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夯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根基

——我省广泛深入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

2012-04-17 15:28:54来源:福建日报

      刚刚过去的“无会周”,我省大批党员干部走出会场和机关,深入广袤农村和企业生产一线,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广受群众好评。

      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解民忧、办实事,是我们党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将领导干部“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政策下基层”的“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一以贯之,并不断丰富其内容、提升其内涵。

      省第九次党代会后,省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委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对领导转变作风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到基层去、到生产一线去,与广大干部群众一起谋发展、找对策、想办法,推动党代会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得到实实在在的贯彻落实。

      为进一步夯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根基,今年3月开始,一场领导带头、干部响应、群众参与的下基层活动正在八闽大地全面铺开,广大党员干部轻车简从、真心实意地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

      截至昨日,全省有近20万人次党员干部下基层,共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等突出问题3.2万个、化解矛盾纠纷2.6万个、收集意见建议16.8万条、召开座谈会6.5万场次、走访党员群众56万人次、发放问卷88万份、结对帮扶生活困难群众48.4万人次。

      “解决群众的诉求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基层经济发展如何,百姓生活遇到什么困难?今年全国两会一结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春兰就直奔基层。3月17日至18日,孙春兰来到宁德古田、屏南,深入生产生活一线,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地方发展与农民增收等工作。

      面对面了解百姓冷暖、心贴心倾听群众诉求。19日,在周宁接待上访群众时,孙春兰说:“群众就是我们的亲人,解决群众的诉求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她强调,要研究如何依法依规尽快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难题,切实把接待来访过程变成团结群众、凝聚民心,提高工作水平、增进群众感情的过程。言辞恳切、平易近人,每到一地,孙春兰都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4月8日至9日,孙春兰赴漳州市平和县、南靖县、华安县调研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在华安县新圩镇新圩村老年活动中心,孙春兰与村里的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话发展。当了解到该村建立“一圩一日”集中办公制度、矛盾化解“三级联调”制度,既方便群众办事,又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孙春兰十分高兴,充分肯定其做法并要求相关部门大力推广。

      3月16日至19日,省长苏树林来到龙岩市调研。他要求广大干部在下基层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接访、下访和处理积访工作,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耐心做好化解疏导工作,积极争取上访者的体谅理解。“无会周”期间,苏树林来到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调研,他希望机关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走入群众,多办实事、勤谋发展。正值春耕的关键时节,苏树林又深入闽清县部分乡镇和水口水电站,检查指导春耕生产、农资供应及防汛备汛工作。

      3月底,省政协主席梁绮萍赴漳州平和县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她深入多个村镇,了解扶贫开发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情况及存在问题,与当地干部群众探讨解决思路和措施。她强调,要将水土保持与扶贫开发工作结合起来,在开发性的扶贫中促进发展,在水土治理过程中推进发展,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4月9日至13日,省委副书记陈文清赴南平、三明调研检查农业农村工作。他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出优势,深化改革,转方式、调结构,推动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落实,促进农业实现跨越发展。

      省委常委朱生岭、张昌平、袁荣祥、杨岳、于伟国、陈桦、姜信治、叶双瑜、苏增添、张志南也带队深入村居、学校、企业,与基层干群交流,破解难题、理清思路,推动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在基层得到落实,推进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四套班子领导以身作则下基层,围绕加快扶贫开发、治理水土流失、发展海洋经济等课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与群众面对面座谈交流,与民同乐、为民分忧,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和赞许。

      多办实事、共促发展成为共同心愿

      “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启动后,全省各级各部门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多办实事、共促发展,成为大家共同的心愿。

      日前,厦门市主要领导来到海沧区东孚镇,倾听群众意见,帮助解决难题。“我们终于拿到产权证,这要感谢市、区领导对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视和关心。”厦门海沧农场党支部书记林坚送高兴地说。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形势,厦门各级各部门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在融资、用工、市场等方面加大服务力度,为企业排忧解难。

      省重点项目明溪黄沙坑水库建成后可改善和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58万亩,解决县城3万多人口用水紧张问题,满足园区企业生产需要。要加快推进项目,却遇到了资金压力大的难题。在三明市开展的“下基层、进企业、解难题”现场办公会上,三明市主要领导当场协调金融机构,落实了水库的建设资金。

