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睿智之言谋发展 务实之策促跨越

——省政协给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综述

2012-01-09 09:17:57来源:福建日报

      步履铿锵又一年。

      刚过去的2011年,省政协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主线,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再次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倾注满腔热情 助推跨越发展

      “十二五”期间,每年安排1500万元用于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园内农业企业用电按农业生产用电标准下浮30%……去年5月28日,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若干意见》,充分吸纳了省政协提案中关于出台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优惠政策措施的建议。

      省政协提案委负责人介绍,该提案是去年圆满落实的重点提案之一。2010年9月,委员们就提前赴漳浦、仙游等地视察,之后将视察报告转化为提案。提案建议,以省政府名义尽快出台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在资金、用水用电以及税收、人才等方面给予创业园更多的政策支持,从更高层面推动创业园发展。该提案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省直有关部门也积极响应。《意见》出台后,进一步激发了在闽台商的创业热情。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民进福建省委提交了《关于扎实推进新一轮农田水利建设的建议》的提案。为推动该重点提案的办理和落实,去年8月,省政协提案委与提案承办单位联合组成重点提案督办调研组,前往福州、莆田、南平等市开展督办调研,了解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最终形成了内容翔实、建设性强的调研报告。

      承办单位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部门采纳提案的5点建议,将提案提出的多方筹集资金、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加强监管确保质量、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等意见作为全年水利工作的重点铺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2000亿元投资,全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将水利骨干项目纳入全省五大战役统筹推进,推动了我省水利大投入、大建设。

      去年,全省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其中,融资难、成本上涨压力等较为突出。省政协委员对此十分关注,连续提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有关提案共8件,引起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出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措施后,省政府也随即出台《关于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十二条金融财税措施》,吸收了提案建议,从加大信贷倾斜、降低融资成本等12方面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去年我省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701万亩,占任务的107.8%,造林面积是往年的3倍,创历史之最。沉甸甸的数字背后,省政协委员《关于大力推动造林绿化 加快建设生态福建》的提案,也发挥了推动作用。

      一年来,委员们以满腔的热情,围绕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壮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等事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提案593件,占立案总数的54%。同时,提案办理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承办单位认真办理,有效促进了成果的转化。

      牢记责任使命 推动《规划》实施

      参加去年全国两会的政协委员仍清晰地记得,当温家宝总理向福建代表团宣布国务院正式批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这一喜讯时,会场掌声雷动。“这是福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委员们评价说。

      海西《规划》获批后,省政协委员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把推动规划的贯彻实施作为履职重点,努力在宏观决策上当好参谋,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敢于作为。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创发展新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十届省政协第十五次常委会议上,15名委员围绕“贯彻落实海西《规划》,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踊跃发言,争献良策。分管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讨论,并对委员发言表示赞同。

      为促进海外侨胞对接、参与海西建设,省政协组织港澳委员、侨台特邀委员就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深化闽港澳协作等重要课题,广建有据之言,广献务实之策,形成15篇调研报告,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按照海西《规划》的总体要求,省政协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反映全省人民的意愿,积极向中央和国家部委提出设立两岸新型海关特殊监管区、比照实行西部大开发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优惠政策等意见建议,为《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获批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去年,对委员们关于加快平潭开放开发的16件提案、50多件信息专报,省领导作出20多件次批示,许多建议直接进入决策程序。

      广开言路,广纳良策。去年初以来,委员们就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提出了许多积极的意见建议。在广泛调研、深入论证的基础上,形成35篇调研报告,为推动海西《规划》实施作出了积极贡献。

      凝聚智慧力量 服务文化繁荣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人民政协智力雄厚、人才荟萃、联系广泛、渠道畅通,正是发挥这些优势,省政协积极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组织动员委员参与文化发展实践。

      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是五大战役之一,委员们十分关注试点小城镇的文化建设。去年6月,来自文化、汽车、建筑等行业的委员们赴闽侯县青口镇开展调研。委员们提出了小城镇建设要明确功能和定位,注重当地的产业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等方面同步协调发展,文化建设要充分挖掘深厚的历史和地域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山水等自然和生态景观,要打造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和产业文化等建议,并形成专报件报送省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省领导批示要求认真研究所提的建议,加强对试点小城镇文化调研,加强文化建设。省文化厅及时采纳建议。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我省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委员们对邵武和平古镇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文化遗产开展抢救性保护的建议,推动省直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抓紧编制保护规划,拨出专项经费维护。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去年4月22日至5月2日,省政协与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等部门在福建博物院共同举办了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摄影展。摄影展不仅吸引人们欣赏我省古老村镇的独特魅力和人文风情,还借助媒体呼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建设和发展。

      邀请省直有关部门共同视察我省备战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情况,协调解决了专项资金;提出加快建设我省文化产业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等建议,被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吸纳;提出规范旅游景点外文简介和译名的建议,促成景区检查更正……一年来,省政协委员积极投身我省文化改革发展实践,在文化繁荣发展波澜壮阔的大潮头,众人划桨,协力共进。

      春去秋来年复年,不懈履职为发展。为了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广大委员们竭诚献策、尽心履职,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