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科学 汇聚发展精气神
——我省贯彻落实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跨越发展述评之三
2011年新春,在“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号角声中,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踏上新征程。
站在新起点上,检阅冲锋陷阵、攻坚克难的队伍,我们看到,无论在抗洪抢险、灾后重建,还是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民生工程,“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的各个战场上,广大党员干部“五加二”、“白加黑”,甘于奉献、冲锋在前。飘扬的党旗,是福建跨越发展的动力之源。
一年前,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希望福建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总书记的殷切寄语,令八闽儿女心潮澎湃,激发我们不懈奋进。
全力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省委提出,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动员广大党员在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建功立业。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党建科学,带来风清气正,在干部群众中形成心无旁骛、奋发有为抓发展促跨越的强大合力。
亮点频出
党建科学步伐坚实
古田会议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古田会议是我党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推进我省党的建设工作的一大资源和优势。
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两次莅临古田,他反复强调,古田会议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福建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继承好、发扬好、运用好这一宝贵精神财富,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
怎样把总书记的嘱托落到实处?省委八届九次全会作出推进福建跨越发展的重大部署,提出了包括“党建科学”在内的总体要求。一年来,我省党建工作迈出坚实步伐,亮点频出:
抓学习武装头脑。“强内力”,对全省933名乡镇党委书记进行加快福建跨越发展和海西建设专题轮训,抽调5000多名厅处级领导干部到省级以上党校、行政院校培训学习;“走出去”,认真实施创新型人才培训工程,组织选派440名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到新加坡和欧美等国家留学培训或做访问学者,提高认识和把握发展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抓导向选人用人。去年,省委推出21个省管干部职位进行公开选拔,其中7个职位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14个面向全国公开选拔,省内外有近1100人参加了考试。来自省外的应试者向媒体表示,福建省面向全国举贤纳士,广揽英才,展现了战略眼光和不凡气度。
抓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村民“五要”工程(村里的事村民要知道、要参与、要做主、要监督、要满意)。全省所有的村都实行村集体会议委托代理或财务计算机联网管理,98.3%的村开展了村务决策听证;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目前全省8602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组建党组织,全省449家律师事务所已建立党组织的346家,对无党员的律师事务所选派了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实现党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抓作风建设。提倡说短话、开短会、少发文、多干事,下重拳治庸治懒,以清风正气促人和业兴,不吹“一阵风”,不搞“走过场”,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领导问责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真正把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我省跨越发展的强大力量。
给力发展
跨越力量源源汇聚
胡锦涛总书记在闽考察中指出,要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办好为人民服务的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坚持“两个务必”,艰苦奋斗,艰苦创业,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新形势下抓好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省委提出,要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完成重点任务、破解发展难题、推动重点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上创先进、争优秀。
去年7月,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八闽大地热潮涌动。福建党员干部勇立潮头,显身手,创佳绩。在366个在建重点建设项目中,以党员为先锋开展“比项目进度、比工程质量、比安全生产”立功竞赛活动,推广技术创新成果5000多项,节约成本近2亿元。在平潭海峡大桥、向莆铁路青云山隧道、泉州惠安外走马埭围垦区等工程现场,党员们纷纷组建起“突击队”,带领广大工人攻坚克难,“啃”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施工难关。
在抗洪抢险、灾后重建中,党旗高高飘扬,党员成为群众主心骨。
去年6月中旬,连日暴雨侵袭八闽,山塌、屋倾、路断,危急关头,抢险救援党员干部冲在最前面,全省实现百万群众安全大转移。高速公路南平养护公司的延平养护站站长许忠听等7位党员,在赶往抢险点途中不幸被路旁山上突发的泥石流冲入咆哮的洪流中;延平区峡阳镇江汜村村主任应智斌、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村主任戴胜龙等一连串闪光的名字,都铭刻在灾区群众心中,无愧中央组织部授予的“防汛抗洪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灾后重建任务重时间紧,基层党员干部坚守岗位、铆足干劲,挑灯夜战、快餐果腹,重建工作快速高质推进。安置点征地中,建阳将口镇横塘村老党员李功贵第一个让出自己承包的土地,并引导亲戚朋友签订补偿协议。如今,南平、三明的上万户受灾群众已在春节前喜迁新居。
经济建设主战场,急难险重第一线,党员的作风得到锤炼,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得到发挥,有力带领全省人民在跨越发展的征程中奋进。
机制创新
改革激发基层活力
方法创新、机制创新是党建科学化的重要环节。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继续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永安小陶镇八一村看望村民,之后又先后三次为八一村的发展作出指示。五年来,八一村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办法,规范村党支部带动其他组织和队伍发挥作用的方法方式,确保落实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最终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这套办法,被总结为“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即建立一套村党支部领导下的组织“目标管理”、个人“设岗定责”机制,实行征求意见、议事决策、任务分解、公开承诺、组织实施、考评奖惩的“六步工作法”,发挥村级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八个方面作用”。
八一村党支部书记朱光木说:“为保证‘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能发挥效应,我们建立了任务分解制度,用目标把大家带动起来;建立了责任承诺制度,用责任把大家调动起来;建立了激励保障制度,用奖惩把大家促动起来。”如今,八一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720元、村集体收入50.5万元、工业产值2.3亿元,一幢幢别致的民居排列有序,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延伸至农家宅院,家家户户用上了沼气、自来水,村前屋后种上了绿化带……
目前,“168”模式已在全省基层被不断复制和推广,在街道社区、企业、高校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下派村支书,让各级机关干部与基层困难村、薄弱村结对子,这是我省为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创举。省检察院下派驻村干部李彬,扎根基层,舍小家为大家,积劳成疾仍牵挂村发展,用行动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重要命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委联合召开命名表彰大会,授予李彬全国“模范检察官”、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去年,全省共有5155名各级机关干部下派基层、进村驻点,投入帮扶资金30多亿元。
实行党务村务公开、在全国率先实现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全组建”的目标任务、城市社区党建“三级联创”、流动党员“双向管理”……我省加强党建的创新之举可圈可点。
又是一年春光好。省委、省政府作出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战略部署。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全力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将涌现更多动人的事迹,展现更加壮美的图景。(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