份质量效益更高、发展速度更快的答卷:
去年,全省生产总值达13800亿元,增长13.8%;财政总收入2056亿元,增长21.3%,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151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十一五”规划胜利实现,综合实力不断壮大,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5位,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进一步夯实了加快转变的基础。
解放思想 科学决策探新路
总书记在闽考察时明确指出,“福建要增创发展优势、推动科学发展,就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
2010年是经济发展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如何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如何寻求突破,实现跨越?这成为摆在福建决策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深刻理解面临的难得历史机遇,剖析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基础上,福建的决策层深刻认识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拼搏争先,加快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不辜负总书记的关怀厚望。
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多次强调,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能一步走的不分作两步走,加快转变,提速发展。
为拓展提升发展思路,省委、省政府接连出招——
在全省开展工作检查,互学互比、寻找差距、集思广益。思想观念的碰撞,视野思路的拓展,全省上下掀起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热潮,十大经济区域新增长点得到确立、培育;
先后赴天津、广东、江西取经。通过学习考察,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升华观念,激发出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赶超意识。“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白加黑”、“五加二”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目标既定,快马加鞭。在全力冲刺“十一五”规划目标仅剩150天的关键时刻和谋划“十二五”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口,省委八届九次全会通过了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的总体要求,部署实施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重点项目建设、新增长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小城镇改革发展和民生保障五大重点领域加快突破,先后完成投资近5000亿元。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主攻方向。我省陆续推出石化、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14个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方案,进一步夯实加快转变的基础。
调整和优化之中,大项目、好项目支撑是关键。去年12月9日,一场规模庞大的福建与央企合作洽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116家大型央企前来赴会。我省借此全面建立与央企战略合作的紧密关系,形成双方有效对接机制和长期合作导向。
借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在福州举办之机,对接328项科技含量高、产业化前景好的科技成果,密切了与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科研院所和机构的关系。
我省还出台加快民营企业发展19条意见,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和再担保机制,为民企转型升级搭建平台。去年,小企业贷款增量是全国5个超千亿的省份之一。
着力转变 乘势发力求突破
按照总书记指明的方向,我省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抢抓机遇,努力在寻求重点突破中加快转变:
——央企大举挺进福建,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福建成为央企投资的热点,已有40多家央企在福建投资,已建成投产项目47项,总投资2181亿元;在建项目42项,总投资2448亿元;央企在闽新一轮投资洽谈项目超过8000亿元,其中签约5000多亿元。这些项目涉及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突出信息技术、新能源、海洋高新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力推进了福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去年,我省三大主导产业增幅和贡献率创近4年来同期新高,旅游、物流、创意等服务业加快发展,软件业销售收入增长40%。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规模居全国第4位。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创新能力逐步增强。我省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我省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6·18”项目成果交易会一届比一届办得好,已成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助推器。去年,新增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24家。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加快建设,厦门、福州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芯片设计研发能力进入国内先进行列,新能源汽车驱动总成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戊肝疫苗、细菌农药等7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奖。
——农民收入顶着频繁天灾继续增长。我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五新”进村入户。实施土地整理31.5万亩,加固病险水库139座,除险加固海堤15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2850公里。新批和组建8家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十大防灾减灾工程基本建成,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继续完善。虽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和冰雹、台风的袭击,但农民人均年纯收入7427元,实际增长7.5%。
——群众“环境幸福指数”位居全国前列。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福建生态环境良好,一定要精心保护好这一片青山绿水,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家园。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省委、省政府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和环保监管责任制,开展重点企业节能行动,完成重点行业脱硫等重大工程,淘汰落后产能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对皮革等行业实行最严格的环保治理措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2%。同时,实施新一轮造林绿化,森林覆盖率63.1%持续保持全国第一。
——闽台合作先行先试抢先机。平潭综合实验区积极探索“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合作新模式,超常规建设,将成为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和海西建设的突破口。福建省经贸文化交流团赴台“走亲访友做生意”,公布了10方面闽台合作先行先试政策,并首次跨过浊水溪来到台南,在台湾掀起了一阵强烈的“海西旋风”。连续两年举办的海峡论坛成为两岸最大规模的民间交流盛会。海峡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运作,兴业银行等获准开展新台币兑换业务,闽台率先实现特殊监管区、电子商务对接,已有20家企业入岛投资,投资额列大陆各省份之首……闽台经贸合作纵深拓展,闽台交流交往更加密切。
蓝图绘就 踏上跨越新征程
“十二五”是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加快转变是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顺应福建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跨越发展是加快转变的必然结果,体现人民群众共同愿望。福建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必须在转变中实现跨越、在跨越中促进转变。
在绘就“十二五”发展蓝图时,我省提出,到2015年力争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赶超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力争比2010年翻一番。
新起点、新站位。“十二五”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促增长、调结构,统城乡、惠民生,深改革、大开放,提出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力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项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行动又纷纷推出:
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去冬今春造林650万亩,到2013年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65%以上;
出台加快发展服务业举措,提出服务业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2%,服务业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新引擎;
实施云计算工程,提出今年建成推广应用政务云计算平台,到2015年社会广泛应用云计算技术,力争在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
谋转变,求发展,全省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福建已踏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