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勇立潮头 争当先锋

——我省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热议福建精神

2011-11-25 10:42:25来源:福建日报

      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连日来引发了我省广大干部群众的热议。福建精神,既高度提炼福建独特的深厚底蕴,又体现新时代发展的胸襟和气势,大家纷纷表示,要努力实践福建精神,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贡献。

      敢拼会赢,创造幸福

      “福建精神增强了我们建设和谐幸福新农村的信心,是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浦城县莲塘镇山桥村村支书徐芳忠告诉笔者。

      徐芳忠说,“敢拼会赢”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敢拼是一种执著、一种魄力、一种动力。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增收一直是党支部“拼”的目标。目前我们已建起以山桥村为中心、辐射周边5个村的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村民人均收入今年预计可达8000多元。

      徐芳忠说,“敢拼会赢”是行动指南,下一阶段,我们将发扬福建精神,发挥支部产业小组的作用,引领村民明年发展大棚蔬菜300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扩大到4000亩,力争明年农民人均收入突破9000元。有福建精神的引领,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和谐更幸福。

      永春县桃城镇丰山村党支部书记陈庆先说,福建精神中的“敢拼会赢”,正是闽南人精神的真实写照。近年来,丰山村因地制宜,敢于创新,探索出“猪—沼—果”生态养殖模式,村民生活富裕了,村集体收入从2006年9000多元增加到去年的15万元,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村。“福建精神的提出,让我们的干劲更足了。我们将继续发挥‘敢拼会赢’的精神,投资400多万元兴建农民公园、生态农业观光园等,争创国家级生态示范村。”

      爱国爱乡,推动发展

      作为基层村官,厦门市海沧区海沧街道贞庵村党支书黄建国对福建精神有着本土味的独特理解。

      贞庵村地处海西首个保税港区——海沧保税港区的核心地带。1995年以来,由于港区建设需要,约有一半村民积极配合拆除了自家的老宅、祖堂,住进安置房。“港口建设是为了国家、为了家乡更好的发展。村民配合拆迁,服从大局,是爱国爱乡的具体表现。”黄建国说。

      依靠临海优势,贞庵村民早年从事运输、水产养殖。港口发展起来后,村民以敢为人先、敢拼敢闯的劲头,涉足物流、商贸等行业,闯出一片新天地。“我们的小舢板换成了上千吨的大船,从海沧走出去了。现在,村里的企业将近30家,小资产变成了大资产。”黄建国高兴地说。

      作为基层干部,建阳市童游街道新村村支部书记叶建西对福建精神中的“爱国爱乡”和“敢拼会赢”特别有感触。他说,新村村是库区移民村,去年洪灾,80%人口受灾,面对严重的灾情,村两委干部连夜分头行动,组织500多名移民紧急转移,实现大灾无人伤亡,并及时展开灾后生产自救。

      叶建西表示,要大力弘扬福建精神,充分发挥父老乡亲和在外经商有为人士的爱国爱乡情怀,谱写敢为人先、推动发展的新篇章。

      勇立潮头,争当先锋

      龙海市榜山镇芦洲村村支书高鸡桃认为,福建精神既高度提炼福建独特的深厚底蕴,又体现新时代发展的胸襟和气势,基层干部备受鼓舞。特别是“敢拼会赢”,和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传统精神一脉相承,尤为触动人心。

      芦洲村紧邻市区,近几年发展态势良好,先后投建了芦洲公园、二级污水泵站等民生工程,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发展成果。目前,城市二级主干道芦洲大道和安置房正在建设中。“作为拓展中的新区,我们将践行福建精神,勇立潮头,争当先锋,再上一批民生项目,为民造福。”高鸡桃说。

      “党代会提出福建精神,很让人振奋。作为党员干部,我要带领全村大力践行福建精神,为村里的各项事业发展尽心尽力。”漳平市官田乡官西村村支书陈阳岗在和村主干一起学习福建日报有关党代会的报道时说。

      官西村是茶叶生产村,全村种植铁观音4000亩,年产值2000多万元,种茶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陈阳岗信心满怀地说:“我们要在福建精神的指引下,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引导村民建设生态茶园观光示范区,发展有机茶,走提质增效、可持续的路子。”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