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平潭2012——建设先行先试综合实验的共同家园

2012-05-03 10:13:00来源:福州日报

陈玉书(右)与姚志胜在平潭

    编者按:4月20日,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太平绅士、中华慈善总会创始人陈玉书先生等在香港文汇报、大公报发表了长篇文章——《平潭2012——建设先行先试综合实验的共同家园》。文章气势恢弘,生动展现了平潭2012的光明图景。全力支持和融入平潭开放开发,是福州的重大责任、重大使命和重大机遇。本报今日对此文予以转载,以飨读者。

      (一)

  当伟大的祖国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时候,以“东海有神兽,英名叫麒麟”和“神兽出海,麒麟献瑞”的美名称誉中华、称誉天下的平潭宝岛,如今在做什么?

  平潭2012——正在以博大宽广的胸襟、磊落包容的情怀、卓越扎实的绩效和确凿丰硕的成果,让世界解读自己……

  2012年2月13日下午,春风和煦,阳光绚烂。北京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的台湾厅。中央和国家部委的领导、专家们和福建省的领导干部共聚一堂,座谈贯彻落实《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端庄慈蔼的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说:

  “两年多来,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平潭开放开发的战略决策,努力建设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

  “在国务院批准《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之后,平潭的开放开发进入了新阶段。为了发挥平潭在推进两岸合作交流,建设共同家园的平台载体作用,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通关模式,引进人才,细化政策落实,共同推动平潭的开放开发。”

  2012年3月5日,庄严肃穆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在举行十一届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隆重、热烈、举世瞩目。在这次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联席的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以极其从容、极其坚定的语气重申:

  要“拓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使两岸同胞联系更紧密,感情更贴近,利益更融合。全体中华儿女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012年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全国人大福建省代表团驻地看望全体代表。习近平殷切地勉励大家说:

  要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作用,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提高闽台合作交流水平。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充分发挥对台交往独特优势……突出基层民间互动,不断增强台湾民众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要认真抓好《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的对接落实,加大对平潭开放建设的宣传力度,发挥平潭在两岸交流、对外开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打造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载体,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新贡献。

  平潭2012——书写着新的历史篇章,引发我们不得不回顾之前所走过的奋斗历程。

  2009年7月底,福建省委作出了设立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的重大决定。

  2010年2月,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更名为平潭综合实验区。

  2011年3月,在全国两会讨论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放开发。

  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探索开展两岸区域合作试点,明确了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建设的定位,对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作出了部署。

  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准《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

  2011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其中,在通关模式、财税支持、投资准入、对台合作、土地配套等方面,赋予平潭特殊而优惠的政策。政策的特殊而优惠的程度,为建国六十多年所仅见。

  国务院对这个规划的批复,标志着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建设,跨入了历史的新阶段。

  诚如举世周知,平潭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区,地理区位特殊,具备全面开放开发的良好的自然条件,具有独特的对台交流合作的优势。当前,台湾与大陆之间的两岸关系已进入新的历史起点。平潭正以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历史优势、人文优势、政策优势,努力促成两岸双向对接,开展范围广阔、规模弘大、层次更高、力度更深的交流合作,构建两岸同胞共同生活、共创未来的生活圈,促进两岸同胞和社会的融合发展。用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高度概括的文字来说,平潭2012——就是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紧紧围绕构建两岸同胞共同家园这个核心的功能定位,积极开展两岸合作试点,把平潭建成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加快平潭在经济、社会、行政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健全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建设两岸同胞共同生活的宜居区;大力推广低碳技术、优先发展高端产业、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海峡西岸科学发展的先导区。

  (二)

  据平潭综合实验区的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实验区的经济增速居福建全省第一,增速高于全省近5个百分点。实验区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03.5亿元人民币。随着海峡大桥的通车,大量的车流、人流涌入麒麟岛,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据2012年初的汇总统计,2011全年到平潭旅游的人数,比增57%,旅游业总收入比增57.4%。全岛三产的增加值占到GDP总比重的45.02%,充分显示出实验区加快推进的“平潭速度“。

  综合实验区成立以来,先后接待了近千批次的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著名的企业和财团前来考察,至2012年总投资额有望逾1000亿元。特别是台湾方面,已经有近200批次的2000多人来平潭考察洽谈。台湾中南部反响尤为热烈,成立了“高雄—平潭投资开发促进会”,拟在平潭规划建设“小高雄综合体”。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平潭已成为福建全省吸引境内外投资额最多、最快的地区之一。又据福建省工商局透露,2011年实验区新增内、外资企业676户,比增87%;新增注册资本比增42%。其中,新增的台湾企业同比增长2倍多,占当年新增外资企业数量的75%。

  平潭2012——在综合实验什么呢?

