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理论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责任在一线落实 调度在一线进行 服务在一线到位 问题在一线解决

省发展改革委推行“一线工作法”促发展

2012-05-06 10:20:30来源:福建日报

      5日下午,在寿宁县鳌阳镇的蟾溪流域,省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正实地察看水源地,就城区第二水源建设项目中的水库扩容、管网改建等项目现场商议,指导当地尽快完成工程可行性、环评等前期工作,力争工程早日动工。这一天,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已深入寿宁三个乡镇听取意见、讲解规划、解读政策,对能定的问题,他们现场给出明确答复;对需进一步论证协调的问题,一一列入清单,带回逐项落实。

  到一线为基层、企业和群众送政策、解难题,在一线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协商、议发展,从一线走访、调研和考察中想办法、出思路、促改革,省发展改革委在学习厦航活动中推行的这种“一线工作法”,如今已成为工作常态。在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的同时,该部门坚持主动向下接地气,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基层为先”的服务理念点滴渗透在机关工作的方方面面。

  责任在一线落实。省发展改革委在“一线工作”中,始终立足部门职责,紧贴中心工作,努力当好省委省政府的“参谋部”、“作战部”。4月12日,省发展改革委干部在长乐航空港工业区,了解到部分企业综合成本上升、利润总额下降。16日,这些信息以及发展改革委提出的对策,及时提交到省政府常务会议上研究,得到关注和解决。针对省人大代表关于沈海高速公路线路走向的建议,省发展改革委干部上门解答代表问题,研究探讨解决方案。对这份建议的办理,代表们一致表示满意。

  调度在一线进行。重大项目建设从开工到投产,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深入协商精确调度。4月份第一个无会周,从古雷PX和PTA项目的消防设施设计审查,到龙厦铁路漳州段和厦深铁路厦漳段的征迁扫尾,从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核心功能区的开发建设,到省科技馆新馆的前期进度安排,省发展改革委的工作人员几乎把时间都花在了一线。对重点建设中涉及的项目审批、征迁交地、要素保障、标准化管理、无障碍施工,他们一项项进行现场协商、现场调度。今年初以来,他们在一线已专题协调了能源、交通、产业、社会事业项目近30个,实现了全省重点建设的良好开局。

  服务在一线到位。指导基层理解掌握、用好用足各类政策与资金,是“一线工作”的一大重点。平潭综合实验区如何加快项目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牵头成立省直部门服务平潭综合实验区项目建设联合工作小组,第一次现场协调,就研究并答复了重点项目建设11个方面的24个问题。服务业综合改革如何破题?通过调研分析福州市鼓楼区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省发展改革委提出开展服务业统计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直接登记制。“学习长汀经验、推进生态省建设”如何落到实处?作为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的省直牵头单位,从规划编制到项目申报,从政策解读到技术支撑,省发展改革委领导干部一次次到一线提供服务,长汀的水土保持、水库建设、流域防洪、农村饮水、造福工程、油茶产业等项目,就在这一线服务中逐一启动、加快建设,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问题在一线解决。今年3月,省委提出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以来,“一线工作法”的涵盖内容从走访调研、项目协调、政策研究进一步拓展到挂钩帮扶、驻村蹲点、社区活动等多个方面,在一线解决问题的力度更大、范围更广。云霄县云陵镇下坂村、长泰县岩溪镇珪前村等12个乡镇是省发展改革委的挂钩联系点,机关领导干部每一次下基层蹲点,都要实地察看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安全饮水、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特色产业。针对当地自然条件、产业特点,研究探讨发展思路及村镇规划,解决具体困难,帮扶特困家庭。

  “一线工作法”推行以来,促进了发展改革工作在基层的落实,推动了五大战役的实施。据悉,今年初以来,省发展改革委机关已有450多人次,先后深入到全省60多个县(市、区)以下的基层单位和项目工地,开展一线工作,切实为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王永珍)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