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濠江连闽江,海风入怀意纵横。福建代表团港澳之行给随行记者留下深刻感受——
闽港闽澳:合作共赢开新局
一
3月28日至4月1日,福建代表团访问港澳,短短5天行程,一路乡音乡曲,春风拂面,情重谊深;一路座谈推介,欢洽合作,共谋发展。
闽港、闽澳,关系密切,源远流长。
把目光投向历史纵深:香港和福建,同为我国历史上开埠较早的地区,闽港人民都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胸襟,都具有自强不息、爱拼会赢的精神斗志;澳门的妈祖文化,与福建同宗同源,“MACAO”一词就来自妈祖阁的闽南话发音。
30多年前,当福建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开放的大门刚刚开启之时,闽籍港澳乡亲为支持家乡建设发展,从铺路修桥到投资兴业,无不倾心尽力。凭借先行一步的制度创新优势、邻近港澳的地缘优势、与港澳社会文化相通的人文优势以及闽籍同胞的亲缘优势,福建不断开启与港澳经济合作的新进程,合作领域逐步扩大,合作层次越来越高。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港澳在闽投资占我省利用外资的一半以上;同时,70家闽企利用香港资本市场实现融资上市。
现在,2011年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闽港、闽澳合作站在新的重大节点。
全国两会上通过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把支持海西建设列为专门章节,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开局之年,福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迎来了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而港澳顶住亚洲金融风波、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面向内地广阔市场,进一步寻求发展良机。机遇不可错失,合作当须鼎力,闽港、闽澳合作继往开来,砥砺同行,谋求共赢,已成势在必然。
正是基于对发展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判断,福建省代表团的港澳之旅,确定一个鲜明主题:叙友情,谋合作,促发展。
二
合作、发展,代表团港澳之旅最具分量的关键词。
从走过经济发展最为复杂的2010年,到跨入“十二五”开局的2011年,如何树立更加开放的形象?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做好对内对外开放大文章?始终是省委、省政府决策层思考、关注的焦点。去年底的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和今年初的省两会,无不提出我省要深入实施大开放战略,以大开放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借助港澳侨台的优势,在大开放战略中凸显出来。
5天时间,30多场活动,代表团可谓马不停蹄,其中两场“重头戏”——闽港、闽澳合作发展推介会,颇为引人瞩目。
两场推介会签约85个项目,投资总额100.1亿美元,项目涉及专利技术合作、人才培养、商贸物流、旅游、金融、会展等领域,体现以现代服务业和新兴制造业为主、以资金技术密集型大项目为主的特点。香港华润集团与省政府签订投资框架协议,计划未来5年在福建省投资1000亿元,重点投向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市综合体开发、新能源开发及传统优势产业等五大领域;由澳门协力科技投资1.5亿美元的平潭协力科技园一期项目,将在平潭建设企业研发中心、培训中心以及IC设计、制造中心;恒生银行与福建兴业银行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今后双方将共同推进人民币跨境支付、进出口贸易融资、投资银行等方面的合作。这些项目的签约落地,将极大提升闽港、闽澳经济合作的水平,进一步促进闽港澳经济合作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迈进。
而由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及经贸、金融、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有关人员组成的16个分团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签约了不少项目,闽港、闽澳合作之花在这个春天绚烂绽放。
代表团港澳之行,传递着福建“大开放”的强烈信息:福建要以更宽阔的视野、更大的气魄扩大对外开放,广开合作大门、广交天下朋友、广聚四方资源、广泛借智借力,以发展方式的更快转变和民生的更大改善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代表团港澳之行,还展示了福建发展的新态势:随着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和发展要素的集聚,“十二五”期间,福建具备了蓄势待发、乘势而上的巨大潜能和有利条件。福建大发展的机遇,也是闽港、闽澳大合作的机遇。
三
代表团一路行,一路反响热烈。
看望老朋友,结识新朋友,广泛交流,畅谈合作。“福建的发展需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福建的发展也为大家提供了无限的商机。”真挚的话语,赢得热诚的回应。著名华人企业家、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诚表示,到福建投资,是集团发展方向之一。
港澳各界人士和媒体高度评价了代表团一行的访问,认为时间虽短,但成效显著,不仅进一步融洽了与在港澳闽籍人士的感情,而且突破闽籍社团范畴广交各界朋友,刮起了一股合作交流的旋风,进一步展示了福建开放发展的良好形象,对深化闽港、闽澳合作将是一次有力的促进。
乡曲乡音,乡情乡谊,浓烈而醇厚。
在香港,代表团刚刚抵达机场,福建乡亲们就打起横幅,献上鲜花,送出问候,喜气洋洋地迎接家乡的亲人们;近2000名闽籍乡亲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盛大欢迎晚宴隆重欢迎访问团一行,献上一台闽味浓浓的节目;香港福建中学同学为省委书记孙春兰送上了亲手制作的福建水仙花面塑。
在澳门,数百名闽籍乡亲齐聚妈祖文化村,雄伟的妈祖大殿前,锣鼓齐鸣,腾龙舞狮,孙春兰亲自为寓意吉祥的舞龙点睛,热闹非凡。
从香江到濠江,乡情如滔滔江水奔涌不息。每到一处,福建乡亲或盛大或精心筹备的欢迎场面,都令代表团备受感动、倍感温馨,深深体会到乡亲们对家乡的殷切期待和爱国爱乡的情怀。
代表团带来了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加强闽港、闽澳合作的决心,这让在港澳的闽籍乡亲与家乡联系更紧密、认识更深入,对闽港、闽澳未来的进一步合作充满了信心和力量。“福建代表团访港,不仅是一次慰问乡亲之行、宣传海西之行、发展海西之行,更是一次鼓励在港乡亲推动家乡新一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动员之行,令在港乡亲备受鼓舞。”香港福建社团联会主席林树哲动情地说。
“作为一个澳门的闽籍乡亲,看到家乡的发展,我们从内心为家乡发展感到高兴,为作为一个福建人感到荣耀。我们相信,海西的发展必然会掀起一股回乡投资的热潮。”澳门福建同乡总会会长、恒和企业集团主席颜延龄说。
割不断的浓浓乡情,是联系闽港、闽澳三地的桥梁和纽带。在港澳的闽籍乡亲素来爱国爱乡,与家乡保持紧密经济文化、乡谊亲情的联系,不遗余力地为家乡的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样的情感,促使着我们全力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把家乡建设得更好,回报乡亲们的赤子之心,让乡亲们共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紫荆吐艳,莲花添彩。一股股浓浓的友情、乡情,汇聚成合作的共识、发展的力量,推动闽港、闽澳合作不断深入,再谱华章。(本报记者 吴毓健 郑昭 兰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