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提速平潭开发 两岸共建幸福家园

2011-03-29 09:25:32来源:福建日报

      近日,国务院批准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平潭开放开发。这表明,作为海西建设的抓手,平潭开放开发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目前,《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已上报国务院。

      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省将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建设步伐,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取得明显成效。到2015年,连接岛外的重大交通通道和市政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开放开发基础条件基本完备;高端产业发展迈出步伐,生态环境质量及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新兴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平潭开放开发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以平潭为节点的两岸往来便捷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对台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更加紧密,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功能更加凸显。

  先行先试  “五个共同”共建家园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实现平潭开放开发“十二五”目标,我省将着力先行先试,加强两岸交流与合作。

      积极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动设立两岸合作的新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旅游购物、人员往来、贸易投资等特殊政策,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实施方便台胞就业生活的措施和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两岸合作新模式,广泛吸引台湾规划机构、各界人士参与开发建设,推动两岸同胞共建幸福家园,实现互利共赢。

      推进两岸区域合作综合实验。推进两岸贸易投资便利化,积极承接台湾新一代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促进两岸产业深度对接。推进两岸在科技、教育、医药卫生等领域合作,加快两岸旅游线路对接,共同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开辟平潭至台湾直航航线,建立以平潭为节点的两岸往来便捷综合交通体系,构建两岸区域合作前沿平台。

  统筹规划  高标准推进开发建设

      如何建设好平潭?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统筹规划,高标准推进实验区开发建设。

      形成合理空间开发格局。实行组团推进、分时序开发建设,构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四区、多组团”的空间布局,全面推进中央商务区、港口经贸区、科技文教区、旅游休闲区建设。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平潭海峡大桥复桥、长(乐)平(潭)高速、合(肥)福(州)高铁平潭上岛延伸线,加快建设平潭海峡北部通道;抓紧建设金井、澳前等港区深水客货运码头,开辟至台湾海上快捷客货滚装航线;建成环岛公路,形成“一环两纵三横”的路网体系;加快实施调水工程,高标准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

      强化产业支撑。推动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特色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机械装备等产业,建设两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精致农渔业、海产品深加工、海洋生物科技、特色船舶修造等现代海洋产业;优先发展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金融等服务业。

      构建宜居环境。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全力构筑防护林体系,加快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综合防灾体系,加强海域生态保护与建设;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高水平统筹规划建设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设施,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打造特色鲜明、设施先进、生态优美、生活舒适的现代化海岛城市。

  大胆改革  创新体制机制促发展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建设等之外,我省也将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开展经济、社会、行政等体制改革,先行实验一些重大改革措施,逐步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开放开发的体制机制。

      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积极发挥有台湾相关人士参加的平潭开放开发议事咨询机构作用,创新招商引资机制,鼓励台湾各类营建机构以各种形式参与平潭开发建设。创新利益共享机制,积极吸引大型央企、境外财团投资开发平潭。

      建立高效的开发管理体制。科学实行大部门体制,综合设置管委会工作机构和各功能区管理机构,建立起机构精简、职能综合、结构扁平、运作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积极引进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整合两岸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中高职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

      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设立经营机构和地方性股份制银行;鼓励利用融资租赁、信托平台、保险资金、民间资金和其他创业投资、战略投资、境外人民币债券发行等融资方式支持平潭开发建设;积极开展土地管理改革综合试点工作。(记者 段金柱)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