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省政府和中国民用航空局在京签署的会谈纪要,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将极大推动我省民航业跨越发展——
培育民航产业 助推海西跨越
12日,省政府和中国民用航空局在北京签署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民航发展会谈纪要。这是我省和民航局贯彻海西《规划》、加快民航发展、努力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的一个重要举措。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快民航发展是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对外开放综合通道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加速要素集聚,提升产业水平,升级消费结构,为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增添活力和动力。”
此次双方签署的会谈纪要,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将极大推动我省民航业跨越发展。
优化布局 形成两大机场群
我省去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民航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逐步实现各设区市均有1个民用机场。围绕这一目标,国家民航局和我省将进一步优化机场布局,共同加快推进厦门新机场、福州机场二期、泉州新机场以及莆田、漳州、武夷山等机场项目建设或前期工作,尽早建成三明机场,力争到2015年,形成以厦门机场为核心、泉州机场为重要干线的闽西南机场群,以福州机场为中心的闽东北机场群。
机场建设方面,民航局将给予项目审批、空管工程建设、投资补助等支持,首次明确提出,福建老区、苏区机场建设资金投入,分别参照中部、西部政策。我省将把空管工程建设中的建设用地预审、土地征用拆迁、规划审批、环境评价等纳入机场建设工程一并办理。
做大厦航 培育航空运输
国家民航局和我省将支持厦门航空公司在福建航空运输业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厦航占省内机场起降时刻比重。按照规划,2015年厦航机队规模将从“十一五”末的70架增加到150架,其中驻福建基地飞机达100架以上。
双方还将加大对福建航空运输市场开发培育的支持力度,拓展境外航线,支持中外航空公司开辟厦门、福州至东南亚、东北亚、欧美等国际航线;加密区域干线,支持开辟厦门、福州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成都、重庆、西安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空中快线,加密福建机场至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航班;扶持支线运输,开辟省内及周边邻近区域支线航班,扶持支线机场经营和支线航空运输。民航局将积极研究对革命老区、中央苏区加大支持的政策措施;我省各级地方政府“十二五”期间支持航空运输的资金总额将不少于8亿元。
此举表明,我省将从过去的重机场建设转向建设、运输并重,通过做大航空物流,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从而达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
扩大直航 打造空中快线
充分发挥福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前沿平台作用,进一步拓展两岸直接往来范围,通过完善厦门、福州等机场两岸空中直航的设施条件,进一步便捷经厦门和福州中转往来两岸的机制,打造两岸空中快线。
扩大直航规模。民航局支持适时增列武夷山机场为对台客运直航点,增列泉州、武夷山机场为对台货运直航点;双方将加强协作,发挥福建省在两岸协商航空资源分配、航空公司的权益保障、设置分支机构、开放航空业务、提升直航服务质量和通关效率等方面先行先试的作用。
创新两岸航空合作。支持民航相关单位在福建设立办事机构,支持闽台航空产业深度对接,支持台资企业按规定在闽设立或参股航空公司;推进两岸通用航空和民航管理、信息对接,推动民航运输业务和代理业务等合作。
试点平潭 首推通勤航空
平潭将在华东地区率先实施通勤航空试点。平潭机场已列入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结合平潭建设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家园的规划要求,国家民航局将按照“三小两低”(小机场、小飞机、小航线、低门槛、低成本)原则推进通勤机场试点,为开展两岸通勤飞行和海峡救助合作创造条件。
通勤航空是指利用小型航空器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航空运输服务,主要服务于勤务、商务和公务旅行。据悉,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开展通勤试点。将平潭纳入通勤试点,将极大满足平潭开放开发对民用航空的需求。将来,外地在平潭投资兴业者,可乘坐小型飞机,方便地上下班。
多元并举 发展通用航空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公务飞行、商用飞行市场越来越大,同时,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生产作业飞行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科学实验等公益方面的飞行活动将越来越普遍,通用航空将是继续干线飞机、支线飞机后,另一个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
民航局将加强对福建省内通用航空及航空产业发展的支持与指导,引导民航飞机制造和维修业企业在福建布局;我省将加强通用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统筹规划通用航空机场、直升机起降点的建设布局,鼓励社会力量、民营资本投资设立通用航空企业及服务保障企业,加快厦门与福州航空产业园区规划,加强民航产业链项目招商,从战略性新兴产业角度给予综合配套的政策扶持。
省民航发展协调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建将在‘十二五’期间抓住机遇,先行先试,充分发挥民航在经济增长中的驱动作用、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提振作用及在消费结构转型中的保障作用,后发先上,加快打造国内民航业先进区域。”(记者 王永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