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理论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关于口岸通关和国税部门促进贸易便利化的措施》解读之二

检验检疫:推动贸易更便利

2012-05-15 11:14:23来源:福建日报

      省政府办公厅12日转发的《关于口岸通关和国税部门促进贸易便利化的措施》提出,检验检疫部门将从改革监管模式、推进通关便利化、支持扩大进口、减免检验检疫费用、指导企业用好原产地优惠政策、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检关协作7方面入手,促进贸易便利化。福建检验检疫局在解读该政策时表示,将围绕“降、快、促、先、优”五大关键词,为外经贸发展提供更优质服务。

  降:用活政策,降低成本

  此次出台的措施强调,最大限度用足国家减免费政策,减轻企业压力。据介绍,仅“对出口活畜、活禽、水生动物全额免收检验检疫费”,“对其他出口农产品减半收费”,预计全年就可直接减免企业收费1.2亿元以上;通过宣传引导、全力帮促企业用足境外各类优惠原产地政策,全年还可帮助企业享受国外关税减免23亿元以上。检验检疫部门表示,下一阶段还将通过积极采取直通放行、绿色通道、出口免验、分类管理等措施间接为企业减负。

  另外,检验检疫部门还将进一步争取国家对小微企业的减免费政策,用活质检总局赋予福建的先行先试政策,能降则降、能减则减,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检测和通关成本。

  快:扩大覆盖,快速通关

  在降低准入门槛方面,措施提出最大限度扩大现行优惠政策的企业受益面。如将出口货物优化通关模式的企业覆盖面从10%提高到80%以上,并让享受此政策的企业的检验检疫环节从正常的9个减少到最少4个;将直通放行企业覆盖面从5%提高到50%以上;对低风险产品100%实施便捷通关;对300多家信用等级达B类以上的生产企业和A类代理报检企业全部实施无纸化报检……

  另一方面,措施要求进一步优化通关模式。全面推广应用进出口电子监管、集中审单、电子闸口放行的通关模式,促进进出口货物通关整体提速;对进出陆地港的货物,实行一次报检、分批核放、口岸直通的便捷模式等。

  促:便捷监管促外贸

  在大幅降低出口产品抽检比例方面,措施要求全面实施“111”进出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即以风险分析为基础,以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为主线,以检验检疫监管验证结果为放行依据,全面转变出口食品农产品“批批查验”模式,大幅降低其抽检比例,确保食品农产品出口大幅增长。针对工业品出口,对一类企业实施信用监管,免予抽批检验,将二类企业的抽检比例从10%降至最低2%,将三类企业的抽检比例从30%降至最低5%,并对实施分类管理的2800多家的出口工业品生产企业实行“边检边放”,综合提升放行速度。

  另外,全面促进资源性产品进口。对铁矿、煤炭、进口矿产、石材等大宗资源性进口商品提供随到随检、24小时全天候预约、快速检验检测等服务,确保放行速度全国最快、费用最低,并以此促进内陆省份从福建口岸中转的进口大宗散货持续大幅增长。

  先:先行先试求突破

  措施要求进一步强化关检协作,除将会同福、厦海关将通关单无纸化试点范围扩大到诚信A类或分类管理一类企业,还将与海关联合试点实施进出口货物“一次录入、分别申报”,“一次开箱、分别查验”的便捷申报、查验新模式,加大先行先试的力度。另外,还将对“五大战役”、“三维对接”重点项目实施立项帮扶,对近50项国家和省级在建重点项目分别实施个性化服务,对其进口设备实施共验、减半收费;对列入输台ECFA早收清单的产品,提供随到随检、立等可取的签证便利。

  优:全力以赴优化服务

  检验检疫部门表示,将继续根据企业需求研究出台优化服务措施,提供全天候服务;进一步落实好7天工作制和24小时预约报检、检验等服务制度,做到随到随报、随检随放。(本报记者 林侃 通讯员 郑敏洁)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