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贯彻落实海西规划 推动福建跨越发展

平潭综合实验区加快开放开发系列报道

2011-04-14 09:48:38来源:福建日报

“北有平潭”的愿景

——平潭综合实验区加快开放开发报道之一

    编者按:国务院正式批准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是我省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规划》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加快海西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体现了中央对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是新起点上加快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对我省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以实施《规划》为契机,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全力把中央的战略决策与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努力把海西建设成为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  

      近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公布,《规划》辟出专门章节阐述建设两岸合作的平潭综合实验区。

      此前,平潭开放开发首次列入国家规划。今年3月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发挥福建对台交流的独特优势,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

      这些表明,作为海西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平潭开放开发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以此为新机遇,平潭上下正认真学习贯彻《规划》、“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和对台优势,先行先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建设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承载厚望,平潭开放开发态势良好

      4月平潭,和风煦日,潮平海阔。

      澳前猴研山一块岩礁上,矗立着一座石碑,碑上地图标示出平潭与台湾新竹市的位置,上面用猩红大字写着:祖国大陆-台湾岛最近距离68海里。

      几十年来,对平潭人而言,宝岛台湾更多的只是隔海相望;而今,平潭是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桥头堡。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出台。《意见》指出:“在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福建沿海有条件的岛屿设立两岸合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

      为此,当年7月,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决定,努力把平潭建设成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和海西科学发展先行区。

      随之,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横空出世——平潭迎来了新的历史定位。

      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把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作为海西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战略突破口。2010年2月,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更名为平潭综合实验区,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并被赋予设区市及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平潭步入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迎来全新时代。

      平潭主岛面积324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这里,开发空间广阔,主岛海坛岛南北长29公里、东西宽19公里,可供建设用地面积160平方公里;这里,海岸线资源丰富,具备建设大型港口的条件;这里,旅游资源丰富,素有“海滨沙滩甲天下,海蚀地貌冠全球”之美誉。

      然而,在提出建设综合实验区伊始,外界并不看好平潭,当地干部群众对平潭发展也缺乏信心。

      党中央、国务院从两岸交流、祖国统一的大局考虑,将平潭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国家有关部委密集调研平潭开放开发,出台各项优惠政策;福建更是举全省之力建设平潭,提出“不争论、不折腾”,全力推进平潭开放开发。

      平潭被寄予厚望。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等先后对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平潭发挥区位优势,建立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和人员往来的平台,积极探索建立一个比较有利于开放开发的机制,努力在两岸交流合作中走在前头。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平潭开放开发。省委书记孙春兰等省领导多次赴平潭调研,要求平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立足平潭实际,发挥后发优势,创造“平潭速度”,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与此同时,平潭高起点、高标准做好《总体发展规划》、《总体规划(2010-2030)》。

      “蓝图已绘就,平潭打造两岸同胞美好家园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外界以及当地干部群众对平潭开放开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平潭开放开发建设走入春天。”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负责人信心满满。

      定位明确,谋而后动。有政策、资金支持,平潭掀起开放开发热潮,处处呈现出一派大干快上的火热态势,开放开发态势良好。据悉,“十二五”期间,平潭将投资2500亿元。到2015年,连接岛内外的重大交通通道和市政基础设施将显著改善,初步形成全方位开放开发基础条件,现代化的新兴海岛城市初具雏形,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功能更加凸显。

      “五个共同”,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

      建设综合实验区,这是一条无人走过的发展之路。那么,平潭综合实验区与其他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又有何不同?

      “平潭开放开发肩负两岸交流、祖国统一的重要使命,需要探索两岸合作的新模式。”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平潭综合实验区从一开始就要求两岸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建成后将由两岸民众共同受益。

      根据这一崭新定位,平潭开放开发,将积极探索两岸同胞“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两岸合作新模式,建设成为“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

      “五个共同”和“建设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构想提出后,引起台湾各界广泛关注,台湾同胞参与建设意愿强烈。

      “平潭的开发建设,从一开始就倾注了台湾同胞的智慧,从规划到建设,处处都有台湾同胞的身影,这正是平潭开放开发独特之处。”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周青松说。

