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中央媒体看福建跨越发展

福建提升非公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

2012-06-10 10:28:34来源:福建日报

      新华社福州6月8日电 13年前,以日用陶瓷起家的民营企业福建冠福现代家用公司创办伊始,党员8人。如今,冠福企业党支部“升格”成了党委,企业也一跃成为年产值超6亿元的上市公司。冠福创始人林福椿说,企业成功的秘诀是“党组织强、企业发展就强”。

      “党建强、发展强”已是福建民营企业家的共识。福建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早、发展快,现已占全省经济总量2/3,企业8万多家,其中党员9万多名。今年,中共福建省委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升非公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

      推进“两个覆盖” 夯实党的根基

      福建全省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已实现“全组建”。然而,规模以下的非公企业基数庞大、党员流动频繁,组建更难。福建省委认为,抓好党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仍是当前非公企业党建首要任务。

      “如何实现‘两个覆盖’,我们在园区创新支部片区联建模式。”泉州开发区党务部负责人介绍说,开发区聚集着170多家非公企业,各企业党组织连接松散,活动开展不稳定。开发区按地域相近原则,把全区企业划为4个片区,成立片区党建工作站,每站设一名党建联络员,形成了“一个联络员带活一片党建工作”的区域化新格局。

      福建省委认为,推进“两个覆盖”,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各地要把它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年的一项重点任务。要努力实现有党员的企业党组织覆盖率100%、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企业党员覆盖率100%、所有非公企业党的工作覆盖率100%。

      建设“两支队伍” 增进党的活力

      “企业党委有活力,企业发展就有动力。”林福椿说,冠福的企业党委充满活力,靠的是中共德化县委派来的党建工作指导员。

      2005年从德化县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的颜加城被派到冠福任党建工作指导员。赴任后,他与林福椿商量,要把企业党组织活动与企业开拓创新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现在冠福,党委班子7名成员均为企业高层管理者,80%的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均是党员。”颜加城说。

      冠福公司由小到大,再到上市公司,颜加城的“指导”功不可没。福建省委认为,要持续提升非公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增进党组织的活力,关键是建设好党建工作指导员和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这两支队伍。

      过去几年,福建各地共选派6455名党建工作指导员,指导1.5万多家规模以下企业党建工作。今年,福建省委提出,要继续选派1.1万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到没有党员的企业开展工作。

      发挥“两个作用” 强化党的权威

      非公企业党组织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这两个作用为福建乃至全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实践所证明。

      25年前,福耀玻璃工业集团从一家做水表玻璃的小厂进入汽车玻璃行业,如今已跻身世界汽车玻璃行业先进行列,靠的就是抓党建。20多年来,福耀党组织始终坚持抓好党员教育工作,把政治理论学习培训和岗位知识、生产技能的学习提高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党员奋勇争先、建功立业的积极性,确保党组织和党员始终处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引领地位。

      福建省委要求,正确把握非公企业党组织“两个作用”的重要论断,要着力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建立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双向互动联系工作机制。要着力营造企业和谐环境,积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着力培育先进文化,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先进文化建设,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互通共融,推动非公企业党建科学化迈向更高水平。

责任编辑:胡小梅