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构建两岸直接往来综合枢纽

2011-03-09 09:22:01来源:福建日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这充分肯定了我省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两岸交流合作,促进闽台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两会期间,我省代表委员提交了诸多关于加强两岸交流合作的议案、建议和提案,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造福两岸人民积极建言献策。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到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建设‘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这是造福两岸人民的决策,对于促进闽台经济社会共同发展,推动祖国统一大业都将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市政协主席陈修茂说:“选择在福建建设两岸直接往来综合枢纽,这是必然的。”他认为,30年来,福建省在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先行先试,在两岸往来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取得很好成效。比如率先在全国实现两岸海上直航试点、两岸“小三通”、节假日两岸包机直航,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澎湖列岛旅游等等。随着两岸直接“三通”和大陆同胞赴台旅游的实现,随着海西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福建在更高层次上建设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方面有了更多先行先试的机会与条件。

  近年,我省以“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为着力点,全力加快构建两岸直接往来综合枢纽、服务中西部和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随着温福铁路和福厦铁路开通运营,福建高速铁路加快建设,2015年前,海西将形成“三纵六横”的高速铁路网,形成九个设区市的快速铁路环线和快速铁路进出省通道。福建还重点建设“两集两散”港口,打造对台海上运输枢纽港。

  “福州到厦门因有了高速铁路变成了一个半小时的距离,闽西南正在打造‘一小时经济圈’,对接80分钟的闽台空中直航,台商一天内就可以跑遍福建各地。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构建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打下坚实的基础。” 陈修茂说。

  “但是,建设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不单单是基础设施方面,也不单单是经济方面,最重要是要先行先试,突破现有政策体制的限制,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能够充分地、自由地双向互动,通过福建这个综合枢纽、重要通道,把台湾与祖国大陆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陈修茂认为,首先要促使两岸人民自由往来,有了人的自由流动,才能进一步活跃物资、资金、信息的流动,才能真正建成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这就要赋予福建一些先行先试的政策,健全两岸人员往来的便捷有效管理机制,进一步简化通关手续。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加强调研,在福建试行便利两岸人员往来的管理办法,争取尽快启动我省为台湾本岛居民办理来往大陆通行证和签注,推动福建居民赴台“自由行”旅游,考虑大陆其他省份的居民由福建方面直接办理经由福建口岸赴金马或台湾的手续。另外,在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可以实行更加特殊的便利化政策,如台湾同胞可以驾车乘渡轮到平潭岛,只挂台湾车牌即可在平潭岛内自由行驶,出岛加挂大陆车牌。

  其次,要创新口岸管理体制机制,使厦门港、湄洲湾港、福州港等与台湾各港口之间物畅其流,支持福建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使资金的自由流动没有障碍,为两岸经贸合作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陈修茂充满信心地展望道:“相信在中央的支持下,福建将会充分发挥优势,先行先试,构建起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到那时,横亘在两岸之间的台湾海峡就只是一个地理现象而已,两岸人民往来就像跨江过河走亲戚一样便利,两岸经济社会将会携手跨越发展。” (杨毅涵)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