      去年初,台湾中兴工程顾问公司从20多家竞标企业中脱颖而出,与英、德、日等国的设计机构参与平潭综合实验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由台湾四大工程顾问公司共同组成的平潭开发投资筹备小组,在平潭区域规划、开发、建设,以及打造平潭智慧岛、信息岛、低碳经济岛等方面展开合作。同时,平潭还邀请台湾规划机构参与编制各专项规划。

      据介绍,实验区设立一年多来,已有近千批境内外各类考察团来平潭考察,其中台商占1/3以上,初步达成投资意向200多项,投资额1000多亿元,涉及高新技术、物流、房地产开发、旅游等10多个领域。包括台湾中小企业联合会、海峡产业投资基金、冠捷科技集团、远雄集团、世新大学等台湾一批重要工商企业、行业团体、高等院校纷纷组团到平潭考察,探讨合作事宜。

      实验区成立以来,第一个动工的大型企业就有来自台湾的资本。去年12月底,总投资57亿元的协力科技产业园正式动工,预计第一个集成电路工装测试厂今年底便可投产;目前,正在进行项目规划设计和用地申请的冠捷电子信息产业园总投资16.4亿美元,主要建设液晶面板及上下游配套产业共10家企业,预计2年内可投产。

      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同样精彩。实验区在幸福洋组团规划建设平潭大学、产业创新研究院及职教园区,目前,正加快推进已签约的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世新大学合办的福建海峡学院落地,确保2012年秋季招生。省内重点高校与台湾其他大学合作建设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

      去年底,平潭澳前客滚码头、福州至平潭高铁同时动工。码头投入营运后,将争取开辟对台高速客滚航线,届时从平潭到基隆3.5个小时,到新竹仅1.5个小时;福州至平潭高铁,这是规划中的北京至台北铁路在大陆的最末端,未来将从这里通过两岸海底隧道直达台湾。随着这两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大陆与台湾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两岸人民共筑美好家园的愿景又近了一步。

      ……

      “用20年再造一个厦门。”省委书记孙春兰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谈到平潭开放开发时如是说。

      平潭的蓝图令人惊叹,平潭的未来让人期待!相信,若干年后,平潭将成为海西一颗璀璨的明珠。届时,提起福建,人们会说:南有厦门,北有平潭。(本报记者 王凤山)

[Page]

筑好巢 引金凤

——平潭综合实验区加快开放开发报道之二

      这座沉睡的海岛正发生着巨变。

  4月,平潭,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随处可见,架桥、铺路、填海、建港、造林……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正快马加鞭,提速前进。

  平潭综合实验区成立一年多来,高标准、大力度、快节奏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初见成效。“平潭开放开发初期,主要是打基础、蓄力量。”平潭综合实验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实验区将在原有基础上重新安排“五个一批”项目共63项,年度计划投资304.2亿元,未来3年完成投资1000亿元。

      夯实基础,基础设施建设再提速

  “一天一个亿,一天一个样。”当地一名干部如是说。

  随着平潭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薄弱的基础设施成为阻碍开放开发的最突出瓶颈。如何打破?实验区成立以来,就超常规、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架起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交通先行的图景,正依次展开于眼前——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去年12月底,渔平高速公路、平潭海峡大桥全线贯通,这使平潭至福州车程缩至80分钟。从此,平潭告别“孤岛”时代,结束了千百年来“非舟楫不能往来”的历史。

  目光转向平潭海峡大桥的另一侧——渔平高速延伸段海峡大桥复桥时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复桥从决策到开工比常规缩短一半时间,今年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8亿元。

  4月9日,在平潭纵贯线坛西大道竹屿口段施工现场,推土机、运输车等穿梭其间,大型机械在铺设沥青……中国水利水电十六工程局平潭竹屿口段项目部经理游森富说,该段道路设计宽度120米,路线总长6.1公里,项目投资约4.5亿元,主体工程预计11月完工,争取年内通车。

  据介绍,今年,平潭环岛公路一期、纵贯线坛西大道计划完成投资11亿元,计划新开工19.1公里,开工里程累计达44.4公里。环岛公路龙王头段、坛南湾段,纵贯线坛西大道竹屿口段共25.3公里,将在年内基本实现通车。

  作为两岸海上直航的重要通道,平潭澳前客滚码头建设已成为重中之重。平潭澳前组团建设指挥部工程组组长丁恒说,澳前客滚码头正按计划稳步推进。9月码头建成后,平潭至台湾海上直航只需2-3个小时。