  首先,平潭是在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坚决执行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决策部署,高起点、高标准、高参数地编制各项规划。由两岸的企业家、专家促成的顾问团,共同研拟开发中的重大问题;由台湾中兴顾问公司以及德国、英国、日本等设计机构来编制总体发展规划和实验区的20多个专项规划,以及各组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方案等,都已基本完成。实验区管委会龚清概主任形象地说:“规划是生产力,规划是指南针,是全面推进实验区开发建设的基础工程。我们一定要突出两岸特色,高起点、高水准编制各项规划,多留遗产,少留遗憾,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引领平潭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其次,平潭在高品质、高时效地建设基础设施,在快速改变宝岛的面貌,使之向国际海岛大都市的目标挺进。在2010-2011年度投资的基础上,2012年的投资总额将达到600亿元人民币。在整个“十二五”期间,投资将完成2500亿元以上。现在,供水、供电、吹沙造地、植树绿化、垃圾及污水处理、景区建设及星级酒店、旅游设施的建设均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特别应当说到的是交通。平潭海峡大桥和渔平高速公路的正式通车,把福州到平潭的车程缩短至80分钟。“海峡号”海上高速客货运航线正式开通,从平潭到台中仅需两个半小时。2012年,长平高速、福平快速铁路及跨海的公路铁路大桥将全线开工。2013年,平潭海峡大桥复桥将建成通车。俗话说得好:“桥通路通,一通百通。”实验区里可望迅速形成四通八达的“海、陆、空”三维立体的交通网络,通达闽台,通达各地。

  第三,平潭高品位、高素质地促进产业发展已初见成效。据统计,实验区2011年生产总值增长17.1%,财政总收入增长4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2.4%。2012年的目标是实现全实验区生产总值增长18.5%,财政总收入增长45%。按照总体发展规划,实验区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产业和旅游业。目前,两岸联手共建的海峡如意城,总投资额约150亿元以上;协力集团投资73亿元的协力科技产业园;由十家台资关联企业入驻,总投资额达16.4亿美元的冠捷科技园等等重点项目,均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特别是高规格、高品位、高质量的大学城、协和医院等三级甲等医院、博物馆、会展中心、国际森林花园岛建设,都在快速成长。金井湾、岚城、澳前、坛南湾一应组团建设,更是全面铺开,成果斐然。

  2012年,按照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将破土动工建设软件园、创新研究所、对台小额贸易市场、小企业总部、航运中心、邮件处理中心、环保及资讯化中心、保税物流基地、旅游养生基地、海洋生物产业高新科技示范基地等……一言以蔽之,平潭2012——麒麟腾飞,大展宏图。

  还应当述及的是,平潭2012——依据实验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规划,将大力规划发展下述产业:

  船舶修造产业:在现有基础上,规划发展海洋工程装备 产业和特色船舶(含游艇)修造;

  电子资讯产业:重点发展光电、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设计,培育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积极发展软件和资讯服务业;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纳米技术、高分子新材料等产业,推动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

  新能源产业:充分利用丰富的风能、潮汐能和太阳能资源,发展海上风电,推动建立潮汐能发电试验基地;

  文化创意产业:以都市型经济为模板,发展现代传媒、动漫游戏、设计创意等产业,完善文化创意产业链,提升文化产品附加值。

  海洋产业:积极发展精致农业、海产品深加工、海洋生物科技等现代海洋产业,努力打造海峡西岸海洋经济示范基地。

  旅游业:共同打造“海峡旅游”品牌,重点发展海滨度假、文化旅游、休闲养生产业,将平潭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海岛旅游休闲目的地。

  综上所述,平潭2012——在全方位、全时空地贯彻落实总体发展规划的系统工程中,可以看出其目标和宗旨,就是要把平潭建成一个理念超前、科技领先、机制先进、政策开放、经济多元、文化包容、民生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化的综合实验区。换一个角度讲,就是要建设扩大开放的新途径,凝聚两岸同胞的智慧和力量,综合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创造两岸区域合作新门径、新成果的综合实验区,就是要把平潭建成一个融合海峡两岸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创新的综合实验区。

  (三)

  平潭2012——正在先行先试一系列特殊的政策措施,以促进两岸全面对接、融合发展。

  平潭综合实验区作为两岸合作先行先试的区域,为了建成两岸同胞共同向往、共同幸福的家园,国家给予了明确的系列的高强度的政策支持。这些政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梗概地加以了解:

  首先是先行先试通关制度和措施的创新。实验区内将施行“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管理模式。并相应赋予分线管理对应的税收政策。这个管理模式,更加开放,更加便捷,其先行先试的结果可能更具示范性。

  其次是先行先试特殊的税收政策。

  (甲)对从境外进入平潭与生产有关的货物给予免税或保税。

  (乙)对平潭企业之间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丙)在制定产业准入及优惠目录的基础上,对平潭符合条件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徵收企业所得税。产业准入及优惠目录分别由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丁)对注册在平潭的航运企业从事平潭至台湾的两岸航运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注册在平潭的保险企业向注册在平潭的企业提供国际航运保险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注册在平潭的企业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注册在平潭的符合规定条件的现代物流企业享受现行试点物流企业按差额征收营业税的政策;积极研究完善融资租赁企业的税收政策,条件具备时,可进行试点。

