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平潭:落实《总规》再发力

2012-04-03 16:34:45来源:福建日报

    平潭海峡大桥复桥施工人员在紧张施工,力争2013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复桥与平潭海峡大桥组合,形成八车道进出双通道。(资料图片)林熙 摄

      新起点,新坐标。

  2011年11月底,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平潭步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快车道。

  《总规》发布后,中央各部委再次发力,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平潭开放开发建设,平潭干群一心全力以赴建设“新家园”。平潭,正朝着“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的目标迈进。

新的起点 新的聚集

  平潭开放开发,党和国家领导人寄予殷殷厚望,要求平潭发挥区位优势,建立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和人员往来的平台,积极探索建立一个比较有利于开放开发的机制,努力在两岸交流合作中走在前头。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平潭开放开发。省委书记孙春兰多次赴平潭调研,提出必须把平潭开放开发作为推进福建发展和闽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举全省之力推进平潭开发建设。省长苏树林要求,贯彻落实《总规》,全力推动平潭开放开发,重点要在建设“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上下工夫,让台湾同胞在平潭工作和生活就像在台湾一样熟悉和方便。

  去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总规》,在通关模式、财税支持、投资准入、金融保险、对台合作、土地配套等方面赋予平潭综合实验区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政策,为平潭发展明确了政策大框架。

  平潭综合实验区成立以来,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质检总局等中央各部委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支持平潭开放开发建设。《总规》获批后,中央各部委再次发力,加紧对接政策落实。今年3月初,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的意见》,从八个方面提出具体政策,其中不少政策是国家质检总局首次发布,体现了对平潭的高度重视和倾力支持。

  据了解,国家赋予实验区7个方面28条政策,含金量高、推动力大、涵盖面广。如何抢抓机遇,研究好、对接好、落实好各项政策,成为我省和实验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总规》发布以来,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工商局等省直各部门就形成了对总体发展规划、配套政策的学习和研究态势,对相关政策进行全面梳理,细化落实方案。

  超常规建设,需要超常规人才配备。《总规》获批实施,平潭开放开发进入新阶段,不仅需要政策、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的支持,更需要优秀干部与专业人才的强力支撑。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启动实施“四个一千”人才工程。3月20日,首批350名挂职干部从全省各地各部门集结平潭,为实验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为进一步让外界了解平潭,2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总规》新闻发布会,平潭再度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台湾东森电视台、香港大公报等境内外媒体聚焦平潭、报道平潭、推介平潭,全方位展现平潭在新起点上的新思路、新作为、新业绩。

  继新闻发布会后,2月29日,平潭综合实验区规划研讨会在京举行,省领导与中央和国家部委、央属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领导及专家坦诚交流,认真听取大家意见建议,共同探讨加快平潭开放开发之策。吴良镛、周干峙、赵宝江等著名专家学者就贯彻落实《总规》、编制完善《总规》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建议。

规划先行 引领提速

  平潭开放开发,规划要先行。

  在平潭综合实验区现场指挥部一楼规划展示馆,一幅230平方米的数字沙盘嵌在地面上。灯火通明的城市夜景,破浪前行的游艇客轮,纵横交错的街道公路……一幅幅3D画面全景展示了未来海岛城市的绚丽,令人向往。

  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平潭综合实验区在开放开发之初就将科学规划放在第一位,舍得花大价钱买“指南针”。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龚清概多次提出:“实验区一定要突出两岸特色,高起点、高水平编制各项规划,多留遗产,少留遗憾,切实以科学引领平潭跨越发展。”

  《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的编制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2010年3月,当平潭综合实验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正式启动时,福建采取国际邀标的方式,从全球20多家顶尖设计单位中遴选出8家,又从中精选出德、英、日及台湾的4家公司。台湾中兴工程顾问公司提出的“幸福宜居岛”方案荣获一等奖。2010年7月中旬,经过反复论证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经省委、省政府审定,正式上报国务院。2011年11月,国务院在组织有关部委反复调研、修订后终于正式批准。

