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关注“6·18”

“6·18”,一年更比一年好

2011-06-21 15:23:21来源:福建日报

    18日,在“6·18”专设的食品安全监测移动实验室车内,来自荷兰的专家正参观食品安全检测。林辉 摄 

      九年耕耘,硕果累累,“6·18”已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品牌。九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省各设区市、各有关厅局积极开展常年项目对接,大力推进对接项目落地转化,认真筹划“6·18”展会,使“6·18”越办越好。

  促进结构调整优化

      交互式电子白板、风光路灯互补系统、车载影音娱乐系统、气动清废机等产品,在三明展馆,60多种高新技术产品引人关注,产品涉及生物医药、林产化工、机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上届“6·18”,三明企业引进瑞典国家科学进步奖、国家环保奖等6项大奖获得者曹海平博士的金属半固态快速成形自有专利技术,投资2亿元成立福建省瑞奥麦特轻金属有限公司,生产的手机、笔记本电脑镁合金外壳,耐磨性、磁屏蔽性能远优于其他同类产品,且重量轻25%,成型速度快2倍。目前企业已开始试生产,并将为国际品牌的电脑提供外壳。

      “我省举办‘6·18’九年来,一大批高新项目成功落地三明,大大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6·18’已成为三明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手。”三明市“6·18”组委会办公室主任谢国强告诉记者,“2006-2009年,三明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26.88%、41.09%、80.2%、336.37%,均高出全省平均增幅。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2.7亿元,比2005年增长13.3倍;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从2005年的3.7%提高至2009年的20.9%;总产值从2005年居全省九个设区市倒数第一上升至第五位。”

      本届“6·18”三明成果丰硕,截至19日,对接项目741个,预计项目总投资201.1亿元。其中,合同项目651个,总投资179.6亿元。有不少是属于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的好项目。“我们将在继续抓好常年项目对接的同时,积极促进已对接项目加快落地,形成新的增长点。”谢国强说。

  助推新兴产业崛起

      “18日开幕当天,我们就现场对接了60个项目,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绝大部分。”在工业和信息化馆,省经贸委技术进步处处长陈居雷高兴地表示,“我省‘6·18’越办越好,已成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的助推器。”

      本届“6·18”,省经贸委突出产业导向,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对接。在1800平方米的展馆内,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七大领域的项目占了一半以上。除了推介2000项可转化的成果外,还集中展示一批已完成中试即将产业化的项目,其中不少产品将填补国内空白。

      首次设立的香港科技展区,展示了40多项最新研发成果。陈居雷告诉记者,在今年福建代表团港澳之旅期间,省经贸委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应科院签订了推进闽港技术移转的合作框架协议,内容包括充分利用我省“6·18”平台,建立双方技术成果交流、移转的长效机制;在“6·18”设立展馆,联合举办闽港新兴产业对接会等。仅仅3个月,已见成效。在18日举行的闽港产业项目对接会上,9个项目现场签约。

      “本届‘6·18’,省经贸委共征集筛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项目成果1762项,征集整理行业和企业技术需求737项,已完成对接项目491项。我们将继续完善常年对接的工作机制,助力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争创新优势,推动福建工业跨越发展。”陈居雷表示。

      “‘6·18’是科技创新的平台、两岸合作的平台、国际交流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我们已成功举办了八届林业院(校)企对接会,共征集和推介林业科研成果1730项,对接林业项目1534项,总投资174.9亿元。好政策加上‘6·18’这样的好平台,必将进一步增进科研院校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为科技兴林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更多对接项目落地生根,实现多方共赢。”省林业厅产业处处长邓荣俤说。

      以“6·18”为平台,我省许多林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邓荣俤告诉记者,近年来,我省林业对接项目呈现出携老带新、生态低碳的特色。今年,已成功对接林业项目132项,总投资19.7亿元,涉及闽台林业合作、农业“五新”项目、低碳经济等诸多内容,合作领域更加集中,产业导向作用更加明显。

  绿色科技改变生活

      “‘绿博会’贴近生活,贴近民生,一届比一届办得好。”看着接连几日都极其热烈的场面,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技处处长刘珠雄十分高兴。

      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省政府共同举行的“绿博会”,一直是“6·18” 的一道亮丽风景。今年以“推进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城市”为主题的第五届“绿博会”,首次展示“十一五”成就和“十二五”规划,突出体现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新理念及福建特色项目,如投入使用的二星级绿色建筑项目——福州三木家天下,正在建设的省建科院的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武夷山景区、茶博园智能化管理和无障碍建设,福州内河整治及芍园、青年会等历史建筑再生利用,厦门五缘湾湿地公园、共同管沟应用技术项目等等,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把‘科技改变生活’的理念融入招展、布展工作,突出产品先进性和适用性,突出南方建筑节能特色,并注重推广节能减排理念,突出宣传绿色环保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刘珠雄介绍说,“绿博会”创办以来,与世界约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产业发展中的龙头企业相继来福建参展,有效促进了国内外建筑节能先进技术的推广和交流。“绿博会”还成为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宣传教育平台,使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生态意识深入人心。福建的建筑科技和建筑节能工作走在了南方地区乃至全国前列,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

      本届“绿博会”,共有306个项目参展,目前现场签约项目已达15项,投资约4亿元人民币。征集对接的项目达206项,总投资约29亿元人民币。(记者 王永珍 吴宏雄)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