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着力打造海西人才高地

2011-04-13 15:48:24来源:福建日报

      深入实施教育和人才强省战略是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根本保证。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时期,我省要全面落实中长期人才、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大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强力推进人才资源开发,着力打造海西人才高地,力争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列,人才发展的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在建立和完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完善的助学体系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到2010年,我省义务教育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全国较高水平,每万人口在园幼儿数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3.4%,比2005年提高22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6%,比2005年提高了7.43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学研究生达4.16万人,比2005年翻一番;高校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五年来获得省级以上科学技术超过400项,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期盼还不相适应。

      为此,规划明确了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优化发展普通高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水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七大重点任务,并提出到2015年,全省学前三年入园率将达到9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100%,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达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21%,力争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列。

      强力推进人才资源开发

      历年来我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先后制定实施以智取胜、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才资源开发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形成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但是,当前福建人才发展的主要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短缺,人才创新能力不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发展环境不够优化,人才集聚功能还比较弱,人才竞争力不够强等问题亟须解决。”

      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省要力争人才资本贡献率达33%,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20万人,人才竞争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相适应;经济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达43万人以上,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达28万人左右。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我省将通过三大举措强力推进人才资源开发,打造海西人才高地。

      ——深入实施“人才发展十五大工程”,重点引进国内高端人才和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

      ——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间的人才交流与人才资源服务合作。

      ——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等“人才发展十大政策”。(本报记者 余潇)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