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把握活动重点 创造“福建经验”

2012-04-24 10:29:47来源:福建日报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省始终以中央提出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为总体目标,紧密结合我省实际,把“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规划》、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以及打好“五大战役”、建设幸福福建、促进社会和谐、重构新型党群关系为主题,牢牢把握活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扎实有效、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创造了具有省情特色的“福建经验”。

     彰显“龙头”风范,带动活动开展。省委高度重视创先争优活动。省委领导带头建立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点,带头开展调研,解决突出问题。他们多次深入农村基层党组织检查指导创先争优工作,并根据每个阶段的活动情况,向全省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提出具体要求,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在基层落实、在基层行动、在基层见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龙头”的带动和影响下,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第一标准,把提升服务质量作为核心任务,把“三亮三比三评”作为主要动力,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使组织得到锻炼,党员受到教育,群众得到实惠。

     抓好评议环节,赢得群众满意。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群众评议,既是传承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也是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评价的有力抓手,同时,也是创先争优活动能否取得实际效果、能否取信于民的关键。全省各地高度重视群众评议这一重要环节,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单位或联系点,围绕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立足党员岗位实际,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各基层党组织采取“党员晒承诺,群众来评议”、“现场评议、会议评议、走访评议、网络评议”等形式,实现群众“全参与”、评议“全覆盖”。在评议过程中,重视推行“评议成果运行机制”,将群众评议结果及整改落实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建立整改机制,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评议效果。

     唱好“结合”大戏,增强活动实效。结合实际开展活动是取得实效的关键。全省各地力争做到将创先争优活动与省委中心工作、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打好“五大战役”紧密结合起来,与各部门、各系统、各行业的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与重构新型党群关系、为群众排忧解难结合起来,尤其是与省委要求开展的“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结合起来,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效。

     重视典型引路,营造创争氛围。我省高度重视培养、树立和宣传典型工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我省先后推出厦门航空公司、石狮凤里派出所,以及省检察院下派干部李彬、南平法官詹红荔、永泰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教导员郑伯武等各类新典型。全省各地培养、树立和宣传了一大批各行各业先进典型单位和个人。这些单位和个人创先争优意识强,事迹生动、朴实、感人,可学、可信、可敬,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有效开展。

     用好苏区资源,打造活动特色。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省用好用活苏区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请老红军、老八路和解放初期的老干部讲传统,组织党员赴苏区参观学习,汲取营养,接受教育;通过文艺载体,让《苏区干部好作风》等红色歌谣唱响八闽大地,影响新一代党员干部;广大党员干部带着“苏区精神”,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让创先争优活动成为重构新型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个重要契机。

     加强舆论引导,提供活动动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省级主要新闻媒体组织刊发了大量相关稿件,为我省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宣传报道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围绕服务人民群众、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做法、进展和成效。突出宣传一批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形成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把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理论宣传和网络宣传融为一体,形成立体宣传格局。对创先争优宣传报道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保证创先争优活动宣传报道制度化、常态化。(作者单位:省创先争优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李长柱 柯宜达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