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履职机会 融入跨越发展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闭幕之际访我省委员
迎着暖阳,带着笑脸,13日上午,圆满完成大会各项议程的我省全国政协委员信心满怀地走出人民大会堂(上图,本报记者 关建东 摄)。在会议期间,委员们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议题积极建言献策,在团结、民主的浓厚氛围中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凝聚力量。
梁绮萍委员说,这是十一届全国政协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是在全国各族人民喜迎党的十八大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大家牢牢把握主题,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围绕推动经济“稳中求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等,积极建言献策,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我省全国政协委员持续关注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提交了数十篇相关提案,继续争取中央加大力度支持福建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展,为推进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郭振家委员说,这是一次振奋精神、推动发展的大会,有关文化发展的话题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他建议,支持福建打造两岸文化交流前沿平台,进一步下放入岛文化交流团组审批权,进一步支持入岛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放宽台商投资福建印刷、发行、文化、影视动画、影院建设改造等领域的准入门槛,鼓励台胞到福建文化企业从业并获取相应职业资格。
简少玉委员说,要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切实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大对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缩小区域、城乡文化发展差距。
深化闽台交流合作,建设两岸人民共同的家园,是委员们的共同心愿。李顺堤委员认为,两岸合作开发和建设平潭海关特殊监管区,要进一步发挥对台政策先行先试和龙头带动作用。应重点推进“贸易便捷化,往来便利化”,突出产业对接,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将平潭建成海峡西岸低碳产业基地、港口物流基地、现代农业基地和旅游合作基地,建成现代化的生态新城。叶露昆委员说,保护环境是两岸人民的共同诉求,两岸可以携手在环保领域有更大作为。台湾在环境建设和保护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要大力推广台湾的好做法,把家园建设得更加文明和谐。
福建山好水好空气好,生态省建设在大会上受到广泛关注。林嘉騋委员认为,福建要着手产业结构调整,腾出更多的空间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
骆沙鸣委员说,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任重道远,要加强领导、科学推进。建议各级政府成立水土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实施水土保持工作领导挂钩制度,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通过绿色信贷和农业保险等融资渠道以及激励政策,充分调动群众治荒积极性,推进水土流失治理。
陈绍军委员建议,中央有关部委应在建立汀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及安排土地整治、农村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上加大对福建的支持力度。同时,把长汀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推向全国,形成全国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
“要按照中央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更加注重稳定增长、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民生保障。”李未明、庄威等委员表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强化政策导向,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生产一线,鼓励企业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用工荒”和“就业难”的矛盾,还将推动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展望未来,信心满怀。尽心尽责为民履职,助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是大家共同的心愿。“我们将尽快把大会精神传达给家乡人民,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齐心协力把福建建设得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委员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