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创两岸交流合作新优势
——五论贯彻落实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要充分发挥我省对台优势,积极先行先试,不断探索两岸交流合作的新路子,开创两岸交流合作的新局面。
当前两岸关系呈现和平发展的良好态势, ECFA全面实施之后,两岸经贸合作势头更加迅猛;在大陆开启“十二五”规划之际,台湾中长期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也于2011年初正式起跑,两者不仅启动时间相同,而且都把彼此间的经济合作作为重要内容。机遇面前,我们必须围绕海西《规划》要求,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试作用,紧紧抓住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有利时机,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加快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展现更大作为,取得更新进展,不断增创两岸交流合作新优势。
闽台交流合作基础良好,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等政策更使海西对台交流合作条件得天独厚。我省“十二五”规划和台湾“黄金十年”政策蓝图,都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作为重要内容,双方互补性强,为闽台合作特别是产业战略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强我省“十二五”规划与台湾“黄金十年”政策蓝图对接,在区域合作、产业布局、项目建设、双向投资贸易等方面开展更多合作,促进我省产业大发展。用足用好先行先试等政策,扩大ECFA协议早收清单成果,争取更多服务贸易项目列入后续协议,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加快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在对台经贸合作等方面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发挥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功能作用,推动两地各行各业建设双向互动机制,形成对口合作、常态往来的格局,促进两岸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往来,取得闽台交流交往的新成效。
平潭综合实验区是两岸交流合作的试验田,平潭的开放开发与当年深圳的开放开发具有同样重大的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平潭开放开发在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扬“平潭速度”所展现的优良作风和冲天干劲,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形成有利于大开放大开发的良好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在短时间内形成承接两岸合作的产业基础,不断推进平潭开放开发取得新进展。要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深入研究和实践“五个共同”,力争在吸收台湾人士参加平潭管理机构、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促进闽台经济社会对接融合等方面有所突破,为两岸合作探索新路。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按照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的部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实施海西《规划》,进一步弘扬真抓实干的作风,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不断开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为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更大贡献。(《福建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