      4月12日,平潭林业局负责人带着技术人员、企业负责人到平潭最大风口——白青乡长江澳调研。大家根据经验发表了许多意见,展开热烈的讨论。“我们会充分考虑大家的意见,争取尽快动工造林,一定要把这个风口建成绿色屏障。”林业局负责人说。

      如何破解发展难题,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在下基层活动中,各地也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

      在泉州,广大党员干部纷纷下基层,主动服务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晋江市制定10条扶持措施,提速项目审批,启动了第十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发改、国土、工商等11个部门进一步合并削减审批事项,力助民企“二次创业”。泉港区领导到中小企业调研时,发现很多企业主因资金短缺,在研发新产品、升级技术、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市场等方面,信心不足。区里立即研究解决方案,于4月1日召开“二次创业”银企对接会,8家银行和24家中小企业在会上签订10.5亿元的贷款授信。

      今年初以来,漳州市持续深入开展“帮企业渡难关,帮项目破难题”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漳州市召开了3场政银企对接会,帮助工业企业解决融资需求;组织了两场名优产品展洽会,参展企业达800多家;举办了2场科技成果与企业对接合作恳谈会,为21家企业提供73项科研成果。

      “武平小微企业较多,金融机构能否有所倾斜,给小微企业增加贷款规模5000万元?”“这个要求不过分,我负责帮你们协调各金融机构。”银行负责人当场表示。“连城地瓜干预计今年将实现产值10亿元。能否从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制定连城地瓜干系列产品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我们全力支持,会后马上制订方案。”财政、质监等部门表示……从3月11日起,龙岩市全面开展五大战役现场点评,将办公会、协调会搬到项目现场,许多实际问题在现场得到解决。

      与此同时,全省各地进行着一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进村赶考”:比谁走得深、比谁心意实、比谁帮得多做得好。

      4月15日,福州四套班子领导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接访活动,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1300批次群众反映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解决。

      长期以来,“四下基层”制度在宁德得到贯彻落实。近日,该市四套班子组成10个调研组,分赴全市开展“四下基层,四促四解”活动,有效破解了基层难题、密切了干群关系、推动了科学发展。

      3月13日,莆田市启动“进百村入千企访万户”活动,73个市直机关单位挂钩结对73个后进薄弱村、贫困村和老区村,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掌握村情民意,引导发展“一村一品”、“一户一业”。

      南平市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我和百姓拉家常”活动。目前,该活动已成为南平各级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抓手。

      健全机制转变作风 推动活动持续深入

      为使本次下基层活动持久、有效、深入地开展,省委从机制体制给予了充分保障,并在干部作风上打了“预防针”,确保了下基层不是“作秀”、不当“过客”。

      下基层,先减会议。去年底,省委把省委九届二次全会、经济工作会等五会合并召开,受到干部群众欢迎。接着,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转变文风会风的意见》,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减少会议数量,切实改进会风。不久前,省委决定,从今年4月开始,每月的第一周定为全省各级各部门的“无会周”,倡导领导干部多下基层,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下基层,要改作风。省委提出,领导干部下基层要轻车简从,不搞迎来送往,不搞形式主义,要把政策是否落实、问题是否解决、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尺,以实实在在的效果取信于民。省直机关工委倡导并落实“不组织迎送、不乘小车进村镇、不收任何礼物、吃便餐不喝酒、座谈会上不摆水果”的“五不”要求,受到了基层群众的赞许:“这种‘五不’做法给基层减轻了很大负担,我们非常欢迎这样的下基层活动。”

      下基层,重在成效。省委要求,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认真倾听群众诉求,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帮助基层协调解决实际困难;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企业减负等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要围绕中心工作,加强项目对接,服务项目建设,持续打好五大战役,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深入基层去,拜人民为师。我们期待,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既能“身入基层接地气”,又能“心到基层去官气”,排解民忧、多做实事、促进发展,用实际的成效诠释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的宗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记者 严顺龙)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