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山海优势 福建十大新增长区域活力迸发
我省新增长区域发展风生水起,日新月异。图为26日,在泉港洋屿片区东港3万吨级化工码头施工平台上,工人在加紧进行立柱模板加固。据悉,泉港化工园区洋屿片区石化码头和仓储项目已进入建设阶段,洋屿片区投产后将成为我省最大的液体化工品物流集散地。 林 辉 肖咸强 摄
夏日的平潭,早已是火热的大工地。“一天一个亿”,正在向“20年再造一个厦门”的愿景冲刺。平潭综合实验区设立1年多来,已有近千批境内外考察团前来考察,其中台商占1/3以上,初步达成投资意向200多项,投资额1000多亿元,涉及高新技术、物流、旅游等领域。
其他新增长区域发展也是风生水起,日新月异。今年一季度,十大新增长区域完成投资669.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2%。其中,环三都澳、闽江口、湄洲湾北岸、厦门湾、古雷-南太武新区、龙岩产业集中区等6个区域投资超序时进度,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新投产52个、新开工322个。
福建实现跨越发展,统筹山海、统筹产业、统筹城乡,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至关重要。去年6月,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对此便形成共识。去年8月,我省将十大新增长区域发展列为五大战役之一,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并使之成为跨越发展的新增长点,支撑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创业创新重要基地。
沿海地区充分发挥区位、港口资源等优势,布局石化、电子信息等大项目,做大做强我省主导产业。在闽江口,宝钢集团重组福建德盛镍业项目已于今年3月22日落地,这是央企与我省民企的首个合作项目,世界最大绿色不锈钢基地将在罗源湾崛起;在湄洲湾,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持续发力;在厦门湾,龙头企业宸鸿科技、翔鹭石化、厦工机械等今年一季度增速均超过30%;在漳州,古雷台湾石化园区的规划建设,已引起台湾石化界业者的高度关注,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决定由现有的PX、PTA项目继续向上游延伸,投建1500万吨炼油、150万吨乙烯及下游一体化项目。
内陆地区则充分发挥生态、本土资源等优势,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机械等产业。龙岩素以水泥、煤炭等资源产业唱主角,近年来,借助名列世界工程机械25强的龙工集团的回归,精心培育机械产业,同时充分发挥“客家祖地”优势,深度对接台湾机械产业。去年,全市以机械为主的200多个项目先后竣工投产,总投资450亿元,龙工销售总额突破120亿元。到“十二五”末,龙岩的装备制造业产值将由目前的百亿元级跃上千亿元级,基本建成世界级工程机械制造基地。
新增长区域建设不仅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且是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依托,牵引产业群、城市群发展壮大,成为支撑福建跨越发展的新动力源。在环三都澳发展战略引领下,宁德以港口建设为龙头,以钢铁、石化、能源、船舶修造等临海工业发展为核心,发展港口群、产业区和城市群。福安市湾坞工贸集中区目前已落户机电、不锈钢等产业项目64个,总投资347.6亿元,未来5年内可望形成千亿产业集群。南平以大力推进武夷新区建设为突破口,加速打造全新的城市群,并通过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等,加快建设海峡西岸新兴产业基地。 (段金柱 张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