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首季,我省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4.5%:科学发展的开门红

2011-05-03 09:55:27来源:福建日报

 

      潮涌连天又一春。

      伴随春天的脚步,福建经济继续平稳增长。来自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我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26.53亿元,同比增长14.5%,高于全国4.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分别快于全国和东部地区7.2个、8.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5位,同比前移1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分别快于全国和东部地区7.9个、11.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0位,同比前移4位。

      在“十一五”圆满收官的基础上,今年初以来,全省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开门红。

      发展步子好中求快,又好又快,这是福建谋求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季开门红,印证了福建践行科学发展转变方式的孜孜追求和成效,这是全省上下凝心聚力的结果,也更加振奋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始终是福建谋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主攻方向。

      去年底“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甫一结束,省委、省政府就作出今年继续打好五大战役的战略部署,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和拉动,重点产业调整振兴不断深化,效应不断彰显。

      央企投资福建步伐再提速,引人瞩目。宝钢集团重组福建德盛镍业项目已于3月22日正式落地,此外,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马TFT项目、首钢集团的漳州开发区首钢-凯西项目、龙岩市的磷化工项目、中海油1000万立方米原油商业储备库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3月底,我省与央企洽谈签约项目已开工25项,总投资2569亿元,开工率达45%,总体开工率超序时进度。大力挺进的央企,不仅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极强,而且这些项目涉及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突出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和海洋高新技术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对我省集聚发展要素,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注入强劲动力。因此,在落实已签约项目的基础上,我省持续推动新项目的签约,一季度,全省各设区市和省属企业与央企新洽谈项目33项,总投资1556亿元,其中13项签订了合作协议,总投资391亿元。

      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持续推进,大项目接连落地。环三都澳、闽江口、湄洲湾北岸、厦门湾、古雷-南太武新区、龙岩产业集中区等6个区域,一季度投资超序时进度,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新投产52个、新开工322个。一批大项目落地建设,带动区域整体发展,形成支撑福建跨越发展的新动力源。

      今年3月底,我省代表团访问港澳期间,举办两场推介会,签约85个项目,投资总额100.1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项目涉及专利技术合作、人才培养、商贸物流、旅游、金融、会展等领域,体现以现代服务业和新兴制造业为主、以资金技术密集型大项目为主的特点。可以想见,随着项目的引进,必将进一步推进我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其成效可用我省第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再作解析:

      一季度,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4.4%。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542.9亿元,同比增长21.6%。在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21个行业增速在20%以上。

      这当中,三大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支撑和带动作用明显。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三大产业首季实现增加值571.9亿元,同比增长23.9%。全省产值前百家工业企业全面稳定增长,联合石化、宸鸿科技、翔鹭石化、厦工机械等企业增速均超过30%。

      从投资结构看,一季度,先进制造业完成投资455.13亿元,增幅同比提高37.7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完成投资33.36亿元,同比增长72.8%。技改完成投资101.75亿元,同比增长44.8%。

      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五大战役如火如荼,项目建设全面提速,调整振兴不断深化。加快转型升级,正成为我省新一轮跨越发展的主旋律。

 

      在提速发展的同时,我省像考核经济一样考核民生,紧抓保障和改善民生、城市建设等工作。这不仅厚实了民生之本,也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经济发展,产生了民生经济效应。

      一季度,民生工程战役进展顺利。今年续办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有42件,其中,新农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乡镇卫生院建设、校舍改造建设等都完成时序进度。截至3月底,全省各类保障性住房新开工7737套、竣工6178套;各类棚户区改造完成拆迁17.7万平方米。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其中,省少儿图书馆主体工程封顶,省档案馆进入室内装修阶段。

      今年全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1年经济发展目标为:生产总值与城乡人均收入同步增长12%。省委、省政府提出今年继续为民办38项实事,涉及城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助残、养老、社保等领域。截至3月底,已下达资金21.30亿元,占应下达的18.11%,目前项目总体进展顺利。

      借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东风,今年我省计划投资17.9亿元,开展平潭闽江调水工程、厦门莲花水库、仙游金钟水利枢纽工程等17个省级在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解决部分设区市防洪安全和供水问题。

      城市建设战役稳步推进。一季度,完成投资255.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2.2%,完工项目56个,在建项目1130个。一批重点城市建设项目快速推进,其中,全省城市绿化完成投资6亿元,新增中心绿地68个,面积86公顷;新增公园18个,面积64公顷。

      省会福州继去年拆墙透绿、强力拆除违建之后,今年又大力“治水”,全面整治75条内河,“水清、河畅、路通、景美”的别致景色不久将重现榕城。市民无不欢欣鼓舞,张先生看到福州下大力气整治内河的消息后,很是兴奋,通过福州市便民呼叫中心“12345”,一口气提了如何杜绝垃圾和污水近距离直排等6条建议。

      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继续推进。去年第一批22个试点镇年度目标顺利完成,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雏形初显。今年,全省再增20个试点镇。一季度完成投资164.4亿元,占年度目标的28.7%,小城镇发展日新月异。

      顺应经济发展和群众期待,我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继续保持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首位,继续保持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造林绿化常抓不懈。今年进一步加大造林补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力度,一季度,全年造林任务已完成过半。

 

      面对开局之年的首季开门红,我们多一份自信,更要多一份清醒。

      福建和其他省份一样,在宏观发展环境上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通胀压力持续加大、企业生产成本上涨、资金土地供应紧张、物价上涨压力加大、外贸走势不容乐观等等。这些制约因素,要求福建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也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挑战带来机遇,忧患催生动力。

      3月初,国务院批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最早获批的国家区域发展规划之一,是中央支持福建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是海西建设和福建发展新的里程碑。

      4月28日,省委召开全面贯彻落实《规划》动员大会,发出以此为契机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动员令: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谋划和推进大项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用好先行先试政策;加快构建互动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

      号令既出,目标已明。能不能在首季开门红后抓好第二季度乃至全年工作,为开局之年交上完美答卷?能不能在今后五年、十年的发展浪潮中一次次赢得优势?主动权,在每一位福建干部群众手中。

      福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需要我们以“追”和“赶”的姿态,以“拼”和“闯”的决心,乘势而上,砥砺奋进。(记者 吴毓健 段金柱)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