  纵观平潭规划,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遵循“生态、低碳、智慧、开放”的原则,从平潭的实际出发,将全岛科学地分为中央商务区、港口经贸区、科技文教区、旅游休闲区“四区多组团”,同时确定若干各具特色的功能岛,实行组团推进、分时序开发建设,构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

  此后,管委会又科学编制了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路网、科技智慧岛等20多个专项规划。这些规划,大到多区多组团布局、小到单体外立面颜色,无不反复论证,真正体现出了高起点、高标准。

  在规划引领下,平潭开放开发建设不断提速。走在平潭岛上,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过去僻静的海岛,现已成为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一条条在建的大通道,正不断地延伸,冲破原来的框架;一片片新辟的绿化带,绿树掩映、绿草如茵,在海风吹拂下预示着这座未来“海上花园”的美好明天;“海峡号”往返海峡两岸,构建起了两岸海上直航航线,已成为两岸人民往来的快捷通道……

  今年,是实验区实施《总规》的开局之年,也是省委提出的“三年基本形成开放开发条件”的第三年,全区干群加压奋进,全身心投入,大力推进实验区建设。

  今年初,实验区下达任务,今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其中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5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与财政总收入目标分别锁定同比增长18.5%、45%左右。

  “为更好落实规划,从1月到5月底、从6月到十八大召开前,实验区将打好两场‘大干150天’攻坚战。”实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攻坚战后,岛内主干路网将基本形成,组团开发条件基本具备,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等市政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适应实验区开发建设的法律规章和政策框架体系、城市建设规划体系将初步确立,大综合、扁平化、高效率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建立,通关条件基本形成。

共同家园 携手建设

  平潭距离新竹仅68海里,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共同家园”建设吸引了对岸的目光。

  海峡东岸掀起了一股“平潭风”。3月24日至28日,由省长苏树林率领的福建省闽台合作交流团赴台湾访问。在台湾期间,平潭综合实验区在新竹举行座谈会、在台南举行实验区发展说明会,“平潭”引起台湾各界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台湾资拓宏宇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丛毓麟认为,平潭综合实验区已经完成总体规划,其中,“智能科技岛”和“共同家园”是他最感兴趣的两大关键词。他说,通过释放利好两岸的先行先试政策,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将会对岛内业界产生较大的吸引力。

  针对台湾同胞关心的平潭是否对台湾农副产品开放的问题,龚清概在台湾表示,平潭目前正在建设农副产品水果批发市场、对台小额商品贸易市场、台湾商品交易市场、两岸中心渔港和渔产品批发市场等,最大幅度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为台湾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等的逐步完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平潭。去年,投资73亿元的协力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将生产6-8英寸晶圆。平潭台湾科技园区·冠捷园区奠基,该项目占地约4000亩,首期总投资约4亿美元,多个高科技电子、教育文创、养生食品饮料、生物科技等知名企业入驻,预计年产值130亿元。

  “《总规》获批给我们吃了定心丸,说明我们选择投资平潭没有错。我们很多高级管理人才和科研人才来自台湾,‘海峡号’拉近了两岸距离,平潭成为‘台胞第二生活圈’。”作为第一家在平潭投资的台资高科技企业,协力科技集团副董事长王闯说,刚开始公司对投资平潭有顾虑,没想到短短两年时间平潭就发生了重大变化,给了台商很大的信心。

  随着大开发大开放进程的加快,在各项优惠政策刺激拉动下,平潭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成为各方投资的热土。截至目前,实验区企业总户数突破2000户大关,成为我省吸引境内外资本最多、最快的地区之一。去年底,平潭工商局推出当天核准制、注册资本零首付制和台资企业直接登记制等新举措,台资企业注册登记实现了飞跃性突破,全区共有台资企业36家,超过了外资企业总数的一半。

  在产业项目带动下,平潭发展迅猛。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3%,比2008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39.4%。从这一年起,实验区在我省率先实施高中阶段教育免费、社保全覆盖。

  新起点上的平潭,正以日新月异的“平潭速度”,迈上跨越发展的宏伟征途。(王凤山 陈梦婕)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