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解读③

科学发展的美好家园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解读平潭《规划》

2011-12-24 09:38:53来源:福建日报

  “《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绘就了两岸共同家园的10年蓝图。”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解读《规划》时表示,“对实验区发展布局进行明确的功能划分,提出区域统筹联动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深化两岸经贸交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促进两岸科技文化教育合作。5至10年后,平潭岛将打造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幸福宜居岛。”

      六大功能区组团推进

  根据《规划》,平潭将通过组团推进、分时序开发,逐步构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空间发展格局。六大功能区是根据海坛岛及其附属岛屿的自然地理特点进行的科学划分。

  中心商务区。中部核心区将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健全生活服务设施,重点布局高端商务、金融保险、行政办公、高尚居住及旅游服务设施,打造充满活力的生态宜居地。

  港口经贸区。依托良好的港湾和优越的深水岸线资源,建设大中型港口,将重点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货运代理、转口贸易及港口物流业,建设商贸、海产品加工及台湾农产品交易中心。

  高新技术产业区。按照“突出重点、优势互补、高端发展”的要求,积极承接台湾及境外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建设成为两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低碳科技应用示范基地。

  科技研发区。加强两岸在关键产业领域和核心技术方面的联合研发,建设两岸合作的产业技术研发及应用基地;建设成为集智能交通、智能生活、智能建筑等为一体 “智慧岛”。

  文化教育区。平潭将高起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两岸教育合作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动漫游戏城,加强两岸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合作交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旅游休闲区。平潭优质沙滩长达70公里,海蚀地貌景观遍及全区,拥有平潭海岛国家森林公园和海坛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将通过加强海峡两岸旅游合作,逐步建成国际知名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区。

  《规划》还提出建设各具特色的功能岛,在具备开发条件的附属岛屿,分别建设高端居住区、休闲度假区,发展特色船舶修造产业、海洋观光渔业,建设台湾海峡海上补给基地等。

      区域统筹联动发展

  平潭陆域面积392.92平方公里,作为待开发的海岛,土地资源相对充裕。同时,平潭背靠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腹地广阔,在推动两岸交流合作、承接台湾产业转移、促进周边地区联动发展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因此,《规划》提出,在加快平潭开发建设的同时,要统筹平潭与周边地区的发展布局,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区域联动发展。

  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要实现联动发展。目前,平潭的水、电、路各方面都亟待加强。交通方面,依托福清、长乐等相邻地区较好的经济基础和便利的交通条件,通过建设平潭海峡大桥复桥、福州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福州至平潭铁路,打通海坛岛北部对外连接通道,将平潭纳入福州大都市区。供水方面,将实施区外调水工程,近期从福清三山镇北林水库应急调水,并谋划建设闽江调水龙高支线二期,将闽江水源引入平潭,满足平潭近中期开发建设用水需求;远期将考虑从闽江大樟溪调水。供电方面,平潭220千伏电网建设已摆上日程,“十二五”期间将建两座220千伏变电站。

  其次是产业分工联动发展。通过与相邻地区统筹产业分工合作,拓展产业发展的空间,增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区域整体功能,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根据《规划》,平潭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向周边延伸产业链,做大产业群。虽然平潭不能发展重化工业,但可利用政策优势发展总部经济,将生产基地建在周边城市。

  平潭还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等高端产业,江阴港区在平潭港区码头建成前,可直接为实验区发展提供港口服务,其中牛头尾作业区、万安作业区临近平潭,将来可与平潭港区互补开发。打造以平潭为中心,以江阴港和长乐空港为两翼的海峡物流走廊。

  通过区域统筹,联动发展,将促进闽江口区域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联动发展,改变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南重北轻”的格局,实现新的突破。(王永珍)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