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平潭:吹响激情跨越新号角

2011-12-22 09:55:04来源:福建日报

      这是催人奋进的号角声。

      这是激情跨越的新起点。

      1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赋予平潭综合实验区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政策,平潭迎来重大历史机遇,将驰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我们终于迎来了这一刻。平潭已经准备好了!”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负责人说,平潭综合实验区设立以来,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各项前期工作,为《规划》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础建设一马当先

      21日上午,金井湾组团建设现场,大型机械持续作业,工人们正顶着寒风在打桩基、绑钢筋、建房子。这里正在建设的项目有海峡城、协力科技园、平潭台湾科技园区冠捷园区……

      “我们调集了30台打桩机,集中在2号地块施工,推进速度非常快。”平潭海峡如意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陈经理介绍,海峡城共有8个地块,已启动建设2号地块和6号地块,正在打桩基的2号地块,将建39层高层住宅,6号地块的多层住宅楼目前部分已封顶。

      走进平潭岛,处处可见和金井湾组团一样的建设场景。

      去年以来,平潭综合实验区超常规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和规划编制等“五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近100亿元;今年,平潭继续高标准、大力度、快节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1至11月已完成投资270亿元,预计年度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

      据悉,平潭已重新梳理“五个一批”项目,明年计划完成投资600亿元,力争3年内完成投资1000亿元。

      “建设两岸共同家园,吸引台湾民众到平潭生活创业,关键要形成两岸对接的条件。平潭开放开发初期,主要是打基础、蓄力量,只有‘筑好巢’才能引来‘金凤凰’。”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龚清概日前在平潭县召开的两会上说。

      “平潭速度”处处彰显——

      经过近两个月的奋战,19日,平潭海峡大桥复桥首套(西引桥)移动模架拼装成功,标志着大桥上部结构施工正式展开;

      “四区多组团”建设如火如荼。金井湾组团、竹屿组团吹沙造地工程年内可完成,幸福洋组团吹沙造地工程已经启动,金井湾、岚城、坛南湾等组团和老城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展开;

      去年,实验区启动旧城道路改造项目。万宝路、西航路、龙凤路等,改造后的道路笔直宽敞,配上道路两旁的绿化,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平潭城关变美了,有大城市的感觉。”来平潭的人都发出感慨;

      从2010年起,平潭将连续5年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绿化工程,每年植树1000万株,进一步改善全岛生态环境。今年截至10月底,共完成造林绿化(补植)33145亩,植树1012万株,分别占目标任务的174.4%和101.2%。下一步,实验区将大力实施绿色屏障、绿色通道、绿色城市、绿色景区、绿色村镇五大工程,全面改善平潭生态环境,做到常年皆绿、四季有花、立体布局;

      ……

      一个个项目快马加鞭,奏响一曲曲激情跨越之歌。在建设者“白加黑”、“5+2”的奋战下,平潭岛变化翻天覆地,“一天一个样”。

      先行先试谋跨越

      在一个落后海岛上拓荒创业,开辟一条前无古人的新路,要敢于大胆探索、大胆创新,走出一条大开放大开发的新路来。

      作为综合实验区,平潭的最大优势在于先行先试。

      首先,是机制体制上的新突破。遵循“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实验区设立若干职能部门,实行扁平化、高效率的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先后成立区办公室、经济发展局、环境与国土资源局、交通与建设局、公安局等5个正处级工作机构。同时,成立金井湾组团、岚城组团、幸福洋组团、坛南湾组团、澳前组团等5个组团建设指挥部。

      大部门制办公,打造了高效率的服务,受到落地企业和前来考察的客商的高度赞赏。“从签约到动工,协力科技园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这得益于实验区扁平化、高效率的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协力(平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闯感慨地说。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平潭处于开放开发初期,需要建设的基础项目多、工程大,单纯依靠平潭来建设,存在资金不足、推进速度缓慢等问题。如何快速推进这些项目建设,赢得时间?成了摆在实验区当政者眼前的一个课题。

      通过探索,实验区加强与央属大企业合作,与中水集团、中交集团、中建集团、中冶集团等签订建设合同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采取代建、BT、股份合作等运作方式,在水利、港口、交通、市政设施、安置小区等领域开展合作,快速推进项目建设。

      平潭本级财政收入不多,如何创新投融资机制体制,加强投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为实验区的开放开发创造有利条件?实验区成立以来,组建了实验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国有投资公司、交通发展投资公司和鼎新公司,搭建筹融资平台。同时,着手组建平潭银行和产业基金,争取实验区国有公司到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发行企业债券,扩大国债发行份额,全面解决融资问题。

      此外,着力强化银企合作,创新企业直接融资形式。与国家开发银行、兴业银行、农发行福建省分行签订了战略性金融合作协议,海峡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陆续进驻实验区;与15家商业银行对接,总承贷资金达670亿元。

      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还将全面加强与金融机构、央企的合作,做强做大融资平台,盘活资源、资产、资本,突破项目融资瓶颈。

      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美好家园,需要两岸同胞携手共建。

      11月30日,“海峡号”直航台中,平潭至台湾海上直航通道正式建立,两岸由此建立起时间最快、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海上通道,可谓两岸交流合作的一个里程碑。

      这是岚台交流的一个缩影。

      平潭综合实验区甫一提出,就得到台湾各界的热切呼应。“平潭的开发建设,从一开始就倾注了台湾同胞的智慧,从规划到建设,台胞积极热情参与,这正是平潭开放开发独特之处。”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周青松说。

      作为闽台交流合作重要抓手,平潭积极探索“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共同受益”的两岸合作新模式,这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参与。为此,成立了由两岸产业团体、企业社团和专家学者等各界人士组成的“促进平潭开放开发顾问团”,以吸纳两岸建议和意见,凝聚两岸智慧和力量,为平潭开放开发积极建言献策。

      去年,台湾中兴工程顾问公司从20多家竞标企业中脱颖而出,与英、德、日等国的设计机构参与平潭综合实验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由台湾四大工程顾问公司共同组成平潭开发投资筹备小组,在平潭区域规划、开发、建设,以及打造平潭智慧岛、信息岛、低碳经济岛等方面展开合作。同时,实验区还邀请台湾规划机构参与编制各专项规划。

      12月2日,平潭台湾科技园区·冠捷园区奠基。该项目占地约4000亩,首期总投资约4亿美元,预计年产值130亿元。“我是乘坐‘海峡号’从台中过来参加奠基典礼的。有了这条海上通道,再加上特殊政策,平潭发展前景广阔,必将吸引更多台商、台胞来大陆投资兴业。”冠捷科技集团董事长宣建生表示,集团将会把更多项目放在平潭。

      紧挨着台湾科技园区的协力科技园早在5月就已动工建设,项目的首个封装场预计明年上半年竣工投产。台湾协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孟邦说:“我们是最早落地平潭的高新企业,原来计划投资57亿元,后来追加到73亿元。如今《规划》发布,说明我们当初的选择没错。”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已有近千批境内外各类考察团来平潭考察,其中台商占1/3以上,初步达成投资意向200多项,投资额1000多亿元。

      为鼓励台商投资兴业,实验区出台了鼓励商务运营中心和总部型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金融产业发展等优惠政策措施;制定了支持台胞来平潭创业发展的19条优惠政策,给予台湾同胞在子女就学、住房、养老、医疗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

      新机遇,新跨越。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上麒麟”将展翅腾飞,实现“北有平潭”的愿景。(记者 王凤山)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