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引擎”到“新支柱”
我省着力培育壮大文化产业集群
画上的鸟儿竟然会飞?国庆期间,在福州温泉会展中心举办的首届中国(福州)动漫消费电子展上,众多动漫文化创意让市民啧啧称奇。
在科技与电子艺术概念馆中,记者看到,参观者向一副山水画上吹一口气,原本静止的画就开始徐徐“变脸”:轻则树木摇曳、鸟儿飞起,重则狂风大作、飞龙现身。运用台湾尖端的数码技术,传统书画绽放了新的生命力。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一个好的文化创意,能推动一个产业崛起,创造真金白银,产业崛起又反过来推动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这就是文化产业的魅力。”参加此次动漫展的台湾代表团团长、台中市电脑公会理事长黄文正表示,在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如火如荼,闽台文化同根同源,合作潜力巨大。
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为经济结构调整增添了新动力。这是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我省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近年来,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01.66亿元,同比增长30.5%,占GDP的4.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而在一些地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
在福州,原创动画和游戏产量已进入全国十强。经过几年的探索,目前福州动漫企业已初步摆脱了前期只有投入、没有收入的尴尬处境。各企业纷纷与音像发行商、玩具、文具等衍生品厂商合作开发或形象授权,产业链逐渐形成;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榕都318文化创意艺术街区等10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建立;形成动漫产业集聚区、工艺产业集中区和重点文化旅游区等产业集群发展的格局,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福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厦门市充分发挥资源、人才、环境等优势,大力发展动漫游戏、文化创意、文化会展等文化产业,为提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去年,厦门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40亿元,同比增长25%,占GDP比重达7%。
莆田市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成就令人瞩目,已成为支柱产业,木雕、玉石、金银首饰业的产量、产值及出口额均居全国同业前列。目前,全市工艺美术总产值超200亿元;去年,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06.95亿元。
……
从“新引擎”到“新支柱”,文化产业正风生水起,风光无限。
据介绍,今后,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将在提升整体实力上下工夫。按照“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建设大园区、发展大产业”的思路,着力培育壮大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动漫游戏、工艺美术等十大主导产业集群,着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国产动漫产业工程等五大文化产业发展工程。以福州、厦门等城市为重点区域,构建合理的区域布局和发展格局,不断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程度。
为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我省加大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将文化产业纳入信贷投向鼓励类行业;突出文化产业信贷支持重点,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重大项目、重点园区基地、出口产品及贸易、核心层文化产业发展等给予倾斜。从2009年至2012年,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每年统筹安排1亿元扶持动漫游戏等软件产业发展,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3000万元扶持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更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正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与金融投资相结合的体制机制,推进福建省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创立。
根据相关规划,到2015年,福建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将力争超过8%,真正成为我省经济的支柱产业。(记者 潘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