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龙头飞舞,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城镇化,是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大都市区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力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60.1%。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十一五”期间,我省城镇化率提高了5.3个百分点,目前比全国47.5%的平均水平高出5.1个百分点,但是全省城镇化发展仍然滞后,中心城镇辐射带动能力不强,2010年仅有晋江、福清等7个县(市)入选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
为此,纲要提出要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着力构建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漳泉大都市区,加快城市联盟进程和同城化步伐,增强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宁德等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区域次中心城市发展水平,推动有条件的县级城市率先向中等城市发展。同时,实施海西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城市联盟,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拓展城市空间,壮大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宜居宜业的城市综合体。
“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尤为急切。”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这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任务,是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与城市建设严重滞后矛盾的重要途径,是中心城市发展壮大的重要驱动力。为此,纲要提出要抓好景观整治、立面再造、缆线下地、道路改造、广告规范、城市保洁、公厕、停车场和景区提升,加快改造完善城市道路,形成主次分明、顺畅便捷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系统,倡导绿色出行,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行城市“绿线”管制制度,净化绿化美化城市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品位等。
“将提升中心城市功能摆上了重要的位置。”这位负责人说,为实现中心城市发挥优势、错位发展,纲要为九大设区市各有侧重地指出了明确的发展定位,从各具特色的城市发展战略角度入手,指出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强化中心城市间的分工协作,提高辐射带动能力等重要内容。
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提升县域统筹发展能力,立足县域特点,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是解决制约福建经济全面、高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消除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必然选择。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基于此,纲要首先考虑的是加强分类指导。纲要指出,要总结借鉴晋江等县市的经验,坚持市场导向,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模式,沿海及中心城市周边县市,要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以发展临海产业和为中心城市生产生活服务的配套型产业为重点,建设一批新型城市和卫星城。山区县市,要实施大城关战略,增强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力。支持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率先发展成为区域次中心城市。力争更多的县(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如何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呢?纲要提出,扶持县域加快建设重大社会公益设施;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和服务,促进从以管理为主向以服务为主的转变,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积极推进扩权强县改革,继续实施财政奖励补助政策,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稳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试点;扩大县城和中心集镇规模,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重点开发区功能,合理布局建设产业发展基地,促进产业园区集中,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提高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
纲要还提出要强化特色产业支撑,要求依托产业园区,增强大型企业、民营龙头骨干企业对县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支持县域特色资源开发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大对地方支柱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形成县域主导产业;做好与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协作配套,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建设服务中心城市居民生活的产业;建立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推进市、县(区)联合建设产业园区,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我省目前正在全力推进42个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以发挥小城镇在联接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和拉动内需中的重要作用。
省发改委负责人介绍,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也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纲要提出,要深化小城镇改革建设试点,要求按照“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要求,通过政府推动、体制创新、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在全省形成一批体制机制顺畅、管理规范有序、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新型城镇。为更好地探索小城镇健康发展之路,还要求抓好小城镇规划设计,提升建设发展水平;夯实小城镇经济基础,强化产业支撑,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并逐步向周边农村延伸拓展;大力实施镇容镇貌综合整治,积极引导农村人口与产业向中心镇集聚,加强小城镇与城市的有序分工、优势互补等。
这位负责人说,我省城镇化发展存在较大的空间和潜力。要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生态优美的小城镇发展格局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就需要先行先试的胆魄,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小城镇发展,提升小城镇功能。(记者 吴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