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大力增进民生福祉

——四论贯彻落实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2011-07-26 11:11:24来源:福建日报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全面实施海西《规划》,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依靠的主体力量是人民群众,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发展成果,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有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对民生改善也有新的热切期盼。这就要求我们满怀对群众的深情,真正把民生摆在优先位置,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同步提升,使之成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赢得更广泛更可靠更牢固的支持。

      海西《规划》提出,到2020年,海西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基本公共服务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直接关系群众的生活水平、幸福感。为此,我们要立足长远,主动作为,加快步伐,紧紧围绕海西《规划》提出的目标,强化并充分发挥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上的主导地位,把努力增加基本公共服务的供应,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主攻方向。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快推进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重点民生工程,并着眼于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在财政资金投入上,宁可在建设性开支方面少一点,也要确保在基本公共服务的开支稳定增加、比重逐步提高,确保对重点民生工程的足额投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尤为人民群众所关注,我们要高度重视,按照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加大对山区、农村和弱势群体公共事业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逐步实现人人都能沐浴在基本公共服务的阳光下,以促进社会公正。

      进一步改善民生、增进福祉,还要着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水平,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稳定是人民幸福的源泉,是最大的民生。要努力完善党和政府主导下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使社会各个利益群体能各得其所、和睦相处、互利互惠,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福建”建设,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安定感。

      在更高起点上做好民生工作,要树立搞好民生也是大政绩的观念,像抓经济那样抓民生。这就要求我们按照海西《规划》要求和省委部署,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以更大的力度做好民生工作,努力把海西建设成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文明祥和之区。(《福建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