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上开好局 新跨越中惠民生
——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助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
2011,“十二五”开局之年。
上半年,福建在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进程中,交出了“开门红”的新答卷: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4%,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
对这一答卷,群众感受如何?记者近期专门在各级人大代表中进行走访,作为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反响极其热烈:
“五大战役打出了海西的战斗力,打出了福建的精气神,创造了新时期的‘福建速度’。”
“拓展两岸交流合作,福建成绩斐然。”
“百姓安居乐业,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人大代表们感受着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磅礴气势,他们为之振奋,为福建的发展鼓与呼,又将这种热情转化为参与海西建设的直接行动力。
7月21日,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动员全省人民为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而努力奋斗的决议》,将中央的决策和省委的部署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具体行动,为实现福建发展新跨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更高起点 更好发展
福建,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
“十二五”开局之年,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已成为全省上下“最强音”。
人大代表更是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上,福建的每一个进步他们都感到欢欣鼓舞。
“五大战役实施以来,省里在强调发展‘快’的同时,更注重在‘好’上下工夫,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小县城里的路灯亮了,街道整齐了,桥面宽了,老百姓高兴了。”省人大代表、福鼎市民族中学教师蓝瑜说。
“经过‘十一五’的努力,海峡西岸港口群加快形成,吞吐能力已突破3亿吨,厦门港步入亿吨港行列。过去5年来,福建港口开发势头强劲,港口货物吞吐量逐年突破。未来的福州港、湄洲湾港、厦门港三大港口群目标明确,前景看好。”省人大代表,莆田市国货精品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范说。
看得见的变化在身边,然而,感受最深的变化发生在自身。
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福建文鑫莲业食品公司,已在我省莲子加工销售行业稳居龙头地位。谈及企业发展,省人大代表、公司董事长帅金高说:“近年来,福建创新型省份建设不断加速,科技创新已成为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劲引擎。通过政府搭建的‘6·18’等平台,我们与高校进行技术对接,顺利解决产品开发难题,实现了标准化种植,产品产量逐年提高。文鑫莲业能逐步做大,离不开政府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对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视。”
看项目、议发展、勤调研,代表们在为我省各地取得的喜人成绩深感鼓舞的同时,也积极献良策、建诤言,审议我省“十二五”规划、海西城市群发展规划,把脉福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发展。
“继续延续五大战役的做法,把项目攻坚工作当做战略性的任务。”陈玉炎代表建议。
“福建要率先开创一条加快转变,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有效途径。”陈宜安代表建议。
许多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部署,有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必将把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更多交流 更快先行
ECFA正式签署并实施,揭开了两岸经济合作的新篇章,福建发展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位置和特殊意义越发凸显。闽台独特的“五缘”优势在海西先行先试中越发彰显魅力。
在今年初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厦门市财政局局长黄强提出关于支持厦门打造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建议。“我们欣喜看到,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被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厦门市的两岸金融中心建设快速推进。”黄强说。
省人大代表、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蔡振翔说:“福建正是通过着力先行先试,创新闽台教育合作模式,提升了闽台高校教育交流与合作水平。”去年,他在省人代会上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加强闽台文化教育交流基地的建设工作等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目前,两岸教育合作试验园区、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两岸教学资源基地已在福建启动建设,闽台力争通过两岸“一园区两基地”的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福建特色、在两岸有广泛影响的教育交流品牌。
平潭开放开发是海西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战略突破口,作为两岸共建的综合实验区,福建第一大岛平潭已成为海峡西岸的一片热土。
“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千头万绪,现在 ‘一天一个亿,一天一个样’,这种变化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上上下下各相关部门的默契配合。”省人大代表、平潭综合实验区副巡视员陈文波激动地说。
平潭面貌变化之快,陈文波感受颇深:“最直观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承担两岸直航重任的澳前客滚码头,9月底就要投入使用了,这个项目的相关审批工作可谓超常规,所以才有了建设的超速度。而这种‘平潭速度’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体现了领导者的魄力。”
平潭开放开发也让人大代表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建议。
“吸引海峡对岸目光的不仅是平潭的区位优势,更在于平潭开放开发的全新理念。在当前这样一个形势下,台湾也需要大陆市场,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闽台的交流更加深入,平潭发展前景应该看好的。”省人大代表、福州电业局仓山供电局专责师陈展弘说。
从全省人代会到全国人代会,支持平潭开放开发的建议议案持续升温:关于设立“平潭岛自由贸易区”构建两岸经贸合作试验基地的建议、关于尽快批准《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并出台支持其发展改革措施的建议、关于请求授予福建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于平潭综合实验区特别立法权的议案……都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或省有关部门的重视,平潭发展再添助力。
更加惠民 更加温暖
“政府为群众办的事,都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了。”有代表这样说。
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优先解决,惠民利民的重大民生项目得到优先安排。一项项民生好政策,写下了浓墨重彩又实实在在的一笔,让代表们看到了省委省政府民生优先的魄力和行动力。
“现在我们乡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都可以领到55元基础养老金,老有所养,大家都说好。这些年,从中央到省里,惠及‘三农’的政策出台了一个又一个。希望今后能够再进一步解决新老农保的衔接问题,让农村百姓更加安心养老。”省人大代表、上杭县庐丰畲族乡党委书记钟立新说。
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群众福祉,是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
“近年来,福建社会保障政策法规不断完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标准不断提高,福建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建立,惠及了全省城乡千百万人民群众。”省人大代表、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鄢萍说。
“十一五”期间,福州市城区农村五保标准由原来的210元提高到了每月300-350元。今年,鄢萍又与其他4位代表联名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我省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为社会架起了一道可靠的安全网。”
代表肯定这些便民利民举措的同时,也对如何更好地推动民生工作建言献策。
“要加快供水工程建设、降低供水管网漏损、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安全性。”省人大代表简少玉建议。
“加强民办幼儿园管理,实行民办幼儿园准入制度、建立安防体系。”省人大代表林鸿莺、郭立红建议。
……
在各级人大代表眼中,发展的福建最美;在各级人大代表心中,福建的发展最重。围绕中心、议政履职,代表们为能成为福建发展的亲历者而自豪,为能成为福建发展的推动者而倍感重任在肩。(记者 郑昭 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