  (戊)在平潭工作的台湾居民涉及的个人所得税问题,暂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按内地与台湾个人所得税负差额对台湾居民给予补贴,纳税人取得的上述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第三个先行先试的是金融政策。将在平潭岛实行“双币制”,允许平潭的银行机构和台湾地区银行之间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帐户和新台币同业往来的帐户,允许平潭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为境内外企业及个人开人民币的帐户和新台币的帐户。这是一个很大的创新。

  第四个先行先试的是实施最快捷的对台直航政策,方便两岸直接往来。其标志之一是“海峡号”客货滚装船的开通直航。今后还将扩大直航的台湾港口和班次。

  第五个先行先试的政策是台湾的机动车在平潭岛内行驶。

  第六个先行先试的政策是在岛上购买免税商品。在实验区内设立台湾小商品交易市场,就是在促进开放口岸的前提下设立的免税店。

  第七个先行先试的是方便台胞就业生活的政策。允许台湾相关的服务机构及执行人员,凡持有台湾地区权威机构颁发的证书者,可以在其证书许可的范围内,在实验区内开展相应的业务。

  在先行先试的政策中,还有诸多其他方面,例如经批准台湾电视频道在平潭落地,以及土地配套政策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详谈了。随着综合实验区的开发建设的推进,随着综合实验的范围和内容的拓展,先行先试的政策还将扩展,并且通过法律法规将其固定下来,为实验区内的台湾同胞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平潭2012以后,整个实验区将进一步大开放、大开发,形成与台湾对接的条件。福建省长苏树林不久前曾阐明这一点。他说:

  “下一步,平潭将重点深化与台湾市县的区域合作,探索与台湾的市、县联合开发或由其单独开发的模式,推动台胞参与事务管理,吸引更多的台湾同胞到平潭创业发展。”

  对于平潭先行先试综合实验的下一步发展,福建方面也有翔实可行的规划:

  下一步推动平潭的开放开发,重点在宜居、宜业上下功夫,让台湾同胞在平常工作和生活就像在台湾一样熟悉和方便。宜居、宜业就是要建设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一是要积极借鉴台湾地区在社区管理、社区服务、民间社会服务组织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在台湾同胞相对集中的社区,探索开展台湾同胞参与管理的试点。二是要完善医疗、社会保险、就业、教育、户籍、台湾同胞权益保护等相关制度,研究出台方便台湾同胞在平潭就业、生活的政策措施。三是要健全公共设施和配套服务,支持兴办台资医院,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以满足台湾同胞不同的生活需求,形成台湾同胞的“第二生活圈” 。

  (四)

  2012年3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闭幕以后,沐浴两会的春风,我们一行再访平潭,亲眼目睹了岛内贯彻落实《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热火朝天的景象,令时人振奋,令青史有光。

  平潭2012——面对着岛内外先行先试、综合实验共同家园的大陆和台湾的建设者们,我的思绪不由得飞回20年前的岁月。

  整整20年前——1992年,在我居住的香港,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展开讨论,达成了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隔绝数十年后,相互交融的启动步伐和后续行动的准则。从那时起到现在,20年转瞬过去,海峡两岸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两岸的和平发展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会不断面临机遇和挑战,进程不会一帆风顺,但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大潮和主流民意,终究不可阻挡,不可逆转,前途可期……

  平潭2012——正是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开始进行的新的发展、新的融合。平潭2012——可以说是纪念和践行“九二共识”的结晶和产物,是来之不易的珍品。麒麟宝岛平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世世代代驾驭风涛,排除险恶,用血汗浇灌并且薪火相传的土地,是海峡两岸中华民族子孙的共同财富。现在,平潭建设先行先试、综合实验的共同家园,是在“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的旗帜下,融合两岸同胞的亲情族情,协力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两岸互利双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实施的历史性工程。这样的历史性工程,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需要我们所有的中华儿女披肝沥胆、披荆斩棘地勇敢前行,百折不回的实行开放、开发、维护、建设,努力和谐两岸,和谐大中华,直至民族意志、民族理想、民族核心利益的完满实现。

  的确,平潭2012——广视角、全方位地展现给海峡两岸,展现给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展现给中华民族所有贤孝子孙,展现给普天之下异域万邦的,都是贯彻“九二共识”建设共同家园的决心和实践,都是推动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福音和愿景。

  充满奇迹、充满期待、充满豪情的平潭2012——我们为你的腾飞喝彩!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 香港太平绅士 中华慈善总会创始人 陈玉书、中国侨联常委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常务副会长 姚志胜)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