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解读

2012-01-07 09:18:50来源:福建日报

      近日,国务院批准实施《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这是厦门特区建设30年以来,推动科学发展,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涉及领域最广、政策措施最多、改革力度最大的一个方案,为全面推进厦门先行先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新定位:构建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区

  《总体方案》提出了厦门“在推动科学发展和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试验,创新体制机制,以配套推进区域合作、行政管理、对外开放等支撑体系建设为基础,构建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区”的目标定位。通过促进两岸产业深度对接,形成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区域;通过推动文化、卫生、体育等全方位交流,形成两岸文化交流最活跃平台;通过完善两岸直接“三通”基础条件,形成两岸直接往来最便捷通道;通过完善新型高效的社会管理和优化法制环境,形成两岸同胞融合最温馨家园。

  到2015年,初步建立适应科学发展、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体制机制。两岸产业对接和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经济转型升级初显成效,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基本建立,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框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更加显现,政府行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台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功能更加凸显。

  到2020年,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密切两岸交流合作的体制机制。形成两岸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深度合作集聚区,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经济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形成完善的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两岸交流合作不断加强,形成两岸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新突破:科学发展和两岸交流双向拓展

  厦门在科学发展和两岸交流合作方面将实现新突破。

  推动科学发展方面,在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先行先试、创新城乡统筹发展、创新区域合作、深化行政管理、创新全面开放等五大领域进行改革试验。为台胞在厦门投资兴业、交往交流和生活居住提供更加良好的社会服务和更加优化的制度环境,建立新型高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形成岛内外一体化新格局;组织实施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规划;构建“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的简洁高效行政体制;充分发挥特区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面向特区改革开放新的历史使命和战略机遇,坚持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方面,在创新两岸产业合作发展、创新两岸贸易合作、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创新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创新便利两岸直接往来等五个方面重点突破。将厦门建设成为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基地,建立有利于厦台两地产业深度合作的体制机制;实行更加开放的对台贸易政策,扩大对台贸易,创新贸易管理和服务体制等等。

  新抓手:实施数十项配套政策措施

  《总体方案》包括了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五大主要任务和五大配套推进重要领域改革试验共数十项配套政策措施,对关系到厦门长远发展的十多个重大平台建设起到极大支撑作用。

  重大平台主要包括: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整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大陆对台贸易中心”等。

  加快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包括创新航运物流服务,大力发展航运金融、保险、租赁、海事支持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航运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包括在厦门划定特定区域建设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探索实施鼓励其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适当放宽台湾企业在合作示范区从事现代服务业的资格限制;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包括鼓励内外资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在厦门设立总部、资金营运中心、研发中心、外包中心或后台服务机构等;整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包括支持整合海沧保税港区、象屿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统一管理体制,统筹规划政策功能;在厦门建设“大陆对台贸易中心”,支持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等载体建设,促进厦台商贸业交流合作。

  新跨越:全力打造“五个厦门”

  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总体方案》为厦门科学发展和改革开放拓展了新空间。厦门综合配套改革,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使厦门进一步发挥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龙头作用,再创经济特区新优势,为全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这是改革的动力所在、突破所在。

  经过30年的发展和积累,厦门经济特区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厦门经济特区将突出主题主线,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以“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全力打造创新厦门、宜居厦门、平安厦门、文明厦门、幸福厦门,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和平统一的“排头兵”,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林世雄)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