  平潭组团建设同样如火如荼。

  金井湾组团吹沙造地和配套建设已完成吹填近800万立方米,今年已完成投资4亿元;岚城组团是未来实验区中心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征地1580多亩,现场指挥中心已投用,平潭会议中心也于近日封顶;坛南湾组团正加紧做好组团规划和城市设计等工作;幸福洋组团正在开展评估补偿、征收工作和新一期吹沙项目的前期工作,今年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35亿元。

  不久的将来,这里必将是座绿意盎然的岛屿。今后3年,平潭每年将种植1000万株树木。开春以来,植树造林的热潮在平潭掀起:机关干部、驻闽部队官兵、环保志愿者、学生、群众积极参与,截至4月初,已落实造林面积10871亩,占总任务数的34%;完成植树306万株,占总任务数的28%。

  “路、桥、绿化、组团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为实验区开放开发打下良好基础。”平潭综合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说,只有筑好巢才能引来金凤凰,如今,平潭已吸引了不少企业纷纷前来落地。

      先行先试,探索全新的体制机制

  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龚清概说,在一个落后海岛上拓荒创业,开辟一条前所未有的新路,要敢于大胆探索、大胆创新,走出一条大开放大开发的新路来。

  先行先试,探索新的管理机制。实验区遵循“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设立若干职能部门,实行扁平化、高效率的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

  去年9月初,省委、省政府批准先期设置平潭综合实验区办公室、经济发展局、环境与国土资源局、交通与建设局等4个正处级工作机构。同时,成立财政金融、政法、对台政策研究等3个工作领导小组,以及金井湾组团、岚城组团、幸福洋组团、坛南湾组团、澳前组团等5个组团建设指挥部。目前,这些机构人员已配备到位,并开始运行。

  从去年12月1日起,原由县级工作机构履行的相关行政管理审批事项,调整由实验区管委会工作机构履行,并按“区县分开、统筹运作”的模式开展工作。根据“大部门”体制要求,着手开展县级机构改革,实现区、县机构有机衔接。

  下一步,实验区将继续完善管委会内设机构,争取尽快设立区公安局、社会事业局、对台交流局等机构。

  平潭需建设的基础项目多、工程大,如何快速推进?平潭加强与央属大企业合作,与中水、中交、中建、中冶等集团签订建设合同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采取代建、BT、股份合作等运作方式,在水利、港口、交通、市政设施、安置小区等领域开展合作,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作为闽台交流合作的重要抓手,平潭积极探索两岸“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共同受益”的合作模式。为此,成立了由两岸产业团体、企业社团和专家学者等各界人士组成的“促进平潭开放开发顾问团”,让两岸专家、学者等积极参与平潭开放开发。

  平潭本级财政收入不多,于是,实验区大胆创新投融资体制,先后组建实验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国有投资公司、交通发展投资公司和鼎新公司,搭建投融资平台。目前,平潭正着手组建平潭银行和产业基金,争取实验区国有公司到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全面解决融资问题。

  同时,不断强化银企合作,创新企业直接融资形式。与国家开发银行、兴业银行、农发行福建省分行签订战略性金融合作协议,海峡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陆续进驻实验区。与15家商业银行对接,总承贷资金670亿元。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还将全面加强与金融机构和央企的合作,做强做大融资平台,盘活资源、资产、资本,突破项目融资瓶颈。

  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一系列有利于快速推进开放开发的新体制新机制的探索建立,正为平潭腾飞积蓄力量。虽然百里只迈出一步,但是,平潭已展示出其后发优势,正创造着一个个“平潭速度”,朝着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目标稳步迈进。(王凤山 王光慧)

[Page]

这一方热土

——平潭综合实验区加快开放开发报道之三

      在平潭综合实验区,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车队快速驶过,直奔金井湾组团、坛南湾组团、环岛路等各个项目现场。

