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中央媒体看福建跨越发展

海峡西岸崛起世界级能源产业基地

——“省企合作”模式支持海西能源产业发展纪实

2011-04-08 09:26:21来源:福建日报

      3月30日,位于福建的我国最大的炼油、化工及成品油营销一体化中外合资项目迎来成立四周年纪念。四年间,这个项目已形成年加工原油1139万吨,生产乙烯80万吨,销售成品油超500万吨的产业规模,整个产销一体化合资项目2010年销售收入达933亿元,占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的6.5%;上缴税收90.9亿元,占福建省财政总收入的4.4%。当仁不让成为福建省纳税大户的领头羊,也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见证了中石化系统支持海西发展的每一个坚实脚步。

      一个能源产业大省的崛起

      福建省缺油少煤,历史上是个能源工业小省。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间,全省炼油能力仅有区区400万吨/年。数十年来,福建人在扩大石化产业能力、力保本省能源供应的道路上苦苦探索。

      2007年3月30日,全国第一个炼油、化工及成品油营销一体化合资项目落户福建,助力八闽大地圆梦,使这个东南沿海省份一跃成为世界级能源产业基地。

      其中,这个项目合资企业之一——中石化森美(福建)石油有限公司,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埃克森美孚中国石化有限公司、沙特阿美中国有限公司按55%、22.5%、22.5%的股比投资设立,注册资本金18.4亿元,是中国境内第一家整体合资的省级成品油销售企业。

      福建人在石化产业道路上的突飞猛进,得益于福建省政府与中石化等重点央企良性互动,是创新“省企合作”模式而打造的产业发展典范。

      2008年8月,福建省政府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福州签署《进一步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石化产业发展会谈纪要》,约定从多方面共同推进福建石化产业的发展。2010年3月,中石化集团与福建省政府在北京再次签署了《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石化产业新一轮发展会谈纪要》。

      经过四年的艰苦创业和创新实践,截至今年3月,中石化森美已有员工近万人,在闽加油站已近800座,占据福建成品油市场70%以上的份额,成为福建境内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为保证福建工农业生产用油需要,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引进资金、技术的同时,中石化森美在汲取中外各方股东优秀经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舒适、便利、快捷”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创造最佳客户体验,不仅在福建全省打造了靓丽一新的成品油销售网点,而且引领了行业经营发展的新潮流。

      中石化和福建省政府认为,石化产业是福建省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中国石化发展战略布局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双方表示,今后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努力,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石化产业新一轮发展。

      能源产业助力海西经济跨越发展

      从当年的能源工业小省,到如今我国东南沿海重要能源产业基地之一,福建省仅用短短几年时间,完成了其他地区数十年的发展历程。

      在国务院2009年出台的《石化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福建位列全国九大炼油基地之一,规划年炼油规模达2000万吨以上。经过四年的发展,第一个中外合资的炼化及成品油营销一体化项目已成为这个石化产业基地的支柱。

      能源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对这个东南沿海省份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巨大支撑作用。2010年,福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57亿元,同比增长13.8%,石化、电子、机械三大主导产业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7.9%。

      据统计,中石化森美公司成立四年来,累计已销售成品油173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32亿元,利税总额84.52亿元,其中,上缴税费29.5亿元,2010年销量首次突破500万吨大关。目前,中石化森美在闽经营加油站近800座和18座油库,其中按高标准、新设计、新形象改造的加油站达510座;投资15.9亿元建成全长350公里的福建成品油管道项目,设计输油量达600万吨/年。

      在中石化森美等合资项目的推动下,如今石化产业在福建省工业经济中的主导性作用愈发明显。福建省统计局信息显示,2010年,福建省石油化工产业完成增加值697.17亿元,同比增长21.3%,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1.5%;实现利润146.07亿元,同比增长67.9%,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11.9%。

      “十一五”收官之年,福建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均比2005年翻了一番。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成为福建省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牢记社会责任 全力保障海西能源供应

      推动福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石化森美坚守企业社会责任,在自然灾害来临、资源紧张的关键时期,有力保障了福建省公共事业单位、重点工程、抗灾、“三夏”用油与社会车辆基本用油,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0年6月,闽北山区遭遇了百年未遇强降雨,山洪暴发,中石化森美公司南平、三明等地多处油站、油库遭遇洪灾威胁。危急关头,中石化森美第一时间组织数千名职工,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救灾保供、恢复生产的战斗,千方百计保证了救灾用油和灾后重建用油。

      去年9月到11月,福建省内出现柴油需求异常增长状况,市场供应缺口骤现。中石化森美承担起福建成品油市场供应主渠道的责任,全力做好市场稳定供应工作。据统计,2010年9月至11月,中石化森美成品油销售总量达140万吨,同比上年同期增长21.7%,确保了福建市场未出现柴油大面积脱销的状况,保证了全省的工农业用油。

      与此同时,这家公司还热心公益事业,在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闽北洪涝灾害等重大社会救助中累计捐助资金300余万元;2010年1月,中石化森美购买大型热水器并将性能良好的电脑12台、打印机6台、柜式复印机2台等价值数万元的办公用品送到革命老区三明明溪枫溪学校,为老区学生送去了温暖和爱心。

      “这一中外合资项目,通过对福建省内成品油市场的共享,获得沙特阿美稳定的原油供应,引进了埃克森美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实现中外三方在资源、技术和市场优势互补,助推了福建能源经济快速腾飞。”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林伯强教授指出,对于东部沿海资源贫乏的省份,如何发挥自身市场、港口物流优势,利用海外资源发展自身能源产业,中石化森美项目可谓是一个有益的探索。(新华社记者 胡苏 福建日报记者 王永珍)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