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解决问题 加快突破
高位推进 机制创新

小城镇建设加快促进城乡统筹

2011-06-01 09:18:57来源:福建日报

      福建日报讯 (记者 方承) 初夏时节,依山傍水的南安市水头镇生机勃勃,镇区内高楼拔地而起,老旧房屋焕然一新,新建道路纵横交错,两旁树木郁郁葱葱。作为我省第一批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水头镇已然形成宜居城市综合体的主骨架,并在去年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管理与环境整治年”行动。

      加快小城镇建设,形成合理的城镇布局,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省委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一个重要决策。去年6月,省委、省政府在工作检查中提出,在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上,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去年8月,我省把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列入五大战役,确立了第一批22个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共实施780个项目,完成投资超过300亿元,试点镇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集聚辐射能力明显增强,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今年初,全省再增加20个试点镇,全年要实施1100个项目以上,完成投资570亿元以上。今年一季度,各试点镇在建项目106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47个,完成投资164.42亿元。

      规划是龙头,产业支撑是关键。水头镇副镇长陈海铿介绍说:“今年初,水头镇总体规划获批,明确定位为‘泉州南翼新城的中心、国际化的石材产业总部基地和南安市经济中心’。”在去年实施80个项目的基础上,这个镇今年又组织实施项目63个。这些项目涵盖产业支撑、基础设施、新城建设、环境改善、公共服务等,截至4月30日,已完成投资17.3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5.05%。

      推进小城镇建设,解决好“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是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小城镇内在活力。小城镇改革战役刚打响,省国土资源厅即出台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操作办法指导意见,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省共完成旧村复垦新增耕地指标交易993.26亩,交易金额25795.51万元。省住建厅会同省公务员局按“三支一扶”政策,为试点镇招聘毕业生,输送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对试点镇中12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联系村,省农办从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中,通过以奖代补形式给予支持。

      在频频出台的利好政策引导下,小城镇建设风生水起,资金、技术、公共服务不断涌向村镇。泉州市金井镇等设立了规范的融资平台。宁德市赛岐镇等推进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探索行使更多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三明市小陶镇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城镇公交,目前已开通4条公交线路,建设10个停靠站、36个停靠点;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在此设立了全国唯一的村镇银行支行,永安一中分校正加快建设,永安市医院分院也将延伸到此,农民们不久也能像城里人一样生活了。

      据了解,今年全省将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严格规划设计管理,抓好启动区和启动项目,创新投融资模式,通过试点探索,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基本建立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产业基础,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使农村人口稳步有序地向镇区集中,小城镇居民基本享有与城市居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