  “都是来考察、调研、谈合作的。”当地老百姓已经习以为常。

  原本偏安一隅的海岛,因为打造“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吸引世人的目光。

  一方热土,风生水起。

      支持,来自四面八方

  平潭开放开发,获得各级各部门的广泛关注——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台办、财政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商务部、国土资源部、交通部、铁道部等有关部委领导多次深入平潭,开展政策调研。中央部委站在全局高度,认识平潭开放开发的意义,不断出台各项政策,鼎力支持综合实验区建设。海关总署明确同意先期划定10平方公里区域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铁道部把京台高速铁路延伸跨海到达平潭岛,支持建设福州至平潭高速铁路以及平潭高铁站;财政部决定中央财政从2010年起至2015年,每年给予综合实验区8亿元财力补助;国土资源部把平潭列为土地管理改革综合试点……

  众多大型央企和金融机构纷纷登陆平潭。中国水利水电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大唐电力等与实验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0家金融机构授信近千亿元,助力平潭开放开发……

  省委、省政府把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作为海西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战略突破口,实验区设立伊始,省委、省政府就指出,平潭开放开发,要举全省之力,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加快推进。

  省政府成立平潭开放开发领导小组,赋予平潭设区市及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现有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不变的基础上,10年内对平潭实行地方级财政收入全留的财政体制,省、市两级有关部门列支列收的规费全额返还。

  省边防总队派出驻平潭工作组,筹备平潭边防检查站、海警大队、边防支队建设;省教育厅支持平潭建设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支持省重点建设高校引进台湾高校优质学科专业资源、在平潭合作举办二级学院,支持筹建平潭大学;省外经贸厅将省级外经贸部门权限内的外资项目审批和自由技术进出口登记管理权限下放综合实验区;省交通运输厅对综合实验区内的对台交通设施建设项目,将给予专项支持;2010年年末,省财政参与的综合实验区两大投融资平台——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作;福建检验检疫局、海洋与渔业厅、环保厅、工商局等部门的相关政策也相继出台……

  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的出台,使得平潭开放开发加速推进。 “‘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也即将获得批准,随着更多优惠政策的出台,平潭也将迎来发展的大好机遇。”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火热,成为关键词

  福建最“热”的地方是哪里?

  平潭!

  人民日报在重要位置刊出《“海上麒麟”乘时飞》等文章,新华社播发《海西一方热土》等长篇通讯,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福建平潭:先行先试,打造海峡两岸交流前沿平台》等多则报道……“火热”,成为众多大牌媒体聚焦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关键词。

  4月9日,以台北圆山大饭店董事长黄大洲博士为团长的台湾农业学术交流访问团来到平潭,开展两岸农业合作学术考察交流活动。黄大洲表示,平潭开放开发建设力度大,定位明确,两岸合作将大有可为。

  台商李云超介绍说,自实验区成立以来,平潭这片沉寂多年的土地倏然间变成了一方热土,访问、考察、交流、投资的企业、团体络绎不绝。

  世茂、远雄集团来了。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世茂集团与台湾远雄集团共同成立海峡投资股份公司,对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海峡如意城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发提出合作方案,并与管委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海峡如意城项目将在“五个共同”的基本原则下,引进台湾原生态的创新型管理、技术、教育、人才等优势资源,项目规划建设集五星级酒店、国际一流软件智能办公区、商业及高尚居住区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滨海生态城市综合体,总投资60亿元,总建筑规模将超过200万平方米,项目预计三年基本建成;

  台湾商业发展研究院考察团来了。考察团就平潭开放开发的政策措施、经济发展、旅游开发、文化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等与实验区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台湾国民党中常委廖万隆、国民党籍“立委”林郁方、曹尔忠与台湾企业家来了。他们表示,平潭投资兴业空间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回台后将积极宣传,动员广大有实力的台商来平潭投资创业,助推实验区开发建设;

  台湾华冈公司来了。福建国航公司、实验区交投公司和台湾华冈公司合作成立了福建海峡高速客滚航运有限公司,共同推进海峡高速客滚航运项目;

  ……

  平潭的高起点、大手笔规划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客商前来考察、投资。

  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设计机构参与了平潭综合实验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英国CVG国际设计集团、德国G£P建筑设计公司还参与了坛南湾组团城市设计;环娱公司美国主席兼营运总裁威廉怀德赴平潭考察,希望引入环娱公司营运酒店业、娱乐业、餐饮业等成功经验,投入平潭实验区的规划建设。

  据介绍,综合实验区设立一年多来,已经有近千批境内外各类考察团来平潭考察,涉及高新技术、物流、旅游开发等多个领域。 (王凤山 丁瑞武)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